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的尾声,《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了,被称为男版《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的它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一些有趣的热点话题,比如“大湾区男团”“赵文卓 哈人克星”等等,打破了近期国产综艺市场上的沉闷之气。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1)

作为一档全男性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以下简称《哥哥》)试图以观赏性强的节目内容,引起人们对30 男性全方位的话题讨论,以塑造中年男性群像,好比当年《浪姐》那般。如今《哥哥》尚未播完,还不好定论,但从目前播出的几期内容来看,《哥哥》和《浪姐》,从节目赛制到明星们的表现到社会对男女要求的不同等等,注定会迎来不同的结果。

初舞台

怀旧金曲大联欢

和《浪姐1》一样,《哥哥》也是突然就定档了,从官宣定档到开播,留给观众反应的时间并不多。但节目组估计怎么想都想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节目还能出幺蛾子,或者换个角度看,节目的第一个热点话题,居然是艺人退赛。8月上旬,霍尊因为私人感情问题在网上掀起巨浪,网友们骂他德行有亏,官媒也点名批判他人设崩塌,言谈举止影响公序良俗。

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霍尊退出《哥哥》,以及退出娱乐圈。而《哥哥》也因霍尊未播先火,收获了节目的第一波热度。这样的热度或许不是节目组最想要的,但随着节目的开播,霍尊带来的影响慢慢被节目中其他32位哥哥所掩盖——囊括了摇滚圈、说唱圈、舞蹈圈、武术圈、演员圈等多位重量级明星,平均年龄去到40岁,年龄50 的有好几位(黄贯中、林志炫、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张智霖、梁汉文),年龄接近50岁的也有好几位(赵文卓、陈辉、黄征、张晋),这群身材体态清爽干净的中年男人,初舞台就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都非常愉悦的怀旧金曲大联欢。从60后到90后,甚至00后,无人能逃出这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2)

最先炸上热搜的当属来自大湾区的哥哥们——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张智霖、梁汉文,还有Beyond的黄贯中,前五位哥哥在第一次分组的时候组成了同一个部落,网友称他们为“大湾区五人组”。《哥哥》首期播出后,火速出圈的也是这几位大湾区男人,他们凭借过硬的实力和超nice的综艺感,给观众带来满满的回忆杀。

陈小春的《叱咤红人》旋律一出来,多少人脑中立刻浮现出当年那部经典的《鹿鼎记》,当年的韦小宝,如今的陈小春,一切仿佛变了,一切仿佛又没变。接下来陈小春和谢天华、林晓峰合唱的那首《友情岁月》更是让人瞬间梦回“古惑仔”年代,“来忘掉错对,来怀念过去,曾共度患难日子总有乐趣”,经典的歌词点燃唱的人和听的人各自拥有的热血青春,“爷青回”这三个字已经刻在了《哥哥》的舞台上。

接下来张智霖的那首《祝君好》和梁汉文的那首《七友》,更是令听着粤语歌长大的80后90后倍感亲切,仿佛回到守在电视机前追TVB剧集的时代。而黄贯中的那首《不再犹豫》更是炸出了从70后到90后所有人的青春岁月里最刻骨铭心的音乐信仰——Beyond,这是真正国民级的乐队,很多人不会说粤语,但所有人都会唱Beyond的歌。1991年,“BeyondLive 1991 生命接触演唱会”,一首《不可犹豫》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被唱响,这也成为Beyond播放量最高的一场演唱会。那一年,黄贯中27岁,还是Beyond的主音吉他手。

30年后,黄贯中背着吉他,走上《哥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舞台上,再次唱起这首歌,开口一句“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不仅现场的哥哥们瞬间泪目,弹幕上网友们“不再犹豫yyds”“谁哭了?是我哭了”的回复也让人情绪破防。偶像的力量,时代的眼泪,“大湾区代表队”带来的回忆杀为《哥哥》这个节目带来了第一波正面的出圈话题。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3)

除此之外,初舞台还有很多令人感慨又赞叹的作品,比如言承旭带来的红遍亚洲的《流星雨》,当年那个霸道又可爱的道明寺,原来私底下一直是内敛又羞涩的大男孩。

如今44岁的言承旭来到《哥哥》尝试突破自我,希望蜕变成2.0版的道明寺,这既令人感慨,也令人感动。年少爆红,是动力也是压力,后续的路要怎么走,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毅力。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4)

