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的“吸血伯爵”,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个邪恶而悲剧的角色,迄今为止,起码有上千部著作提到过他。
然而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吸血伯爵德古拉的原型居然是罗马尼亚人心中的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中世纪时的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弗拉德三世外号“刺棒”,通过这个外号,不难看出他是个不好惹的家伙。事实正是如此,在1456年至1462年间,弗拉德三世统治现在的罗马尼亚地区,并且将这一地区壮大,使得所管辖地的民众生活富足。
当然,他对于外族是非常残酷的,他喜欢杀戮,喜欢征伐,喜欢占领别人的地盘儿。因此,在罗马尼亚人心中,他是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但在敌人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嗜血怪物,因此他们很乐见于将弗拉德三世变成民间故事中邪恶的吸血鬼。
1431年,弗拉德三世出生于罗马尼亚西北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尽管出身贵族,但在弱冠之前的岁月里,他几乎都在家族斗争的夹缝中闪躲,几次险些丧命。久而久之,他出现了心理问题,变得有些行为怪诞,养成嫉世的性格。
长大成人的弗拉德三世想要建功立业,以此换取在家族中的地位,于是他参加了对抗土耳其人的“龙骑士军团”。将自己的本名“弗雷德·特佩斯”,改为“德古拉”。
这个名字源于拉丁文“ Draco”,意为“龙”,而德古拉则是“龙之子”的意思。
这位“龙之子”的确有着龙的气魄,他能征善战,所向披靡,令土耳其人恐惧。在25岁时,德古拉已经变成一个善于权谋之人,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特兰西瓦尼亚王公的协助,铲除阻挡自己的敌人,继任为瓦拉几亚的君主。
自此,他正式成为弗拉德三世。在罗马尼亚至今留存的历史档案中,弗拉德三世是个开明的君主,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他起码有数十个被人赞美的称号。
但根据中亚历史与西方历史的研究,弗拉德三世并没有那么出色,他常常在土耳其与匈牙利之间担当墙头草的角色,谁胳膊粗他就帮谁,谁弱他就帮着强者打谁。
于是乎,他的敌人,以及不喜欢他的罗马尼亚人,开始以他为主角写作各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弗拉德三世不再是民族英雄,而是一个嗜血魔王。野史说他嗜爱鲜血,最喜欢一边用餐,一边观看土耳其战俘被肢解,以此为乐。他在吃早餐时,一定要用土耳其战俘的新鲜血液来充当果酱。久而久之,他无法摆脱鲜血的诱惑,开始大口喝血酒,甚至要求属下为他找寻年轻美貌的女子,只为供他吸食新鲜血液之用。
自此,弗拉德三世(德古拉)成了“吸血鬼”的化身,此后的大量作品以他为原型,创造出各类舞台剧、甚至被多次被搬上荧幕。当然,其中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虚构的。
事实上,弗拉德三世的确有些嗜血,只不过他不吸血。他除了有“刺棒”的外号,还有一个外号叫“刺穿公”。源于他曾在少年时期被父亲送给土耳其人那里当俘虏,在土耳其人那里,他学到了一种残忍的酷刑——刺穿。
土耳其人非常喜欢用这种方式杀死战俘,其操作也很简单,只需把战俘插入削尖的长木棒上即可。每一次,土耳其人至少要用这种方式处决一、二十人,最高纪录仅一天就刺穿了两万人。战俘不会立即死去,而是在痛苦中慢慢被刺穿而死,这个过程很漫长,对战俘造成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弗拉德三世深受启发,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这种酷刑用在了土耳其人身上。因此,他又有了“穿心魔”的称号。
1462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被弗拉德三世反覆无常的性格,以及谋杀土耳其使者的行为而恼羞成怒,他亲自率领土耳其大军攻打瓦拉几亚。
面对强大的土耳其军队,弗拉德三世并没有硬碰硬的与之对战,而是使用阴招对付敌人。他命人在沿路的水源中下毒,挖掘开河道使陆地变为沼泽,沿路布置各类陷阱,让肺结核、梅毒、麻疯病人组成队伍去送死,并将这些在当时认为无药可救的疾病传染给敌军。
他的招数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土耳其大军有一半人病倒,其余的人也疲惫不堪。利用这个机会,在1462年6月17日,弗拉德三世率2万4千骑兵对土耳其大军发生了夜袭战。
这一次夜袭非常成功,土耳其人大部分被杀死,其余的当了俘虏,只有一小部分逃出生天。穆罕默德二世险些被生擒,但最终幸运地逃过一劫。
等到穆罕默德二世重新集结大军重新杀回来时,却看到了令他们感到极为恐怖的画面。他们只看到一片空城与插满尸体的一条条木桩,这里已经没有一个活人。弗拉德三世留给他们一座“死尸堡垒”。没错,这个地方自此被命名为The forest ofthe Impaled,意思就是死亡堡垒。
空气弥漫着恶臭,土耳其人无法承受心理压力,他们在一阵呕吐之后,全部撤退。也正是因此,在历代作品中,死亡堡垒成了德古拉的庇护所,成为一个生人勿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