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干洗溶液

每一台正常的设备都有高、低液位选择开关。在选择低液位时,由于衣物的回落高度较大,衣物回落时冲击力大,洗净度也较高,所以低液位一般用来预洗衣物。选择高液位时,由于干洗溶液量较大,因此污物再沉积的可能性较小,比较容易洗净衣物,所以一般用来漂洗。

洗涤循环

干洗过程中,洗涤时间的选择和选择的洗涤循环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将水溶性污物完全清洗下来,最少需要将滚筒内的溶剂循环过滤10次。如滚筒溶剂(即干洗溶剂)为每分钟一循环,则建议清洗时间为10分钟。如溶剂循环速度较低,则清洗时间要相对延长。

另外,当选择小循环时,由于从衣物上洗下的污垢不能迅速从干洗溶剂中去除,再加上干洗溶剂对污垢的悬浮时间有限,因此洗涤时间过长,会使污垢重新沉积在织物表面,使衣物发灰或失去光泽。因此选择小循环对衣物进行预洗时,洗涤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衣物预洗完成后,应该用过滤循环对衣物漂洗一次,这样才能确保将衣物上不可溶的污垢洗掉。

干洗店的衣服如何快速洗干净(衣物在干洗店洗好后的处理流程原来是这样的)(1)

甩干

甩干是干洗衣物清洗完成后,去掉衣服内大部分溶剂的过程。一般干洗机在设计时,将甩干速度选择在400~800转/分之间。滚筒直径越大,转速越低,滚筒直径越小,转速越高。选择甩干时间时,织物越厚,强度越高,甩干时间就越长,反之甩干的时间短一些。在选择甩干时间时,还要注意衣物起皱的程度会随甩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通常的甩干时间为:普通织物3分钟;羊毛织物2分钟;羊绒织物和丝绸1分钟或更短。

烘干

不同的干洗机,烘干温度表安装在不同的位置。有的放在热空气进口,有的放在回气口,有时进气、回气口都安装一只烘干控制温度表。下面所说的烘干温度是指织物表面的温度,只有这个温度才决定烘干效率,以及温度对织物表面的损坏程度。

过高的烘干温度会损坏织物,并带来其他问题,如色斑、焦糊。国际织物保护协会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织物的表面温度应低于70℃,否则会对织物带来损坏;建议普通织物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娇柔织物的烘干温度应更低一些,如羊绒、丝绸、树脂纤维以及皮革的烘干温度应低于50℃。烘干时间对于烘干效果及溶剂回收也是十分重要的。

烘干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烘干温度的高低。在正常烘干温度下,烘干时间为20分钟。

干洗店的衣服如何快速洗干净(衣物在干洗店洗好后的处理流程原来是这样的)(2)

后期检验处理

后期检验处理主要包括去渍和纤毛去除。

干洗后衣物如果未能去除污渍,顾客肯定会不满意。在熨烫前,工作人员应先检查一下污渍是否已去除,有没有染色,如有,应及时处理。去渍可使用去渍剂,去渍剂的使用方法要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

去除干洗后衣物上存留的纤毛、表面渣粒,对保证洗涤质量是同样重要的。洗后整烫之前,工作人员应先检查一下,彻底清除后方可熨烫。

熨烫

熨烫可使干洗后的衣物平服、挺括、得体。

在熨烫衣物时,要注意衣物附带的熨烫标识。先确认衣服的质料特性,才能确定合适的熨烫温度。有些化学纤维忌高温,有些则耐高温;有些天然纤维像丝、毛,就不适合太高的温度,而棉、麻则能耐受较高的温度。调节熨烫温度时,除了参照熨斗上的温度转盘,还要参照衣服附带的洗涤标识。

无论是何种衣物,整烫完毕后不宜马上打包,需悬挂在通风处或冷气室内蒸发降温,等衣物温度降至室温时打包,可以避免熨烫后的衣物打折和起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