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猫文史汇

言为心声孔子师徒三人性格特点(俗语人有三急)(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历史上发生了很多人和事,但我们又是个善于记史的民族,从黄帝时期就有专门记载黄帝言行的史官,后来发展成专门跟随各朝皇帝记载历史的史官记载的《起居注》。

比如说皇帝今天与哪个妃子睡了,对哪个大臣说了什么话都要记下来。但皇帝觉得这简直一点隐私都没有很为恼火,比如李世民就对《起居注》很有意见,多次试图取消《起居注》制度,但李世民终究不敢违背历史祖训,为了留个好名声只得好好做皇帝。直到了清朝康熙时期,以泄密为由停止了记录皇帝《起居注》的惯例。

除了专门记皇帝言行的《起居注》,中华民族还有专门的史官写史,所以即便在2000年后我们也知道先人们曾经做过什么事,读书人把历史典故总结成成语,又把一部分成语典故写成戏曲来普及大众。但有的时候,一部分成语和典故就传来传去成为耳熟能详的俗语又传走了样子

比如这句俗语“人有三急”

言为心声孔子师徒三人性格特点(俗语人有三急)(2)

俗语“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这个似乎太简单了,人有三急——屎尿屁。没错,这三急就算是皇帝老子也管不着,不让解决也得解决。但除了这三急之外还有另一个版本的三急——内急、性急、心急。

内急就概论了前面那屎尿屁,性急啥意思呢?就是着急入洞房,这也很好理解嘛,火力旺的小伙子娶了美娇娘当然着急了。

那心急是啥?心急就是老婆生孩子的时候,丈夫在屋外等候,一边担心妻子,一边担心孩子,着急地来回踱步,急不可耐。

除了前两种,还有第三个版本,内急、饿急、困急。

内急了还是那个内急、饿急也是字面意思,太饿了啥都能吃、困急也是字面意思,困急了各种姿势都能睡着。

但你可知道,人有三急根本就是误传,字不是那个字,连意思也差了太多。这根本就是孔老夫子的话,出自《论语》

言为心声孔子师徒三人性格特点(俗语人有三急)(3)

人有三急的原句是民有三疾

原句出自《论语·阳货》: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其中狂的意思是狂妄,矜的意思是骄傲,愚的意思是愚昧。那么人有疾的意思是,人有三个性格弱点狂妄、骄傲、愚昧。

孔子用三种人的性格弱点做了古代和现代做了个对比。表达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得感慨。

这两句话简直相差太远了。

言为心声孔子师徒三人性格特点(俗语人有三急)(4)

虽然说人有三急有些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也不能说没道理,后代百姓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把民有三疾改成人有三急,有那么点调侃孔夫子的意思。但确实这一改很接地气了。

普通百姓不懂啥是民有三疾,但对人有三急可有切实体会,因为三急确实很急,慢慢地民有三疾在百姓中成了人有三急

所以说,从成语到俗语,从名言到俗语,经过上千年百姓的洗礼,有的有道理有的没有道理,别发听说,这人有三急确实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