大圣说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好老多、好老多牛掰的女性,大家很熟悉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宣太后,就是前段时间电视剧《芈月传》里的芈月;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干政,一时间权倾朝野;后来的汉武帝也是废了牛劲才摆平了即位之初垂帘听政的窦太后;这些还不算最牛,到了唐代时大家熟知的武则天干脆直接把皇帝蹬下去了,自己登基临朝建立大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而后在晚清时候的慈禧太后也更是手眼通天,成为了当时的实际统治者……

孝庄皇后是通辽哪里的人(咱们大赤峰有位16岁的皇后)(1)

盛极一时的大辽国在我国历史上那也是占有程滴大的地位,契丹族妇女在辽朝的地位和作用与中原皇朝相比,那就更突出了,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辽代杰出女政治家,承天萧太后萧绰。

969年,辽景宗选她为贵妃。这么漂亮的一位大美女不让皇帝看上那就怪了!从此之后萧绰凭着自己的容貌、才智、精巧,外加一个有权有势的宰相父亲,没几天就被册封为了皇后,母仪天下,而大家绝对想不到这时候的萧绰只有16岁,你瞅瞅,人家16都当皇后了,哎!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孝庄皇后是通辽哪里的人(咱们大赤峰有位16岁的皇后)(2)

辽景宗年轻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甚至连骑马都困难,所以说朝廷上的事儿也是力不从心。军国大事除了要靠蕃汉大臣之外,主要依靠皇后萧绰。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不是白来的!因此,在景宗时期,凡“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到了976年二月,辽景宗又下了一道圣旨告知满朝文武,说:萧绰可代行皇帝职权。如果你觉的萧绰就是一个弱女子,也没什么能耐,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景宗时期任何一个善举都有萧绰的一份功劳。

孝庄皇后是通辽哪里的人(咱们大赤峰有位16岁的皇后)(3)

公元982年,年仅35岁的辽景宗驾崩,一时间朝野震惊,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哀之中。最难过的莫过于萧绰了,虽然景宗多病,但是却是辽代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位皇帝,没了他,萧绰也就没了主心骨。无奈之下,只有辅佐年仅12岁的圣宗继位,这时候的萧太后所面临的境况是 “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而她却并未像述律平一样为了稳定朝局而大开杀戒,这也就引出了辽代历史上一位霸气侧漏的人物南院枢密使韩德让!

孝庄皇后是通辽哪里的人(咱们大赤峰有位16岁的皇后)(4)

当时辽国成千上万人姓耶律,是个姓耶律的就多多少少和太祖有点血缘关系,所以一看年幼的圣宗刚刚继位,皆是虎视眈眈,萧绰无奈之下仍然临朝摄政。这时候的她刚30岁,可谓是“孤儿寡母”。面对着诸王宗室拥兵自重,盈布朝野,皇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宋、辽边境战事频仍。而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早在保宁三年就被害,萧思温又无子嗣,萧绰没有任何娘家人可以依靠。

但是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应对这种局面却是胸有成竹。在景宗重病时,没有诏书召唤的情况下,他就秘密召集其亲属数十人奔往行宫,嗨嗨!正赶上景宗晏驾。他与耶律斜轸对正在哭泣的萧绰说:“只要相信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忧患的呢?”

于是萧绰与耶律斜轸和韩德让一起参决大政,有啥事咱们几个商量着来,你们是先皇的肱骨之臣,我不相信你们相信谁啊!而南边的军事委托耶律休哥,由此萧绰和圣宗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尤其是韩德让那更是深得萧绰的宠信。他在请示萧绰之后,首先撤换了一批大臣,换上自己的心腹,这不就安全了嘛!同时敕令诸王各回自己宅第等待,谁要是敢私自互相宴请,绝不容情,这样又乘机夺了他们的兵权,这招够阴吧。萧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政策得当,处置有方,很快稳定了局势,既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也没有像汉朝吕雉、唐朝武则天那样,大规模诛杀老臣。

孝庄皇后是通辽哪里的人(咱们大赤峰有位16岁的皇后)(5)

公元983年6月,圣宗耶律隆绪率群臣为萧绰上尊号称“承天皇太后”。据野史当中记载,韩德让和承天皇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所谓“有辟阳之幸”。路振《乘轺录》中记载:萧绰少年曾许配韩德让,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景宗死后,萧绰看中了韩德让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韩德让。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中是允许的。萧绰私自向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此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断出入于萧绰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人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同帐而卧,过着夫妻生活。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

公元1004年的澶州大战,承天萧太后临危不乱,在弱势的情况下扭转政局,与北宋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公元1009年十一月,萧太后将权力交给圣宗耶律隆绪,不再摄政。同年12月,萧太后因病崩于行宫,享年57岁。次年,附葬乾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