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

作者:张一敖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上周,我们向读者发起话题征集:

孩子被别人打了,你会让ta打回去吗?

你认为未成年人该如何处理校园暴力?

这些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言语的伤害,身体的折磨,恐惧又无助的处境,摧毁了孩子们正在逐渐成长的内心,导致自卑的负面情绪无限制放大,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更有甚者,酿成无法挽回的血泪悲剧。

如何教育孩子处理此类事件,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有的人说,能忍则忍,能躲就躲,不要扩大矛盾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的人说,以暴制暴才能让对方长记性,保证日后不再受到欺负;

也有的人说,要分情况看待,不能凡事都上纲上线,这样会误导孩子斤斤计较……

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不能轻视孩子被欺负这件事,并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会站在ta身后。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2)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3)

那些被欺负的孩子

@善良的心

我上小学的时候常被一个男生欺负,时不时地找你点小麻烦。

有一次让我跟他交换手套,因为他要打雪仗。我的手套是皮革的,保暖又不会湿,他的是线手套,我就同意了。后来还给对方,在我这手套根本没戴过,过了两节课后他拿着一只破洞的手套来找我,说我把他的手套弄坏了,让我赔他两元钱,不然就告诉老师。那时我想他学习比我好,老师平时也不是完全公正的,我又说不过他,没办法只能给他两元钱。

现在想想那时侯真傻,胆子太小了,也不敢跟家长说。哪怕骂他一次,就算骂不过现在也不会有遗憾。

如今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一定不要让。小学的孩子真的没办法完整表达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情绪态度,老师又不会耐心询问真相,所以家长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尖尖

碰到个小学生浑身湿透,我们上前去问怎么了,她没细说,又催她回家,小心感冒。估计女孩刚搬来:“我不知道16栋怎么走。”那时我着急喂奶就先回去,让我妈把她领到16栋。

回来我妈讲:女孩是被高年级的两个男孩抓到池塘边捞鱼,把她推下水后就走了……女孩怕被爸妈骂,也不敢回家,我妈就给她壮胆带她回家,当时只有她外公在家。

临走时,我妈听见外公说:“怎么衣服还不脱?会感冒的。”我能想象女孩儿已经成熟,不好意思当着外公面褪衣的羞涩和湿衣的委屈,真让人怜悯。

也许女孩只觉得别人跟她开了个玩笑,可在我看来,这就是校园凌霸,太可恶了!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4)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5)

面对欺负,先礼后兵

@我才不是恐龙妹

我感觉要分两个层面看。

一方面,孩子处在受教育阶段,跟同学之间发生点矛盾是难免的,关键看孩子的认错态度,以及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只要家长不是一味地袒护自己孩子,而是替孩子道歉,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能再打人,说不定两个孩子还能成为最好的朋友呢。

另一方面,对故意的、针对特定孩子的校园欺凌当然必须要打回去,不然以后还会被欺负,欺负别人的孩子也会继续施暴。

我的女儿在幼儿园上大班,班上有个小男生就很喜欢故意欺负同学,这位小男生施暴对象并没有针对性,而是离谁近就欺负谁。后来有一个孩子被惹急了,选择勇敢打了回去,而且还占了上风,现在施暴的小男生在班级里老实很多。像这种孩子,根本不可能用言语教育和恐吓,唯有通过打回去或告诉老师等其他途径予以制止。

@花开一诺

我的想法是:告诉对方,不准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如果不打你了,或者给你道歉了,那就算了;如果还打你,你就边往老师所在的方向边跑边喊,让老师注意到发生的情况;如果他追上来了那就还击,狠狠地还击。这种反应机制需要经过多次刻意训练。

幼儿园这么小的孩子,故意欺凌说不上,但是家庭教育缺位的孩子,总是习惯性地欺负别的小朋友。这种孩子往往会被大家孤立,越孤立越不知道怎么相处和引起注意,越会动手。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6)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7)

以牙还牙,简单有效

@小碎花

大多数霸凌者的家长都觉得,这有什么?谁小时候没被欺负过?所以即便受害者家通情达理又如何,并不能换来什么。

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的反应就是迅速反击,直到那个男孩说下次不敢了!这个男生还告老师、告家长,我并不畏惧,我告诉妈妈我是为什么对他反击,后来男生爸爸妈妈向我道歉,从此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

通过什么转学来结束这个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没有勇气反击霸凌的行为,在哪个学校都一样,谁能保证转学以后不会被霸凌呢!