另外,带来惊喜的还有戚薇的老公、lucky的爸爸——李承铉,这位当了七年全职奶爸的年轻哥哥,用一个偏暗黑风格的作品,将他的才华与颜值糅合成高级的性感,迅速圈粉,成为这个瓜田遍地的8月观众喜爱度飙升最快的艺人。

在于晓光事件之后,全网人将希望寄托在了李承铉身上,期待他不要塌房。不知李承铉知道之后,是感到荣幸还是感到压力。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5)

《哥哥》的初舞台,在赛制上和《浪姐》有很大不同,没有即时表演,没有评委打分,形式上更像一场怀旧金曲大联欢,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形式,让明星和观众都更松弛,多了几分《浪姐》系列没有的欢乐。

从《浪姐》系列追到《哥哥》的娱乐记者小枫表示,《哥哥》的好看是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是因为每位哥哥都很有实力,不是像某些流量只有粉丝,自己却没有什么料。

哥哥们都是以前老一辈实打实走出来的歌手、演员、艺人,随随便便一个舞台都很能打,然后又都是童年偶像的那种类型,一出场就很有看点。

意料之外是节目组走对了路线,整个呈现的形式比较舒服,没有让一群中年男人去做一些很油腻的动作,也没有刻意复制《浪姐》的那种拼搏、努力的精神,嘉宾本身是怎么样的,节目就顺势而为,把一些辈分之间的代沟呈现得很真实,但是又不严肃,情怀路线抓得很棒。”

小枫的观点和大多数网友对《哥哥》的观感相似,“实力 舒服”是这个节目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如果初舞台不足以凸显这个印象,那接下来哥哥们的日常训练和一公舞台就再一次印证了这是一场“追风逐浪的狂欢”而非一场“披荆斩棘的搏杀”。

日常训练&一公舞台

很欢乐,很精彩,很嗨

第一期节目中,哥哥们亮相之后都有一个环节,签署并朗读规划书,承诺每天练习多少时间。陈小春一上来就承诺了,半小时,是的,你没看错,半小时,但这还不是最少的,在他之前亮相的黄贯中承诺得更少,零小时,他给出的解释是:“我已经每天都在练习了,来到这里就不用特别练习了。”

这样一对比,陈小春的练习时间还不是最少的。之后还有写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六小时的,相比之前《浪姐》中觉都不睡,动辄24小时练习的姐姐们,哥哥们是真的很佛系了。

偶尔出现一个练习了24小时的哥哥,导演问陈小春怎么看,陈小春还反问一句:“谁?那我们是需要去呈现一些很勤奋很卖力……我们不需要吧,对吧?”

陈小春这种淡定 、霸气的大佬语气,与当年《浪姐》中宁静那句“我还需要自我介绍?那我这么多年白混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大佬,只有规则适应大佬的份儿,没有大佬适应规则的份儿。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6)

和陈小春一样佛系的哥哥还有很多,比如“大湾区五人组”的其他四位,也是跟着他一起喝茶、聊天、遛弯,看到刘迦在住处一楼镜子前加练还感觉很新鲜,齐齐伸个头去看。

其他哥哥也没有多勤奋,在搞定了歌曲的分工之后,练习的部分,看得出来,哥哥们并没有多拼多紧张。

林志炫组在分工部分闹了些小矛盾,舞蹈跳得很好的李响和刘迦都不甘于只是默默跳舞,没有唱的部分,而对唱歌有着高要求的林志炫又不肯妥协,弹琴的李云迪夹在中间,只好弹琴来缓和尴尬。

但回到宿舍之后,林志炫和李响、李云迪等人又开了个会,林志炫做出了退让,他分了几句歌词给李响、刘迦,还教他们如何开嗓、用胸腔唱歌,最终在一公舞台上的表现是只有李云迪一句词都没有,全程伴奏,林志炫负责大部分的唱,李响和刘迦负责大部分的舞,最终的分数还是不错的。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7)

而其他的哥哥,比如李承铉组,就更多的是以欢乐的心态在对待训练和舞台。第一次接触贝斯的他在同组的李铢衔的指点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他爱上了弹贝斯,玩得异常开心,像个青春期的大男孩一样。

