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会使自己犹豫的英文(如果有人说他意志力很强)(1)

图片来自亚马逊

如果有人做成了某件事,他归因为有很强的意志力,不要全信,因为一个人每天的意志力资源有限,一旦提取得差不多,身心会变疲惫。他能成事,也许是他有很多好习惯,而养成好习惯之后,去完成事情,几乎是不需要意志力的。习惯有这么大的作用?请看今天的英文原版导读。

导读书名

Habits:41 Habits To An Extraordinary Life

《习惯:41个习惯开启超凡生活》

主要内容

作者Adam首先解释习惯是一种routine(惯例),一种自动化行为,既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也无须注入意志力。养成某个习惯之后,每天时间一到,或者触发因素一呈现,我们就会开始做预设好的事情。我们在做之前或者做的过程中,对于“这件事要不要做”、“可能会遇到哪些阻碍”等疑虑,一般不会进行显性的思考,等于已经跳过它们,直接开始行动。

正是因为习惯有这样的力量,它们很容易在无形中控制我们。好习惯控制我们是好事,不少事情的推动与完成,全仰仗它们。但如果我们被坏习惯控制,情况就糟糕了,我们似乎会一直重复不好的行为,想停止,却很难。

但是,我们也有办法反过来控制坏习惯:先意识到它的存在,接受它,接着在它开启自动化进程之前保持警惕,用另一种动作加以替代,比如用嚼口香糖代替咬指甲动作。若正向的动作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好的行为也必然不断减少,最后邪不压正,坏习惯被逐出门户。冥想可以锻炼元认知能力,即对思考的思考,尝试着将它用于控制坏习惯,效果会更好。

具体怎么操作?Adam推荐实行30天行动计划。我们经常听到21天或28天改变一个习惯,这样的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据说,NASA(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为了让宇航员提前适应太空的生存环境,做了一项试验:所有的宇航员戴上看到上下颠倒的世界的目镜,每天24小时都戴着,结果第26天,他们就认为每天所见的情景“很正常”。

我们可以看到,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关键是投入一定的时间。用30天,可以初步养成习惯;到了第90天,习惯几乎可以变成自动化行为。网上流行的“100天行动”,不是随便提出来的。

本书最后4个小章节,按个人成长、身体健康、财务、亲密关系等类别,提出了值得培养的各种好习惯,值得一看。

思考几个问题

坏习惯满足了你哪些底层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有想改掉的坏习惯,它们的触发因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行为代替?

值得重点关注的章节

第三章,了解如何控制坏习惯。

适合谁看

想改掉坏习惯、培养更多好习惯的人;

希望增强行动力的人;

被拖延症困扰的人;

阅读时间

本书总共75页,约1.5小时看完。

作者简介

Adam对营销、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在亚马逊上出版过十几本相关主题的电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