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天生就爱阅读的孩子?有没有高效文字阅读的方法?书本为什么没有说明书?读书真的可以像处朋友?也许你心里还有许多个小疑惑,想举手问问题。来吧,让《婚姻与家庭》杂志首席育儿专家勇赫大叔,跟你聊聊阅读那些事儿。

绘本早教完整课程 如何用绘本做早教(1)

最早接触“绘本”这个词,是从几米老师那里。他的作品让每一个读他书的成年人,放下自己年岁的身段,像个纯稚的少年,徜徉于久违的幻想之中。

我曾在之前的博文中,讨论过0~12岁儿童应该如何读书。

0~3岁不适合读书,或者说不适合主动阅读。阅读训练了人的注意力,而方法不当,有可能束缚想象力。这时期适合的方法是被动阅读,父母可以给他讲个故事,他只要能安然入睡就可以。

4~6岁是亲子关系维护时期。我经常跟父母们谈到,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不一定对,但亲子关系决定性格,我可以打保票!伟大的教育学之父裴斯泰洛齐说,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未来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想典范!

4~6岁是一个过渡时期。孩子终究有一天,会脱离母体。我说的脱离母体是指心理层面的脱离母体(又叫心理断乳),具体来说,6岁以后的孩子就可以获得心理上的独立。为了将来的离开而亲近,正是这个时期教育的主题。绘本为你们提供了一个话题,也就是说4~6岁是阅读绘本的黄金期。

如何进行亲子绘本阅读,相信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绘本不单单是最合适的亲子话题,它的价值与魅力还在于它的功能。我们如何通过读绘本,体现绘本的功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预习内容。

这是父母需要做的功课。事实上,读绘本本身也不是孩子的专利!阅读绘本,可以让成年人减轻压力,消除烦恼,品味生活。

第二步,看图猎奇。

在最利于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时期,很多父母没有珍惜,上来就开始读文字,甚至有位“专家”要求家长指读,简直让人汗颜。也许她比较注重知识的吸收,而我想说0~12岁的孩子,尤其是0~6岁的孩子,没有必要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就是在坑害孩子,坑害孩子的未来。

第三步,分散注意。

比如,孩子在绘本上看到一个很夸张的长颈鹿的头,他觉得很有趣,开始在内心深处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这是什么?”“它是一种动物么?”“它在做什么?”由于缺乏经验,他也许无法给自己一个科学的答案。这之后,他会有3种态度。其一,算了,放弃,把书一扔。其二,不行,我必须把它看明白,眼睛盯着长颈鹿达两三分钟之久。其三,我看看别的地方,或许会弄明白。这3种态度体现了孩子早期的情商,不过没关系,关键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即“分散注意”。当孩子开始“放弃思考”的一瞬间,父母马上开始进行全景式的提问。如,你可以指着图上远方的城堡,说:“宝贝,你看这是什么?”或者一边数,一边问他:“宝贝,这里面有几个人啊?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在做什么?”孩子一定会说出一大堆无厘头的答案,他说什么都不要否定,都要鼓励他。事实上,在绘本的世界里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艺术与科学的本质区别是烂漫与严谨。

第四步,回顾复习。

让孩子简单说说读到了什么,或还记得什么;父母再述说一下读到了什么,记得些什么。通过梳理,培养他的归纳能力与整体意识,为6~8岁独立阅读做好准备。

另外,我想说,外国人读外国的绘本,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性格,自我、细腻、容易快乐、善于动脑,却缺乏原则与信心。而中国人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不太细腻,不容易快乐,却有很强的原则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只有中西方绘本结合起来阅读,才能达到我们的期许,不是吗?

文 | 勇赫大叔

作者简介:育儿畅销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女儿发明150种亲子游戏,被誉为“亲子游戏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