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七月,在登基称帝三个月后,刘备就兴兵讨伐吴国,为自己的结义兄弟关云长报仇。第二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却被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击败。兵败之后,刘备退往白帝城养病,不料病情日益加重,又一年后,刘备于白帝城永安宫去世,再也没能回到成都。

历代以来,皇帝死后的安葬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为了显示主人生前的显贵,帝王陵墓通常会修建得十分奢华,并且其间以珠宝玉器等宝物陪葬。如秦始皇陵的修建历时39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陪葬物品更是极尽奢华,仅兵马俑一项便堪称为奇迹。刘备自然比不上秦始皇,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其墓葬也远非一般王宫贵臣可比。千百年来,这些皇帝的墓葬被历朝历代的盗墓贼垂涎三尺,皇陵被盗之事屡见不鲜,然而刘备的惠陵却始终保存完好。于是乎民间逐渐流传起一种说法,认为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刘备真正被安葬在白帝城,即今天重庆奉节。

三国刘备死在哪(三国刘备逝世之谜)(1)

重庆奉节白帝城

奉节·时代新说

刘备病死后被安葬在白帝城,只有衣冠被带回了成都,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宋朝,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只能作为传说在民间流传。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方陆续发现了埋藏的古迹,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人们意识到上述这种说法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1985年,安徽省一物探队在重庆奉节发现地下有类似墓葬的结构,考虑到郭沫若曾经提出过刘备可能葬在白帝城,当地学者认为,该墓葬可能是刘备与甘夫人的合葬。学者陈剑发表题为《刘备葬在哪里?》的文章,从三方面论证刘备葬在奉节的可能性。

首先,刘备病死之时重庆气候炎热,遗体难以保存,故而来不及运回成都,为了保存遗体的完整,只好就地葬于白帝城。其次,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奉节县志》上记载:“汉昭烈皇后墓在府治内,墓碑上有‘汉昭烈甘皇后之墓'八个阴文汉隶”。可见甘夫人就葬在奉节县。而《三国志》记载,刘备死后与甘夫人合葬,因此可以以推论出刘备也葬在奉节。第三,奉节多处地下挖出洞室结构,很像墓道,且这些洞室均指向奉节政府地下,并不像天然形成,更像是人为建造。而洞室规模之大,非一般家庭能够完成,必然是为显赫人物所建。

三国刘备死在哪(三国刘备逝世之谜)(2)

在陈剑之后,《四川工人日报》记者于1986年发表题为“刘备真墓可能在奉节”的文章,中国通讯社接着向海外发了《刘备真墓在哪里》的专讯。刘备葬于奉节的观点至此不再只是民间传说,而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成都·史书惯言

不同于奉节说的新起,刘备埋葬在成都惠陵则是历来被视作正统。据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章武三年四月在白帝城永安宫病死,五月份,其梓宫(皇帝、皇后或显要大臣的棺材)就被运回成都,八月份被安葬于惠陵。

“夏四月癸巳,先祖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三国刘备死在哪(三国刘备逝世之谜)(3)

陈寿作《三国志》,选材十分审慎,因此《三国志》虽然作为私人修书,却被视作信史,被历代史学家称道。三国史曾有多种版本,最终只有陈寿版流传后世,可见陈寿的《三国志》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加之陈寿本人曾经在蜀汉为官,对于先主陵墓的记载更不会出错。

因此在陈剑的观点引起关于刘备墓葬的讨论之后,不少学者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辩驳。首先,古代帝王死后,遗体停放数月才下葬的事情并不罕见,如秦始皇东游其间病死,仍然将遗体运回了咸阳。而且三国时防腐密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天气炎热的理由无法成立。此外,关于刘备于甘夫人合葬一事,《三国志》中亦有记载:“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期……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

可见是刘备身亡的时候,甘夫人的棺椁正在迁往蜀中的路上,正逢陵墓即将建成,所以诸葛亮才提议将二人合葬。二人棺椁均运往成都,自然合葬在马上修好的惠陵。

惠陵草木冰霜里,丞相祠堂桧柏间

武侯祠外的松柏停僮葱翠,任凭风吹雨打却依旧挺立;武侯祠内的惠陵,历经千年的风雨,依旧保存完好。诸葛亮去世后,后人依据他的遗言将他安葬在汉中定军山,而今天的人们想起蜀汉丞相,第一反应却是成都武侯祠。刘备也同样如此。或许从历史考究来看,惠陵便是刘备墓葬的说法更为可信,但奉节百年来的传说,同样体现出人们对这位蜀汉皇帝的喜爱。四川成都,或是重庆奉节,无论读者相信哪个说法,都不影响后人对一代仁君刘玄德的敬重,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怀念。

三国刘备死在哪(三国刘备逝世之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