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盗墓,大家应该都对《盗墓笔记》开头有所印象:吴老五挥动一把洛阳铲,直接定位到了一个古楚墓,引出了一只奇怪的“血尸”,还带出了一张珍贵的战国帛书;后来这张战国帛书被美国人裘得考骗走,从而拉开了这整部红极一时的盗墓小说的序幕。
这个开头其实是根据一件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1942年,长沙“土夫子”头头任全生在长沙子弹库挖掘了一个古楚墓葬,从其中得到了一张珍贵的楚国帛书;任全生只是底层出身,并没有意识到这张帛书的珍贵之处,最终这张帛书辗转被一个美国人所骗得,至今都存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
不过其中不实的部分是,真实的长沙土夫子并不用“洛阳铲”,长沙帮属于“南派”,洛阳铲那是“北派”喜欢用的工具。洛阳铲听名字就知道,跟洛阳有关,这洛阳铲还真是洛阳附近的一个村民发明的。
有的人就会有疑问了,这“南派”、“北派”又是什么?其实还是跟我国地理情况有关。我国因为南北地理环境差异过大,泥土也不尽相同,导致了南北墓葬的规格也有所差别。北方多喜欢借助“洛阳铲”等工具,像是“方孔盗洞”与“圆孔盗洞”也是他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墓室来采取的不同挖掘手段。
“南派”与之相比则更加精细一些,采取了古代医生的“望、闻、问、切”的手段,望山问水,闻气切地,比起“北派”的大开大合,“南派”这般做派使得盗墓这种事都显得“高雅”了起来。
除了盗墓者在派别上有细致的划分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讲究“地盘”。基本上中国的盗墓圈子根据地域划分,可以分为是个大圈,比如“关中帮”、“岭南帮”、“长沙帮”等,每个圈子都有固定的活动范围,不可轻易越界,去到别的势力范围中盗墓。
比如说其中最出名的“长沙帮”,不仅对外有界限,对内都以东、南、西、北几个方向为界,划分了不同的地盘,哪怕同属长沙帮,长沙南的也不能轻易去长沙北边盗墓,长沙西边的也不能挨长沙东的地盘。如果要越界,那么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拜山头”。比如一个岭南帮的盗墓者,掌握到了一个位于浙江境内的古墓的线索,他如果要想去盗这个墓,就必须得跟当地的“江宁帮”打个招呼,等人家同意了你才能过去,并且所得物品也得分给当地的盗墓者一份。第二种则是受当地盗墓者的邀请,人家觉得这一个墓太大了,自己单吃有风险,就会召请别人一起来帮忙,其中所得再自行分配。
真正的盗墓比起小说跟电视剧中,少了那些玄幻色彩,更像是一种从事特殊行当的“绿林”组织,尽管听上去再神奇,但终究是在从事一项违反犯罪活动,是需要我们所强烈谴责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