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教育的场所,可是怎么才能引导孩子逛好博物馆,却是很多爸爸妈妈们实实在在头疼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虽然看过很多相关的文章,包括学习国博超级网红河森堡老师,依然还是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逛馆儿方法。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玩转”博物馆,跟着tips还可以,但凡换一个博物馆换自己来做就立马抓瞎。

如果你也有同感,不妨读完今天的文章。我尝试用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来阅读博物馆,嘿~还真找到了适合我逛馆儿的方法。推荐你一定读到底,说不定也可以给到你一些启发。文章末尾还有三点逛博物馆的忠告,帮助减轻参观学习压力。

1、一次逛博物馆的前前后后

作为童行十一文字溯源单飞营的带队老师,为了给到孩子们更好的参观博物馆体验,我想多转几个博物馆,一来搜罗一些关于文字发展演进的线索,二来也积累一下逛博物馆的经验。

于是,我走了一趟洛阳偃师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

出发之前,网上搜索了一下,偃师二里头村的这个博物馆展出的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都文物。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晚于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考古学家挖掘二里头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1928年殷墟与甲骨文的发掘,印证了《史记》里对商朝的记载,从此西方的田野考古在中国落地生根;考古界大咖们想,以后研究历史要不要也搞实物考证,不仅仅单凭历史典籍。这么一想,商朝有遗址,夏朝应该也有,努力考古可能有一天就会发现。

果不其然,时隔30年,195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市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了大片的都城遗址,才有了今天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很好地佐证了《史记· 夏本纪》的真实性。

继续做功课,夏都博物馆2019年十月开馆,今年才是第三个年头,整体建筑还比较新。整体外观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寓意打开神秘夏王朝。室内室外设计吸取了夏都遗址的夯土元素、紫铜元素和青铜爵的元素,将博物馆打造得简洁精美。土、铜是当时的特色,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中华第一爵。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2)

(夏都博物馆外立面,下面土黄色是夯土,上面是做旧的紫铜色)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3)

(夏都博物馆大厅,下面土黄色是夯土,上面是做旧的紫铜色)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4)

(电梯仿照青铜爵的形状设计)

这里的三个展厅“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建中立极”,从大禹治水开始,展陈了夏都渊源、发展与建设规划,除此之外还有彰显赫赫都城的镇馆之宝和有趣的文物们:七孔玉刀、青玉牙璋、乳钉纹青铜爵、绿松石兽面铜牌饰、中国第一龙、迷你骨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世纪探索”的展厅,展示中国考古之故事。

基本功课做好了,我也知道自己想了解的是,夏朝时期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是怎么跟商朝甲骨文衔接起来的,这一拍只有到实地看看能否解密了。

带着这样的准备和期许,我来到了夏都博物馆,在志愿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夏都博物馆的展陈、了解了夏都的由来和发展,还认识了夏都的镇馆之宝,以及有趣的展陈们(可惜七孔玉刀、铜牌饰等都被借走,“出差”去了,只能看图片)。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5)

(乳钉纹青铜爵)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6)

(迷你骨猴)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7)

(中华第一龙,真品的绿松石片只有1毫米厚)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8)

(七孔玉刀)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9)

(玉钺,代表权力)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0)

(镶有绿松石的铜牌饰)

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一个最早的甲骨文字“酒”,还有在夏都文物上的刻划符号。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1)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2)

“酒”的甲骨文很像从容器里直接倒出酒来的样子,右边的瓶子最开始是尖底圆口的,这个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童行十一文字溯源营要去的博物馆之一)就有展陈。后来慢慢变成了方块字,就成了现在方方正正的酒字的样子。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3)

(此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夏都博物馆没有展示更多的文字信息,也没有夏朝文字的故事,但是这些刻划符号已经说明古人在思考和创造文字。

参观结束,我制作了三个小视频(这里只放其中一个),作为我的参观成果:一个夏都博物馆的设计与考古学家门的考古努力之“世纪探索”,一个是夏都博物馆的珍藏文物,一个是跟文字相关的图片合集。

