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往小了说,是指一个人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一生多灾多难,多处于逆境之中;也是指这个人一生命运多舛,一直走霉运或背运。生正逢时是指一个人一生顺风顺水,多处于顺境之中,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生不逢时与生正逢时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一对矛盾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排斥,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生不逢时、生正逢时是指一个时代而言每个人的人生遭遇和机缘。再往大了说,生不逢时、生正逢时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消极的生活态度,一种是达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不同,人生的结局就不一样。

著名戏剧作家吴祖光,生前一般情况下不给人留墨,如果你硬要让他留墨的话,他给人题词留墨,最爱写的四个字就是“生正逢时”,前前后后一共给人写了有上千条之多。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你要稀罕我的字,对不起,就这句话。其他的话,一个字也不写。

其实,就吴祖光这一辈子来看,他还真有点生不逢时。出生时,赶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长大了点,碰上日寇侵华,颠沛流离;三十多岁,正是才华横溢进入创作高峰时期,却被戴上右派帽子,被发配到北大荒,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到了晚年,本该享享清福了吧,又为“国贸案”的一篇杂文惹上了官司,好几年不得安宁。认真算算,他这辈子,“逢时”的好日子不多,但他却偏偏喜欢“生正逢时”这几个字,也许这就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吧,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追求吧。

从上面的人生体验来看,吴老无疑是属于后一种人。而且,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人来说,一般都会对社会不满,最起码也会心生怨怼,而吴老却与此恰恰相反,一个生不逢时之人却喜欢“生正逢时”这四个字,一方面是因为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咸之后只剩下“淡”味了,拥有一种淡然面对人生百态的胸襟和气魄;另一方面是正因为生不逢时,吴老先生的内心充满对生正逢时的一种渴望。

而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却属于前者,好像自己的命运有多么的不堪似的,始终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辈子活在痛苦不安之中。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有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先生那样的修养与品质,也没有先生那样的胸怀和境界,我们和这些伟人不能同日而语,也无法和这些人比,但我们可以从这些伟人、贤哲们的身上学到一种精神和生活态度,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是否“逢时”,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和遭遇,都应该拥有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勇往直前,努力奋斗,好好生活的进取精神。以吴祖光先生生正逢时的人生态度激励自己,建功业,写春秋,展抱负,以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枉来人间一遭。

生不逢时所经之事皆是命数(生不逢时与生正逢时)(1)

我手中有一则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因为反对种族歧视,追求自由、公平、正义的民族斗士曼德拉,曾经在牢狱度过了27个春秋,出狱后他以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信念,终于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干完一届总统之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连任的机会,将机会留给了年轻人,退休之后的曼德拉甘愿做一个平民百姓。他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以终老此生。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喜欢玩耍的山坡上漫步。”他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告诉后人们: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过27年牢狱之灾的他,却能精神矍铄地生活到85岁,当有记者问到他的生活秘诀时,他轻松地告诉他:“我的生活秘诀就是,别担心,放轻松,要快乐!”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活秘诀,而应该成为全人类所有拥有人生理想和抱负的人必须具备的心态!

其实,无论生不逢时还是生正逢时都不重要,人生最为重要的就是拥有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把握今天,活在当下。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坚持和持之以恒,只要能够明确人生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一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人生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