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说影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

《基本演绎法》海报

在美剧《基本演绎法》第五季第二集里,居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玉玺。

这一集的主要内容是,传国玉玺被朝鲜人带到美国,牵涉到一个案件,经历曲折福尔摩斯破案并将玉玺交回中国。中间有台湾人插一脚,想出五千万得到玉玺。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2)

剧中出现的中国台湾人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3)

中国台湾人的出价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4)

剧中对玉玺的描述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5)

“价值连城”成语故事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6)

剧中对玉玺的复原,很贴心的缺了一角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7)

剧照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8)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9)

制作拓片供中国专家鉴定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0)

留下拓印作为纪念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1)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一集里编剧和道具还是颇为用心的,按历史传说复原了玉玺,顺便普及了几个成语故事。

好了,正文结束,开始八卦。

关于传国玉玺的说法很多,而且好多是矛盾的。以下仅仅代表我个人的一点意见

一、最早的记载与诞生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2)

影视剧中的子婴献印

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史记》,在《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文中记载,子婴封存的物品中有“皇帝玺”,但这枚玉玺当时还没有“传国玺”的名称。

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元后传》记载: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说明了在刘邦称帝后,改称“汉传国玺”

在《后汉书》中,李贤做注,引用了一段卫宏的注文(卫宏是东汉人,著有《汉旧仪》)

注引韂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髃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汉高祖定三秦,子婴献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仍带玺绂,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宾就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玺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

孙坚从桂阳入雒讨董卓,军于城南,见井中有五色光,军人莫敢汲,坚乃浚得玺。袁术有僭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听汝乃至此。’”

在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制作而成,李斯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字。

在《后汉书》中,李贤还引用了《玉玺谱》中的一段话(《玉玺谱》作者纪僧真,南朝齐人),内容与卫宏所说大致相同。

“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 ,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 。”

在《宋书·志礼》中,沈约记载有:

“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

以上记载,通过相互印证,可以说明了几个问题:

1、玉玺所书文字是什么?

就是《吴书》、《玉玺谱》、卫宏所说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不是应劭,皇甫谧所说的: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晋阳秋》载冉魏大将军蒋幹送给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徐广、《宋书·志礼五》: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秦汉时印章用字是篆书为主,据宋人推测字体为虫鱼篆,辽人记作是鱼鸟篆。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3)

向巨源传本玉玺印文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4)

后人猜想的鱼鸟文

2、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做的?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5)

影视剧中的和氏璧

最早的记载都是说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为什么后世有了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制作的?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北魏崔浩的《汉纪音义》中: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要知道,崔浩写书的时候,离玉玺出现已经有五六百年了,此说不足信。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6)

芈月传中的和氏璧

这种说法得了一些人的继承,比如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这样说: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舒元舆写道,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荆玉即和氏璧)

不过这样的说法在南宋受到了纠正,史学家李心传考证道:尝以礼制考之,璧五寸而有好,则不得复刻为玺,此说谬矣。

春秋时期的玉璧直径大小不一,大多在10厘米左右,厚度一般不足1厘米。

而玉玺是什么样呢?秦汉时期,官方文书大多书写在竹简上,需要保密的竹简捆成一捆后,封上封泥,再盖上印玺,因此当时的印玺都很小。

从出土的汉印来看,南越王赵眜的文帝行玺金印,3厘米宽,1.8厘米高。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7)

南越王赵眜的文帝行玺金印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8)

西汉皇后之玺

吕雉的皇后之玺玉印只有2.8厘米宽,2厘米高。后世改用纸张书写文书后,玺印可以直接盖在纸上,才变得越来越大。后人对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大多为四寸见方,约合近10厘米,在秦代显然是不实用的。

总之,个人观点,以玉璧的形制,做成玉玺不太可能。传国玉玺是蓝田玉所制。

3、传国玉玺是不是缺了一角?