@流氓兔耍流氓

小学的时候因为个子矮总是坐在第一排,老师又因为要经常看管调皮的学生,所以我总是和“不好”的孩子做同桌。

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经常欺负我,把墨水撒在我的校服上,不让我用桌子,还会拿钢笔扎我胳膊。那时候因为小,根本不敢和家长说,总是一个人偷偷地哭。

后来一次随堂考试,同桌想在我的卷子上署他的名字,把他空白的卷子换给我。我没有同意,他就踢了我一脚。我实在无法忍受,就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他,还让他跟我道歉,他却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威胁我。

本来那时候还是有些害怕的,但他回座位之后还是和我道歉,而且再也没有欺负过我。

@一向肩并

小侄女在幼儿园里遇到一件事,有个小男生特喜欢趁女孩子不注意时脱人家裤子,小侄女回家跟妈妈说了,妈妈去找了幼儿园老师,老师批评了那个小男孩,也告诉了家长。家长却认为不过是小孩子淘气,不应该大惊小怪,孩子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好了。

后来有一次,这小男生又去脱女生的裤子,当他脱这个小侄女的裤子时,练过跆拳道的小侄女先是一耳光扇了过去,又接着一脚,那小男生顿时跌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从那以后小男生再也不敢脱小侄女的裤子了,走路都离得远远的。

所以,表达拒绝需要对方本身是讲道理的。如果有人执意要无赖、欺负欺凌,自我的防卫能力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8)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9)

暴力不是最优解

@简单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打回去才是勇敢的行为?

我认为能够用智慧化解才是灵魂上的勇敢,能够提出不同意见大声表达才是性格上的勇敢,能够分清楚对错并且坚持对的是人格上的勇敢。

打人的人正是不会表达的懦夫,才会选择动手。以暴制暴永远是个恶性循环,而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另外,成年人的世界里不是总说要远离垃圾人吗?可为什么在孩子这里偏偏要硬刚垃圾人,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

@春暖花开

告诉孩子,在任何场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真正容易被欺负的人,往往都是孤立的;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拥有震慑危险的力量。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0)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1)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的底气

@宝宝的名字就是那么那么长怎么样呀

想起我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很泼辣的女孩欺负我,抢走我新买的橡皮和笔,我很胆小不敢反抗,回家让爸爸帮我要回来。可是爸爸不愿意,说被抢了就抢了,不要了。不过我坚持让爸爸帮我要回来,那女孩可能觉得有点掉面子,阴阳怪气说了我一天,但之后再也不抢我的东西了。

自那之后我尽量不和别人起冲突,因为连父母都不会做我的后盾,一点底气都没有。

@仇晓霞

我是个女生,小时候从农村转到城里上学老是被欺负,我爸就告诉我:“谁打你你就打回去,打不过找你爸!”

我的确是这么干的,班里淘气的男生没有一个没被我揍过。有一个又高又壮的孩子打不过我,就找了我爸。我爸去学校找那个学生,指着鼻子告诉他:“欺负我女儿,我不打孩子,你把你爸叫来,我打你爸!”从此以后那孩子见我都躲远远的!

@水兰

有一次女儿和同学们围着桌子玩,后来有个男生说女儿挡着他视线,上来就打了她几拳;女生打不过男生,就没还手。

晚上我跟对方家长微信联系,孩子语音回复还是同样的理由。

我看对方家长不讲理,第二天直接让孩子爸爸到男生托管所把孩子叫出来,跟他说:“你不能打我们家孩子,我家孩子要是犯错误你可以跟我说,我来教育她。再说她没有错误你凭什么打人呢?你以后再主动打她试试,她打不过你不要紧,我能打过你。”从那以后再没碰我家孩子一下。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2)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3)

欺负和失误,一线之隔

@逍小遥

儿子刚上幼儿园不久,前几天被抓破了脸。原因是午休的时候他非得碰旁边小朋友的枕头(小朋友枕头上有字,他想看看),小朋友不让碰,然后就把他的脸抓花了。

是儿子有错在先,我也就没有计较,反正小孩子恢复得快。

可是脸上的伤刚好,又被抓了一道。问他怎么回事,这次是他非要搬那个小朋友的椅子,让他不要碰人家枕头他记住了,搬小椅子没说就不知道了。现在直接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碰。儿子不会对别人动手,但又特别顽皮,只好告诉他离那个抓人的小朋友远一点。

我会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其他家长能做到这点。就像那个抓人脸的孩子,有话可以好好说,可以告诉老师,不能上来就动手。

@Jude

朋友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如果别人碰自己一下,哪怕是无意的,他下意识地就会还手。因为他长得高高壮壮的,所以还手之后,给对方制造的“痛苦”比较大,也常常被别人认定为欺负人的孩子。

妈妈采取的措施就是及时制止(严厉批评),但在幼儿园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这类事情频发,很令人苦恼。

朋友的孩子肯定不属于欺负人的心理状态,后来妈妈与孩子打闹,让他释放这种紧张感,日常生活里不再处处约束他,慢慢地孩子就不再那么紧张了,自控能力也随之改善。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4)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5)