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14)

回到家之后,我继续搜集文字相关的知识,阅读了书籍《甲骨文有故事》;十一之前我还想去参观更多的博物馆,力争积累多一点逛博物馆的经验。

2、逛博物馆之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中秋在家反思这次夏都博物馆之旅,顿悟了一件事,博物馆其实和书籍一样,只不过博物馆这本书的内容是各种实物展陈。如果说书是作者将文字按照一定逻辑编排在一起的,博物馆就是展馆方按照一定逻辑把文物编排在一起。书有章节,博物馆有展厅,展厅就相当于章节。

如果我们用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来“阅读”博物馆,会不会有通用的方法?这个想法一出来,也着实吓了自己一跳。马上启动脑回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顺着这个阅读思路推下去,“阅读”“一本博物馆”,我们就可以问自己:

1)这个博物馆在哪?

2)展览主题有哪些?

3)镇馆之宝是什么?

4)这些主题和文物,跟我正在了解和学习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而确实,在参观夏都博物馆之前,我做功课也是指向这几点:

1)夏都博物馆在洛阳偃师二里头村

2)夏都博物馆主要展览赫赫夏都的由来、发展与文明

3)青铜爵是其镇馆之宝之一,博物馆电梯设计还吸纳了爵的形状元素

4)我想了解跟商代紧密联系的夏代文明与历史,我想了解文字在夏代的发展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还提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其中第四个也是最难的一层就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相当于阅读一本书之后的延伸阅读,可以把同类主题的同类意义的书都找来读一读。

在我回家之后,我做了延伸思考:我在这个博物馆里学到了什么?我的问题解决了么?关于我想了解的话题我还可以怎样学习或者我还可以去逛其他什么地方?

于是中秋在家,我做了延伸的主题阅读,阅读了书籍《甲骨文的故事》,听了很多本关于文明的书籍,还列了本周去逛其他博物馆的计划。

我觉得,使用阅读一本书的方法,“阅读”博物馆,会比什么都不准备有收获得多,也可能比有很多复杂准备的收获聚焦得多。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想必也有一点儿抓手了。

3、逛博物馆的几条实用忠告

当我回去翻阅《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四个问题时,发现书里原文是这么写的: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这句话里,“主动”两个字是关键。

所以给大家的第一条忠告就是,逛博物馆首先要有主动意识。就是说,我是去博物馆学东西去,不是要博物馆的广博压垮我。

读书,咱们会选书,不好的不合适的不读,时机不对也可以先放下不读。书要对人负责,读不下去就把书放下,博物馆也要对人负责,吸收不完也要学会暂时放下。

所以给大家的第二条忠告就是,一个博物馆不是非逛完不可,也不是记全里边的所有知识不可,而是参观及记住当下对我有用的点就行。下次需要,下次再逛,博物馆就在那里,它跑不了。

学习在主动状态下发生,学习会记得更牢;如果加上目标明确,学习会更高效。

所以第三条忠告就是,有目的地逛,逛之前一定要想好,我的问题是什么;逛之后想想,我一开始的问题或疑惑解决了么,没有解决的话,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总结一下这三条忠告:

1)要有愿意逛博物馆的主动意愿

2)能记住一点,对当下有用就行

3)带着问题或者目标去逛博物馆

当然,引导孩子,也不要一下给孩子太多知识,以上关于博物馆的四个问题三条忠告,同样也适用于引导孩子。

如果你觉得我唠叨的多少有点儿道理,就赶快行动起来吧~期待文下留言分享你试过之后反馈这招是否好用,也欢迎你为孩子选报我们的文字溯源单飞营。#全民博物馆#

作者:韩小燕

童行书院营地教师

4年童行驻站经验及营地教研教学经验

希望陪伴孩子一起发现并解放天赋

互动话题

你平时会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吗?本文的实用忠告对你有什么帮助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