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为什么杀了樊哙 樊哙立下汗马功劳(1)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范蠡和文种是越王勾践复国的两个重要谋士。勾践灭掉吴国之后,范蠡就逃走了并给留给文种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没有听从,最终死在了勾践手上。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它反映了古代帝王在取得江山后杀戮功臣的故事。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汉高祖刘邦杀戮功臣的故事,刘邦杀戮功臣有一个特点,绝大多数都是姓诸侯王,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樊哙。

刘邦死后为什么杀了樊哙 樊哙立下汗马功劳(2)

什么意思?有人告诉刘邦卢绾企图谋反,刘邦命令樊哙以相国身份去攻打。此时的刘邦已经病入膏肓,有人诋毁樊哙和吕氏结党,如果皇帝病逝,樊哙则会将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杀死。刘邦大怒,下令陈平用周勃代替樊哙,而且命令军中立即将樊哙斩首,不过最后樊哙还是活了下来。

刘邦死后为什么杀了樊哙 樊哙立下汗马功劳(3)

那么,为何刘邦临死前一定要杀掉樊哙?要知道樊哙可是自己的生死之交,又是自己的姻亲。笔者认为,最大原因是樊哙有一致命缺点,他是个耿直的人,换句话说樊哙说话“口无遮拦”。不仅如此,樊哙是吕氏一党,这点毋容置疑。吕后死后,大家在诛杀吕后一族时,樊哙的妻子吕嬃、儿子樊伉都被诛杀。刘邦为了刘如意和戚夫人的安全,杀掉樊哙也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