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安五老的由来

“延安五老”是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对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尊称。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

1940年,在延安吴玉章老先生60岁寿宴上,毛泽东曾讲道:中国的青年人受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苦太大了。但是现在世界变了,青年人喜欢老年人,就像我们的吴老、林老、徐老、董老、谢老,都是很受青年们欢迎的。为什么有这个转变呢?因为这些老同志不但不欺负青年,而且非常热心地帮助青年,他们的行为足为青年模范。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2)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到的“吴老、林老、徐老、董老、谢老”,分别是吴玉章、林伯渠、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从此,毛泽东和延安的党政军民尊称这五位老同志为“延安五老”。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3)

“延安五老”均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早在1933年中央苏区根据地时,他们就担任了党和苏区政府的领导工作。1934年10月,除了吴玉章同志被党派到国外工作外,其余四位均参加了长征。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他们五位继续担任了党和边区政府的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以雪鬓霜鬟朝气蓬勃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之中。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4)

“延安五老”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以其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矗立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二、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5)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1921年作为湖北代表参加一大,成了我党的创始人。一大13名代表里没有牺牲、叛变、脱党最后看到革命胜利当上了国家领导人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就是我们的主角董必武。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6)

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并走完全程,抵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长。在延安被尊为“五老”之一,受到全党的推崇,60大寿是全党通电庆祝度过的。抗战胜利后代表我党参加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因此身后被联合国秘书长称为联合国的创始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同志与周恩来等同志一道,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忠实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7)

建国以后任政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在周总理访苏期间代理总理职权。之后任最高法院院长、中央监察委员会主任,在党内高层里最早倡导依法治国,甩开其他同志好几十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先驱。

1975年逝世后哀荣备至,被确定为中共党史上9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三、统战工作杰出代表:林伯渠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8)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9)

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0)

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楷模。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总是跟着进步的方向走,在危难的关头,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林伯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得到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 他以古稀之年,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四、革命教育家:徐特立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1)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34年10月他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董必武、徐特立一起编入中央机关纵队干部休养连,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1947年,中央为他庆贺70岁诞辰,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老战士”,朱总司令的题词则是“当今一圣人”。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2)

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时刻保持着党的优良作风。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徐特立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早已得到众多称颂。他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 ,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存世。

五、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3)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斋 ,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长征四老”之一,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 ,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4)

晚年担任中国政协副主席,继续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谢觉哉一生,不谋私利,不图虚名,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民的公仆。他是廉洁奉公的典范,实事求是的典范。他是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人民的好法官。

六、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吴玉章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5)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吴玉章先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吴玉章等发起和推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与造就了一批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刘伯坚、陈毅、邓小平等,就是在“五四”浪潮后,抱着学习新思想,寻求拯救中国之路而相继赴法的。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6)

1940年1月15日,党中央为了表彰吴玉章的革命功绩,为他补行了六十寿辰(本是1938年12月30日)的庆祝大会。中共中央发了贺词,毛泽东亲临致祝词,称赞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1949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席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2月,德高望重的吴玉章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同志领导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工作,直至1966年12月12日去世。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7)

从参加同盟会到解放战争,始终战斗在革命第一线,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奋斗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推行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以利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和推广普通话,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

“延安五老”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对“五老”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们是:“坚强的老战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人民之光、我党之荣”。他们高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品德,得到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成为学习的楷模。他们的革命事迹永远被人传颂。

延安精神信仰的力量(伟大的延安五老)(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