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两天科技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红芯浏览器造假”事件,对外宣传打破美国垄断、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被发现浏览器安装包里有多个Chrome文件,说句不好听的,红芯浏览器不过是拿Chrome两年前的版本换了一个logo,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360浏览器为何用的别人内核(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1)

而随着此事件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国人也开始关注到底中国有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而就在昨天,国内用户量最大的360浏览器也是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果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也就是从无到有,按这个标准,国内确实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那么为什么没有呢?

360浏览器为何用的别人内核(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2)

根据360浏览器的解释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为历史原因,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发展的比较晚,错过了HTML4制定标准的时代,而浏览器又是一个需要大家遵守公开开放标准的一个产品,想要入局,就要基于已有的技术和标准,就好比通讯行业2G/3G标准制定一样,规则已经制定好就需要遵守。

360浏览器为何用的别人内核(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3)

第二个为成本原因,拿目前全球最大浏览器Chrome来说,其开发到不断完善大概是1000个工程师花了10年时间,研发成本接近30亿美元,而其推广成本更是达到了上百亿美元,一个浏览器代码接近2400万行,规模相当的大,在国内没有同等实力的公司有这样的资源,去花巨额资金研发和推广。

360浏览器为何用的别人内核(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4)

第三个为现实原因,因为目前浏览器内核均为开源项目,产品由社区驱动,从授权协议上是鼓励基于已有的技术去做新创新,而不少重复发明轮子,此外360还表示比起开源项目被美国控制,更应该担心的是标准本身缺少话语权,而国内目前许多企业也是通过用户规模逐渐扩大了自己的话语权,比如华为对于4G/5G,360对浏览器。

360浏览器为何用的别人内核(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5)

简单总结一下浏览器的内核研发工作量巨大,在全球产业链的今天,除了赌气,没有必要从头开发,而且现在可以通过市场份额来扩大在标准上的话语权,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影响力,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