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图/云巢设计官网 视觉中国

深圳跃升全国工业设计“第一城”、佛山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近5万……

在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的新时代,粤企正在加速探索全新的创牌之路,工业设计能力成为助力广东产品迈向“广东品牌”的新引擎。从“品牌出海”转向争创“世界一流品牌”,如今工业设计不仅持续擦亮“广东品牌”,更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撬动企业发展的新支点。

创新基因“点石成金”

一个做笔记本电脑保护套配件的代加工企业,如何转型到儿童书包赛道?并做到年营收两年翻了六倍?

广州市云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赵璧告诉记者,2014年皮具之都狮岭的一家OEM企业找到他,请他给厂里笔记本电脑保护套设计一些个性图案,在工厂调研过程中他却意外地激发“新灵感”。

“我去他工厂看的时候,发现它的面料加工很有特点、料很厚,是做鼠标垫的那种潜水料。”赵璧介绍称,在2013年iPad发布后带笔记本电脑出行的人就少了,那时候这个行业多数都转向做iPad的壳,但花都这家企业还坚持在做笔记本电脑保护套,当时就跟对方预判这个产品没有机会了,但是产品工艺很有特点,请他用这款料缝出三款背包。

“在看到样包的时候我非常惊喜,由于包的面料是比较厚的,它放到桌上是立体的、不会塌的,塑性感、防水性也很好,色彩又很鲜艳,这些都是宝爸宝妈特别看重的性能。”接着,赵璧从品牌命名、形象设计、产品设计、电商详情页拍摄等方面进一步打造品牌,这款儿童背包在生产出来不久后就成为“爆款”,一下子全球很多代理商都来谈代理。

全国工业设计集聚高地(工业设计以智提)(1)

这个全新的儿童背包品牌的年营业额,从0做到5000万元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让这家原本营业额800万元左右、毛利率较低的代加工企业从3C配件成功换道儿童背包。“这件事情对我本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它让我完整地经历了从0到1的这个过程,最重要是让我看到设计的价值其实很大、它被低估了。”赵璧说道。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云巢工业设计以“设计驱动型品牌”孵化的方式,先后塑造二十多个新国货品牌。其中,2016年,在苹果发布了无线的蓝牙耳机后,海珠区一家主营耳机、音箱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国际贸易公司顿时察觉到这是耳机产品赛道的大拐点,在赵璧的帮助下打造了一个运动音乐的自主品牌。

全国工业设计集聚高地(工业设计以智提)(2)

云巢设计获奖作品

“当时苹果推的AirPods是一个全新‘物种’,当时我调研市场发现99美金价位的产品较少,预判在全球市场可能会有长达一年多的真空期,就帮他从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整个产品线都做了规划,在2019年的时候这个品牌全年卖出了800万台音频设备,全年营业额从以前的2亿元翻到10亿元,整个产品的设计获了很多国际大奖。”赵璧说道。

工业设计赋能产业

广东作为国内工业设计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之前,广东省就已经率先开展了“广东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基地)”的认定;2008年起,“广东省优良工业设计奖”正式升格为以政府行政首长命名的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今年9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工业设计赋能广东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实施产业支撑赋能、工业设计粤东粤西粤北行、设计高地打造、设计生态构建4项行动,根据规划目标,预计到2025年全省工业设计专业企业、机构突破3000家,工业设计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突破4万亿元。

云巢工业设计创始人赵璧告诉记者,像深圳的工业设计就发展得非常好,大量的设计师和产业频繁互动,是一个产业人才的孵化器。据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数据,深圳工业设计的发展规模和实力领跑全国,2021年深圳工业设计总产值达156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国半壁江山,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佛山顺德的工业设计城也很典型,可能外人不知道,佛山小家电创新大多是工业设计驱动的,比如网上很受年轻群体欢迎的小熊电器。”赵璧强调,工业设计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多数公司在从0到1的时候还是依靠整合创新的能力,通过工业设计对颜值或功能性体验进行优化来占据市场,一个工业设计集聚的城市极大概率会带来很多创业的萌芽。

专访:云巢工业设计创始人赵璧

全国工业设计集聚高地(工业设计以智提)(3)

设计之力助企“从0到1”跃升

羊城晚报:工业设计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从0到1”的转变?

赵璧:“从0到1”其实是一种企业的转型或升级,转型是基于企业某些要素基础去转型,升级是基于它产业能力往价值链高端走。比如办公家具的OEM代工企业变成办公家具品牌就是从OEM升级到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OBM);花都狮岭的那家笔记本电脑保护套配件代加工企业,则是基于原有的技术要素转型到儿童背包。

在有了这个理解后,云巢工业设计其实把服务聚焦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孵化两个维度,也就是说,我们只帮企业做新产品的“从0到1”以及品牌孵化的“从0到1”;可能有些品牌的年轻化重塑也找我们,试图通过工业设计把它焕新。但是,工业设计能帮到企业其实是有限的,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有条件的。

第一个是具备设计转化成产品的能力,像某个客户想做一些带电升降的桌子,公司却连个工程师都没有,没有技术能力支撑怎么把设计落地?第二个是资金,企业要有能力承担开模等增加成本。第三个是市场渠道或展会资源,你总还要把产品抛出去让市场看见。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太小的话,这三个条件至少会缺一个。

羊城晚报:哪些企业或行业更有可能从工业设计中受益?

赵璧:从消费者端来看,设计的价值就是颜值和易用,因此只要满足这两点的,基本上就是设计驱动比较明显的行业,像包、家具、灯具、小家电等;机床这种纯技术驱动的产品,基本就没有工业设计什么发挥空间了。

在中国最容易受益的企业,我认为有四种类型。一是大赛道里的博弈者,如格力和美的,这些企业不创新则会被对手逼得走下坡路;二是夹缝里的轻骑兵,像小熊电器就很典型,在细分领域做到领先,但如果不创新它就无法稳固在行业里的地位;三是大赛道里的挑战者,像瑞幸咖啡之类资本雄厚的或有具备专利的企业。

四是小赛道里的守成者,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赛道很小、没办法增长,像去年服务的一个医疗企业就很典型,它的年营业额大概2亿元、但整个赛道中国市场份额可能就10亿。这种公司往往会思考第二曲线,因为第一曲线已经发展不下去了,或者说他第一曲线已经接近于饱和了。

羊城晚报:如何发挥工业设计的力量打造世界品牌?

赵璧:我其实在2014年左右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市场,感觉未来可能中国企业塑造全球化品牌会是一个大的风口。在我眼中,设计是没有国界的,我做任何东西更多是从技术和设计两个维度去看,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的再现,不要过度地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除非你做的是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

2016年,我创立了一个轻科技箱包品牌,主要是因为自己经常出差,感觉新秀丽品牌的箱包老化严重,就想用体验来改变箱包这个产业。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重新做了一个品牌定位,针对的用户群主要是短途出差,核心开发方向就集中在防盗、防护、充电、收纳这四点。

有了想法后,我就注册了一个全球商标,设计了第一款产品,第一年营业额就达到一千万左右。这家公司只是我验证工业设计想法的一个路径,先通过产品创新切入市场,把它变成一个品牌,再去做商业运作。我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帮企业打造品牌、做创新产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志文

校对 | 朱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