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关于80年代的怨气,主要体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

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区别(什么是生不逢时)(1)

网上流传的最普遍的就是“咱们上小学时候上大学不要钱,咱们上大学了上小学不要钱,咱们没工作时候房子是分的,咱们开始工作了房子买不起了......”

怎么说呢?这都是事实,如果觉得生不逢时,为什么不能奋斗呢?哪个年代的人又是最逢时的呢?

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区别(什么是生不逢时)(2)

难道10年代20年代的人就逢时了?那个时候只要能打仗现在绝对是个将军了,可是又会有几个将军呢?打仗呢,要拿命去拼,而且那个时候社会动荡,通讯又不发达,搞革命一年上头见不到亲人,一不留神连命都丢了;做良民就算不会饿死,黑白两道都来要钱,还不知道给谁好。你以为是拍电影啊?好容易解放了,人已经老得走不动了。

难道30年代40年代的人就逢时了?兵荒马乱的,能顺利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是很幸运了,社会不安定,旧社会人吃人的比现在要好吗?解放后60年代闹饥荒,有几个人又有饱饭吃?

难道50年代60年代的人就逢时了?小小年纪就没口饱饭吃,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文化大革命,天天搞活动,书也没得读;美好时光就这么浪费了。现在很多大龄人士还得不断的学习,好让自己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他们又容易吗?

难道70年代的人就逢时了?他们读小学一样要钱(好像是比现在要少的,可是那时候一碗米粉才几分钱啊),他们上大学一样要钱,不过国家有更多的补贴(80年代的如果读书厉害的,一样有很丰厚的奖学金,助学金...)

难道90年代2000年以后的人就逢时了?这些吃着汉堡喝着可乐长大的小朋友们,童年固然好于我们(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这个是必然)。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差不多好的职业都已经人满为患了,指不定他们那个时候又会抱怨生不逢时。

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区别(什么是生不逢时)(3)

所以说,没什么好抱怨的。我们出生在一个相对淳朴的年代已经很不错了;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让我们学到更多,让我们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大的提升,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决不落后当今的小朋友。

所以说,虽然我们没钱(当然有钱的80年代的人绝对不少),但我们能在压力中生存,那么我们就能在压力中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朋友们,少点抱怨,多点韧性,也不说明天会更好,如果没有韧性,不想或者不敢面对这个时代,成活率为零,不是吗?

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区别(什么是生不逢时)(4)

所以说,没什么逢时不逢时,只怪自己当初没有出生在你羡慕的家族。那么你又想不想创造这样的家族呢?不要犹豫了,这还要犹豫吗?如果我们能 丢掉所谓的光环,淡忘偏激的性格,捡起曾经准备丢弃的知识,保持平静的心态,捅破套在自己头上的隔膜;只要我们坚持下来了,撑下来了,我们一定会成为坚强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