根据东汉卫宏的记载: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

在班固说书《汉书·元后传》中记载: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只说摔地上了,没有说缺了一角。

到了《吴书》,说孙坚捡到玉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

到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明确写到,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俗的才是世界的,毕竟《三国演义》影响力巨大。以后成为定论。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19)

影视剧中的缺角玉玺

二、玉玺流传简史

历史上传国玉玺的流传过程很复杂,作一下简单整理。

1、秦始皇命李斯刻玺;

2、始皇帝丢进洞庭湖,失玺;

3、八年后,有人拾得玉玺,献玺;

4、刘邦破咸阳,子婴降,献玺;

5、王莽被杀,禁卫军公宾奔刘玄,献玺;

6、赤眉兵败,建世皇帝降刘秀,献玺;

7、汉末袁绍诛杀宦官,失玺;

8、数年后,孙坚入洛阳,有兵士在井中发现玉玺,献玺;

9、袁术知之,夺玺;

10、袁术败亡,徐璆逃至许昌,献玺;

11、永嘉之乱,前赵屠洛阳,夺玺;

12、冉魏求晋援,归玺;

13、炀帝孙杨政道降李唐,献玺;

14、石敬瑭攻破后唐,末帝李从珂携玉玺自焚,信史中的传国玉玺自此失踪!

----以下流传历史均存疑,不足采信----

15、宋哲宗,有农民耕地时发现玉玺,献玺;

16、靖康之变,金军破开封,失玺;

17、忽必烈卒年,有商贩叫卖(这个词真牛)传国玉玺,宰相伯颜知道,购玺;(作大死?)

18、朱元璋建明,攻入漠北,未寻得,失玺;

19、皇太极定蒙古,林丹汗降,献玺;

20、冯玉祥逐赙仪,失玺。

三、现代国玺

美国国玺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20)

美国国玺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21)

美国国玺正面反面图案

国玺的第一次设计开始于1776年7月4日,国会选定共济会员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和约翰·亚当斯这三位组成委员会,并找到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这位画家来做顾问。美国国玺的设计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由不同的人经历四次修改设计的过程才最终于1782年6月20日完成。

关于美国国玺图案的阴谋论很多,大部分和共济会有关系。这里就不详述了。

最后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电视剧秦始皇是不是虚构的(从美剧基本演绎法出现的秦始皇传国玉玺)(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这枚印玺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印,也是新中国开国大印。印玺为方形圆柄,国印实物印面边长9、章体厚2.5、柄长10.9厘米,铜胎铸字。整体造型有气势,15个字的宋体印文搭配对称、严谨,印痕字迹隽秀清晰、美观大气。印玺完成于1949年10月31日上午九时。并被使用。

其设计、锲刻者是当时名震京城的篆刻大师张樾丞。

与金铸玉制、炫耀家天下威权的封建王朝的御玺相比,这方材质普通的印章彰显了共和国权力归于人民的现代国家信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用途:中央人民政府印是国家主席或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国玺制作背景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齐燕铭为副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

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对书法还算精通的齐燕铭,自小就生长在北京,对琉璃厂治印行业颇为熟悉。他邀请张樾丞、顿立夫、唐醉石、魏长青等治印和刻字名家到北京饭店相聚,座谈治国印之事。在众多治印高手中只有张樾丞会刻铜印,由于张樾丞技艺精湛,求印者甚多,曾给宣统皇帝镌刻过八方印,一时名声大噪。至民国年间,张樾丞已是篆刻界蜚声海内外的泰斗级人物了。于是大家一致推举张樾丞担当治国印之重任。

张樾丞接受治制开国国印任务之后,便回家翻资料、找印谱,认真画了四张印样,是隶、宋、汉篆、秦篆四种字体,文字样式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半个月后,张樾丞将印样交给了齐燕铭。齐燕铭立即将印样呈送中央领导人和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们过目、审核。

一星期后,齐燕铭高兴地告诉张樾丞,毛泽东主席已经选定了宋体字的印样,新政协筹备委员会正式决定将刻制国印任务交由他来完成。张樾丞激动万分,不住地点头,连声说:“好极了!好极了!”送走齐燕铭后,他对家人和伙计们说:“毛泽东这个人真了不起,历朝历代的国印都是篆书字体,他却定为宋体。宋体字好哇,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认。共产党的心里果然是念着老百姓的。”

10月27日,政府印铸问题最后讨论稿上交,经毛泽东和周恩来审批后,国印即交付刊铸,31日上午九时镌刻完成上交并被使用。

后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为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和下属行政机关印信全部上缴给新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1959年5月,国务院秘书厅将这批政府印信拨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关注夜雪说影视,光影里斩春风,在影视里体验另一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