孩子转身就忘,大人揪着不放

@甜甜

去年冬天,儿子排队的时候一不小心推倒了前面的小朋友(其实以他的体格不太容易推倒别人,又瘦又小的),老师当时教训了他,他也跟小朋友道歉了。

写作业的时候,那小朋友的爸爸打电话过来了,言里言外的意思是我儿子故意推倒他孩子,语气非常不善。后来我老公跟人家爸爸沟通,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承诺第二天让儿子再道歉。

结果儿子回家说,小朋友的妈妈(也是幼儿园里的老师)找到他班里,跟他说如果以后再推她儿子,就不让他在幼儿园上学了。我当时也觉得这家长有些过了,没必要去吓唬一个小孩,但谁让我儿子有错在先呢?

有段时间,儿子睡前经常说自己很害怕那个小朋友的妈妈,怕又训他。但现在两个小朋友玩得还挺好,我儿子经常说他俩又是好朋友了。

后来我看到那个孩子摔了好几次,估计就是胖了平衡感不好。又听说这孩子爸爸以前在楼道被猫吓一跳,往旁边一躲,腿骨折了——终于明白啦,这是遗传的。

我有时候想悄悄跟儿子说离那孩子远一点,万一又弄出啥严重的事可咋整,但看他也好像没啥事,就没再说。

@Jay

幼儿园里有个小朋友投诉我儿子,小朋友的妈妈直接找了老师和学校,老师和学校告诉她,是她娃的问题。那个妈妈又找我,说我儿子欺负她娃。

两个孩子因为可以说汉语,所以经常一起玩。但每次孩子回家,家长都问她娃,是不是和小朋友打架了,是不是哪里被碰了,是不是有人说他了……

那天,幼儿园老师把双方家长都叫到学校,说让我们开个中国家长会。开会时,会议室的窗户对着院子,两个孩子在外面玩得特别开心。

那位妈妈拿出一件破洞的白色衣服,说这个衣服是我儿子昨天弄的,以此作为我儿子的罪证。又说:“我问过十几次,我儿子不会撒谎的。”

结果幼儿园老师轻声说:“昨天他没有在学校。”那个妈妈用汉语来了句:“有点儿尴尬。”

我真想骂人!你用磕磕巴巴的英语控诉我们这么久,让老外看笑话,不丢人吗?你造谣的时候,就没有想着自己天天负能量,孩子有没有被你影响?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6)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7)

对校园霸凌的思考

@扶云采星

家庭是否和睦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总是吵架,总拿孩子当出气筒,一达不到要求就一顿痛打,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扭曲,会学着家长对他的方式对待别人。

相反,如果家庭十分和睦,家长对孩子是关爱而非溺爱,耐心陪伴孩子,通过生活中或者故事书中的内容给孩子讲道理,我想孩子是不会做出过激行为的。

@摆摊卖回忆

我觉得校园霸凌最根本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品格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家庭教育完全就是学校学科教育的延续,尤其是学龄后的家长,更关注的是你考了多少分,排了第几名。很少有家长关注:你今天开心吗?交没交到朋友?有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因为现在的社会太急,太功利,这些品格上的东西,在成年前看不出有多大作用,反而是学习成绩更能体现你家孩子是否优秀。

看到之前有人留言说:“现在的老师不应该只注重成绩,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我只想说老师要教很多学生,而且不能陪伴他们一生,但是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并且永不下岗,为什么不强调父母的家庭教育,而非要把这个责任推卸给老师呢?

其实最要学习的就是现在的家长,因为很多家长的品格不完善,才会造就这些霸凌孩子。没有哪个孩子从出生就会霸凌,他一定是遭遇过什么,才会成为这样的孩子。

不光要自己学习,也要让身边所有认识的人都学习。因为只有你家孩子好了,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所有的家庭好了,孩子都好了,社会也就好了。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8)

写在最后

校园欺凌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困扰着全世界众多青少年儿童的社会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46亿儿童经历着不同形式的校园暴力和欺凌。

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处理校园暴力呢?

对待这个问题,教育专家李玫瑾的答案是:打回去。

“在中国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打回去”不是在纵容暴力,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要想帮助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人欺负,可以让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

其次,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被人欺负,也不能欺负人。这是一个家教问题,你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

比起直接反击,父母应该教孩子“正确地”打回去,而不是单纯以暴制暴。

除了父母,学校、社会、司法都应当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安全的环境,为他们筑起坚固的保护墙。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资料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与欺凌——全球现状报告》

《老师请回答》 第二季

《开讲啦》 第150期

小孩儿让你爸打你妈(你欺负我女儿我打你爸爸)(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