在训练之余,哥哥们聚在一起玩音乐玩游戏,李承铉也玩得很开心,张淇、瑞奇等哥哥弹吉他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用手打鼓伴奏,打得手都红了还笑。最后哥哥们都散了回去睡觉了,李承铉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给戚薇打电话,说自己今天玩的很高兴,那个开心的表情,令观众对李承铉甚至其他31位哥哥的欢乐感同身受。

对比《浪姐》里面练习练到需要速效救心丸的姐姐,练习练到哭的姐姐,哥哥们真的过得太舒服了。音乐分享会开完了,礼物分享会开完了,日常练习也完成了,终于到一公舞台了。

哥哥们分组之后的第一次作品检验,哥哥们很紧张吗?也并没有,从第一个出场的陈小春组到最后一个出场的赵文卓组,每个组的表演都很松弛,也各有看点。

哥哥们并没有不努力,但一公舞台更多的看点在于哥哥们依然在做自己擅长的事,结合灯光、舞美,作品很美,观众很喜欢,一切貌似就够了。

比如陈辉组的《凄美地》,全程五个哥哥就在七块不同的布置得很美的草地上站着唱歌,言承旭、张云龙、刘端端只负责唱,陈辉和黄贯中在唱之余还负责弹,歌很好听,整个作品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很美。

其他组的表演也很好看,比如“大湾区五人组”的《3189》,穿着最酷的黑西装,唱着最魔性可爱的歌,舞台表现力满分;比如李承铉组的《Yellow》,蓝色西装,乐队氛围,李承铉和张淇对弹,李铢衔敲大鼓,全员颜值天花板 爆发力十足的演唱,令观众仿佛来到了音乐节现场;比如林志炫组的《爱》,一个大师级的演唱 一个大师级的钢琴伴奏 两个大师级的舞蹈,这么高雅脱俗的作品,不仅收获了普通观众的心,也收获专业评审的赞。

《哥哥》的一公舞台更像是哥哥们交作业式的狂欢,而非带着比赛性质的PK。或许有人会说,不要过分纠结什么比赛不比赛的,只要节目好看就行了。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档节目叫《披荆斩棘的哥哥》,到目前为止,哥哥们到底是披了什么?斩了什么?和《浪姐》师出同门的《哥哥》被称为男版《浪姐》,但除了名字和有点像之外,《哥哥》和《浪姐》从赛制到人选到风格都呈现出巨大的不同,这又是为何?

《哥哥》VS《浪姐》

到底谁才是披荆斩棘?

《哥哥》一开始并不叫《披荆斩棘的哥哥》,据节目组工作人员透露,一开始《哥哥》的全名是《哥哥的滚烫人生》。从这个略显拗口的节目名字来看,许一开始《哥哥》节目组是有意弱化男版《浪姐》的标签的。

录了几期之后,在开播之前,《哥哥》紧急改名,终于还是决定用回和《乘风破浪的姐姐》对仗的名字——《披荆斩棘的哥哥》。

节目组想借助《浪姐》热度的决心终于觉醒了。但无论用哪个名字,在观众心目中,《哥哥》和《浪姐》都是一个妈生的——都是芒果TV出品的,总导演都是圈内赫赫有名的“百万文案”吴梦知。所以,不如干脆告诉大家,《哥哥》就是男版《浪姐》(或者在开播之初,节目组想让观众暂且先把《哥哥》当成男版《浪姐》)。

但几期内容下来,相信观众都看出来了,《哥哥》并非男版《浪姐》,这两档节目,除了名字类似,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可比之处。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8)

首先是赛制上。《浪姐》的比赛主题很明显,是要组成一队唱跳女团。但众所周知,内娱的唱跳文化,也就是这几年随着101系选秀才开始被大众熟知,以前出道的女艺人,很少有专业唱跳学习经验。33位姐姐,最终成团名额只有7个,如此严厉的选拔制度,令“第一个吃螃蟹”的姐姐们即使不擅长唱跳,也依然勇敢地选择了挑战并且同时暴露了自己的缺点。

到了《哥哥》之后,节目组明显弱化了唱跳的标准。这也是节目组从姐姐们身上得到的经验,所谓唱跳女团,出道之后姐姐们不买账,市场也没有舞台展示,所以节目组明白了,与其说为了组成堪比专业的唱跳女团,不如做好节目的综艺效果。

所以,没有一个哥哥在初舞台时担心“我不会跳舞怎么办”,哥哥们的初舞台规则就是展示最好的自己。而且32位选17位成团,这过半的成团人数,明显比《浪姐》容易了许多,既然如此,那哥哥们更是放开了玩,就算是要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成团人数、节目规则就在那摆着,何必要逼自己?

