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出生于一九二二年,一米七的个头儿,五官还算周正,就是眼睛小了点儿,也就是个中等人儿吧二O一二年,由于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医院也因年龄太大无法医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站立起来,三个月后便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周岁父亲虽然只是个普通百姓,也没给我们撂下多少财产,但他身上具有的很多优秀品质,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令我终生不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怀念我的第二个父亲:回忆我的父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怀念我的第二个父亲:回忆我的父亲

怀念我的第二个父亲:回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出生于一九二二年,一米七的个头儿,五官还算周正,就是眼睛小了点儿,也就是个中等人儿吧。二O一二年,由于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医院也因年龄太大无法医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站立起来,三个月后便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周岁。父亲虽然只是个普通百姓,也没给我们撂下多少财产,但他身上具有的很多优秀品质,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令我终生不忘。

父亲有强烈的责任感。在父亲那辈儿分家时,父亲只分到两个碗两双筷子和一斗棒子,其他一无所有,万般无奈只能到人家“串房檐儿”住。后来在父母勤俭持家和艰苦奋斗之下,才盖起了三间土坯房,总算有了自己的住处。三年自然灾害时,父亲在村里当会计,有一年年终结算时,收入和支出累计后和帐面总额差了二分钱。父亲十分着急,牙疼病也犯了,腮帮子肿起老高,结果楞是两天两夜没合眼,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后来我问他,二分钱的事儿就值得您那样拼命?他说,这不是几分钱的事儿,不找出毛病出在哪儿,以后你怎么长记性、得教训?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哥儿几个个子都晃起来了,父母也逐渐着起急来,决定在三间土房西侧盖五间瓦房。那时,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父亲又到公社农机厂去上班,每年不光从村里分不到钱反而还要倒贴钱,生活非常困难。为了省点儿钱,父亲每天都从家里带饭去上班,下班后还要推土、镩树枝准备盖房。到了秋天,父亲决定不再找人,带着我哥和我利用放假时间自制砖坯盖房用。不知怎么回事,那年秋天一连下了四五天的雨,己经干透的砖坯全部被淋散了,母亲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父亲淡定地说:咱们有五个儿子在,什么都不要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就这么着,到了地里上冻前,房子终于盖好了。

父亲乐于助人。父亲在公社农机厂从事自行车修理工作,那个时候家家都不富裕,车骑得除去铃铛不响哪都响也不舍得扔,经常去找父亲修车。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车不添新件儿,他不但给人家修好,还不收钱;有时下班后有修车的来了,他也是不烦不腻地给人家把车修好。农机厂所在地是个大村,许多妇女和老太太也经常拿着被扎破的雨鞋找父亲来补,他不论熟悉与不熟悉,都给人家修补好而且还不收钱。很多时候,父亲下班回家,村里的乡亲们经常到我家让父亲给修车,他是有求必应,让人家着急忙慌而来高高兴兴而去。当父亲去世时,全村父老乡亲一家不落全都来我家为父亲送行;有的全家都搬到顺义去了,听说父亲去世后也都急火火地赶回来吊唁父亲,当然这是后话。就这样,由于父亲多年乐于帮助他人,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父亲的名字,都说他是好人。加之母亲在村里人缘儿也好,都知道我们家是个“根本人家”,所以在我家房少哥们儿多的情况下,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很多人都主动到我家来给提亲当媒人,结果兄弟几个都很顺利地娶上了媳妇。我想,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好人必有好报吧!

父亲聪明好学。父亲在小时候只念了两个冬天、一个春天的私塾,不仅念完了《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和《孟子》,还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这在那个时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十几岁时,他到北京前门外“大丰车行”学徒修自行车,老板考徒弟时关灯让他们攒车、编条、拿笼拿跳,父亲总是考第一。在学徒期间,父亲买了一套共四本的古代数学书籍《增册统宗》,里边全是以古文歌诀的形式阐述数学原理,非常难懂。经过几年勤奋学习,他能把这四本书倒背如流,同时还经常用算盘进行演算作题。他后来跟我说,有一家兄弟三人分家,把一块上百亩的梯形农田怎么分均、地界石戳哪儿算合理,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会分。后来那家找到父亲,他只用两天就给分好了;后来他说算这题要经过十七八道程序才能算完,是个难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公社要分成两个乡,农机厂也要分家,结果遇到了难题:有一个栯圆型的大型柴油罐,横嵌在水泥台基里,已经用去了一些油,约没法约、称无法称。从罐里放出多少油来才算两家分均?厂里找遍周边几所中学的数学老师给算,结果都说不会。后来厂里不知从哪儿得知我父亲会算各种难题便找到他,结果他一天就给分均了,乡里领导和厂长们都很佩服他。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就好象他还活在我们身边。父亲,您放心吧,您的儿子已经退休几年了,待遇也不错,您的儿媳也有养老收入,生活无忧;您的孙子、孙媳工作上也知努力,进步很快;您的重孙子非常健壮,学习也知上进,一家人非常和谐和幸福。但我们也深深懂得,没有您的疼爱、呵护、培育和切身影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父亲,您就和母亲在地下安息吧,我们会给您二老争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