其次是人选。两季《浪姐》,里面的姐姐很多都是以演员为主业的,但《哥哥》这边,专业歌手要占大部分,而且还有林志炫这种大神级别的。论唱歌的专业程度,两季《浪姐》其实都比不上《哥哥》。在《哥哥》里面,为什么男演员这么少。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9)

一是节目的赛制决定了这是一档挂羊头卖狗肉的音综节目,要让节目好看,唱歌好听、颜值过硬的专业歌手明显更占优势,那必然的,不占优势的男演员就相对要少。

二是这是一档30 男性的节目,而30 的男演员正是他们事业的黄金时期,他们不需要来这种节目,片酬和商务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而30 的女演员,除了头部之外,其他的女演员如果不上综艺,可能都快失业了。30 女演员的职场困境,是这几年热议的话题,也正因为有这个热点话题,才有了《浪姐》的存在。但反过来,30 男演员是不存在这个困境的,所以天然的《哥哥》失去了这个立足点。

既然如此,那不如正视现实,做一场关于中年男人“归来仍是少年”的欢乐节目。再结合当下中年男人常常被吐槽“油腻”“爹味”的点,《哥哥》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那个唱着怀旧金曲,玩音乐玩游戏,去油成功的大联欢节目。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10)

《哥哥》和《浪姐》没有可比性,这点,包括业内人士在内的观众都看得很清楚。资深影视媒介琪琪表示,《哥哥》不管从赛制还是剪辑,和《浪姐》差别都挺大的。“17人成团的赛制少了一些关于比赛的可看性,起码悬念少了。

剪辑节奏上,《浪姐》竞争性比较强,姐姐们也时常落泪带来感慨,还会带来一些职场话题的讨论,而哥哥们感觉更像其乐融融的大学男生宿舍,偶有冲突,但也很快就过去了。”和琪琪观点类似的影视文化观察学者龙潇对此做了补充,“《哥哥》没有《浪姐》第一季引发的关注和话题多,这源于节目对哥哥们的深度发掘不多。

相比女性,纯男性的圈子不太会聊太多家庭、婚姻、生活层面相关的话题。观众对哥哥们成团也没有太大期待,就像张智霖说的‘把握机会多让观众见见自己’就足够了。”

因此,节目组不妨直接承认,《哥哥》不是男版《浪姐》,哥哥们不是来披荆斩棘的,他们只是来参加一场兄弟聚会的,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曲终人散,哥哥们就各回各家了,所谓成团大家也不要期待,那只是一个没人当真的承诺。

拒绝油腻

《哥哥》如果有第二季,请继续保持有趣

既然哥哥们的最终成团不值得期待,那成团过程中哥哥们的作品和日常便成了最大的看点。如果做好了,《哥哥》这节目就成功了。在吸取同类型节目的前车之鉴的基础上,《哥哥》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觉得好看?正确的答案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错误的答案起码是要牢记于心的,比如一定不能油腻。

去年《追光吧哥哥》的舞台上,哥哥们用力过猛的表情和舞蹈的油腻想必许多观众依然印象深刻。到了今年的《哥哥》,节目组吸取教训,从初舞台到一公舞台,节目组都多次强调“不可油腻”。

在初舞台前的会议上,导演及舞台总监陈琦沅便对敖犬、尹正等哥哥反复强调“男生的质感很重要”“不可以油腻,不要眨眼睛和扭胯”,还声明“(如果你们不小心)做了我就剪掉!”

一公舞台开始前,节目组先打出来一段“舞台提示清单”,里面列了五条温馨提示,就差把“拒绝油腻”四个字打在公屏上了:“慎做鬼机灵表情”“慎用咬嘴唇”“慎用Wink”“慎用顶胯扭胯动作”“慎用与舞台地板大面积接触动作,包括但不限于俯卧撑和平板支撑”。经过这一轮轮的提醒,从到目前为止放出的这几期内容,哥哥们的表演都很清爽,燃的燃、炸的炸、仙的仙,就作品的观赏性来看,观众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哥哥》的“去油”成功,除了动作表情上的注意之外,哥哥们的自我身材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32个哥哥能文能武,能唱能跳,各有所长。虽然他们平均年龄已经40多岁了,但身材表情管理在线,一点都不输年轻时的他们,也不输当下的年轻艺人。

尤其已经50 的“大湾区五人组”,一个个小腹平坦,精神爽利,网友们都喊着让男艺人按照这个标准卷起来。武打宗师赵文卓和张晋更是不用说了,他们年轻时受港星文化影响,自我要求也高,再加上常练武功,身材更是没得说。综艺节目,说到底也是看脸,如果哥哥们都和姐姐们一样,颜值高、身材好,观众也当然爱看。身材表情都不油腻的哥哥,除了精彩的舞台,欢乐的日常也成了节目的一大看点。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11)

这次的32位哥哥,其中有好多位都是多栖选手,不仅能唱能跳,能弹能演,还具备难得的综艺感。这里最出挑的当属陈小春。他和其他几个大湾区的男人初舞台的时候令大家梦回TVB辉煌时代就不说了,他在组队的时候,那架势仿佛是昔日的“古惑仔”在组堂口。中间想要拉黄贯中入伙,一不小心队员就满了,于是闹了个乌龙,但陈小春丝毫不担心,还让人家去收小弟,然后再重组,做大做强。

在备采时,陈小春说到他欣赏的哥哥的表演,还贱兮兮地重现一遍,那动作神态笑点十足。一开始导演问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节目,他直接一个大实话和盘托出,说是太太应采儿帮他接的工作。后来说到他记不住李承铉的名字时,又来了一番“马冬梅”式追问。这搞笑值拉满的综艺感,陈小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除了陈小春之外,这次《哥哥》还发现了一位“宝藏”哥哥,就是赵文卓。一脸正气的他,在大家眼中,是那种能把言承旭的《流星雨》唱成《流星锤》的人,但就是这样的赵文卓,在唱《流星雨》的时候,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差,眼神非常坚定不说,还深情无比,吐字清晰。那一脸认真的样子像极了坚持学习流行文化只为能和你多聊上几句的你爸,这强烈的反差萌,谁不喊一声可爱?

更搞笑的是,平时看谁都一副吊儿郎当样的前辈级说唱歌手热狗,在看到赵文卓之后,马上恭恭敬敬,一副听话乖巧的样子。一公舞台表演完之后,赵文卓保持ending的姿势保持了很久,其他人都不动,热狗忍不住了想放下来,扭头一看赵文卓还不动,马上又缩回去了。网友看到这一幕,都称赵文卓为“平嘻王”“哈人克星”,也是笑疯了。哥哥们溢出屏幕外的综艺感令这档节目在少了竞演的紧张感之后,多了轻松搞笑的氛围,这点观众也是挺买单的。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12)

一公之后,对于后续舞台,大多数观众是期待的。网友“晚照晴空”表示挺期待《哥哥》能带来更多惊喜的,“毕竟这次请来的咖位都很大。如果没有带来让人惊喜的舞台,那真的白瞎了这个阵容……我同时还很期待主题曲哈哈哈!”至于第二季,她暂时持保留意见,因为《浪姐2》她就没看完,而且《浪姐2》的成团名单她也没记住。

所以对这个系列的第二季,她不敢抱过于乐观的态度。另一位关注《哥哥》的观众“熊老六”则表示对《哥哥》的第二季同样期待,但她更期待的是其他视频平台也能出这种节目,而不只是芒果台在做,“韩系爱豆选秀已经凉了,希望国内的PD能把眼光多投向这种有颜又有趣的综艺节目吧。”如果《哥哥》还有第二季(大概率应该会有的),不妨大大方方给自己换个名字,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哥哥们是不用“披荆斩棘”的,“乘风破浪”用来形容他们也不合适,既然如此,不如面对现实,大方承认,再回馈给观众一个真诚、好看的节目。

披荆斩棘的哥哥完整版:披荆斩棘的哥哥(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