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马融因为有《孝经》而无《忠经》,故作此书来补阙,全篇共十八章。《天地神明章》把忠说成是天地间的至理至德,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昔在至理,上下一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的要点在于"一其心",忠的作用是"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鬼神,而况于人乎"。《忠经》对于不同等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忠的要求,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须各尽其忠,且尽忠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则尽其力。尽力者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尽忠章》)。《忠经》提出了许多对后世忠德观念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则,例如"善莫大于忠,恶莫大于不忠"(《证应章》),"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辩忠章》)等等。由此可见,《忠经》不仅反映了两汉时期忠德的主要内容,而且标志着春秋时期所产生的忠德观念已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完整的忠德学说。
天地神明章第一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徵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大亨貞。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為國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夫忠興於身,著于家,成于國,其行一焉。是故一於其身,忠之始也;一於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國,忠之終也。身一則百祿至,家一則親和,國一則萬人理。《書》云:“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聖君章第二
惟君以聖德監于萬邦,自下至上,各有尊也。故王者上事於天,下事於地,中事於宗廟,以臨於人,則人化之,天下盡忠以奉上也。是以兢兢戒慎,日增其明。祿賢官能,式敷大化,惠澤長久,黎民咸懷。故得皇猷丕丕,行于四方,揚于後代,以保社稷,以光祖考,盖聖君之忠也。《詩》云:“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塚臣章第三
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化成。塚臣於君,可謂一體,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夫忠者,豈惟奉君忘身、徇國忘家、正色直辭、臨難死節已矣,在乎沉譂撨,正国安人,任賢以為理,端委而自化。尊其君,有天地之大,日月之明,陰陽之和,四時之信。聖德洋溢,頌聲作焉。《書》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百工章第四
有國之建,百工惟才,守位謹常,非忠之道。故君子之事上也,人則獻其郑鰟t行其政,居則思其道,動則有儀。秉職不回,言事無憚,苟利社稷,則不顧其身。上下用成,故昭君德,蓋百工之忠也。《詩》云:“靖共爾位,好事正直。”
守宰章第五
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則無欲,平則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備矣,然後可以理人。君子盡其忠能,以行其政令,而不理者,未之聞也。夫人莫不欲安,君子順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篤之以仁義,以固其心;道之以禮樂,以和其氣;宣君德以弘大其化,明國法以至於無刑;視君之人,如觀乎子;則人愛之,如愛其親。蓋守宰之忠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
兆人章第六
天地泰寧,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則陰陽風雨以和,人賴之而生也。是故祗承君之法度,行孝悌於其家,服勤稼穡,以供王赋,此兆人之忠也。《書》云:“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政理章第七
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則人日遷善而不知。施之以政,理之中也,則人不得不為善。懲之以刑,理之下也,則人畏而不敢為非也。刑則在省而中,政則在簡而能,德則在博而久。德者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則薄,任刑非德則殘。故君子務于德,修於政,謹于刑,固其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何不理之人乎?《詩》云:“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武備章第八
王者立武,以威四方,安萬人也。淳德布洽戎夷,禀命統軍之帥,仁以懷之,義以厲之,禮以訓之,信以行之,賞以勸之,刑以嚴之,行此六者,謂之有利。故得师,盡其心,竭其力,致其命,是以攻之則克,守之則固,武備之道也。《詩》云:“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觀風章第九
惟臣以天子之命,出於四方以觀風。聽不可以不聰,視不可以不明。聰則審於事,明則辨於理,理辨則忠,事審則分。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傷物,不憚勢以舉任,惟善是與,惟惡是除,以之而陟則有成,以之而出則無怨。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寧。《詩》云:“載馳載驅,周爰諮諏。”
保孝行章第十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廣為國章第十一
明主之為國也,任於政,去於邪,邪則不忠,忠則必正,有正然後用其能。是故師保道德,股肱賢良,內睦以文,外威以武,被服禮樂,堤防政刑,故得大化興行,蠻夷率服,人臣和悅,邦國平康。此君能任臣,下忠上信之所致也。《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廣至理章第十二
古者聖人以天下之耳目為視听,天下之心為心,端旒而自化,居成而不有,斯可謂致理也已矣。王者思於至理,其遠乎哉!無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賤珍則人去貪,徹侈則人從儉,用實則人不偽,崇讓則人不爭。故得人心和平,天下淳質,樂其生,保其壽,優遊聖德,以為自然之至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揚聖章第十三
君德聖明,忠臣以榮;君德不足,忠臣以辱。不足則補之,聖明則揚之,古之道也。是以虞有德,咎繇歌之文王之道,周公頌之;宣王中興,吉甫咏之。故君子臣于盛明之時必揚之,盛德流滿天下,傳于後代,忠矣夫。
辨忠章第十四
大哉忠之為道也,施之於邇,則可以保家邦;施之於遠,則可以極天地。故明王為國,必先辨忠。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聞之者鮮不惑矣。夫忠而能仁,則國德彰;忠而能知,則國政舉;忠而能勇,則國難清,故雖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則私其恩;知而不忠,則文其詐;勇而不忠,則易其亂。是雖有其能,以不忠而敗也。此三者,不可不辨也。《書》云:“旌別淑慝,其是謂乎。”
忠諫章第十五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於諫。下能言之,上能聽之,則王道光矣。諫於未形者上也,諫於已彰者次也,諫于既行者下也。違而不諫,則非忠臣。夫諫始於順辭,中於抗義,終於死節,以成君休,以寧社稷。《書》云:“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
證應章第十六
惟天鑒人,善惡必應。善莫大於作忠,惡莫大於不忠。忠則福祿至焉,不忠則刑罰加焉。君子守道,所以長守其休;小人不常,所以自陷其咎,休咎之徵也,不亦明哉?《書》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報國章第十七
為人臣者官於君,先後光慶皆君之德,不思報國,豈忠也哉?君子有無祿而益君,無有祿而已者也。報國之道有四:一曰貢賢,二曰獻猷,三曰立功,四曰興利。賢者國之幹,猷者國之規,功者國之將,利者国之用,是皆報國之道,惟其能而行之。《詩》云:“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況忠臣之于國乎。”
盡忠章第十八
天下盡忠,淳化而行也。君子盡忠,則盡其心,小人盡忠,則盡其力,盡力者則止其身,盡心者則洪於遠。故明王之理也,務在任賢,賢臣盡忠,則君德廣矣,政教以之而美,禮樂以之而興,刑罰以之而清,仁惠以之而布,四海之內,有太平焉。嘉祥既成,告於上下,是故播於雅頌,傳於无穷。
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
后汉书 卷六十上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因,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其辞曰:
臣闻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奢俭之中,以礼为界。是以《蟋蟀》、《山枢》之人,并刺国君,讽以太康驰驱之节。夫乐而不荒,忧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颐养精神,致之无疆。故戛击鸣球,载于《虞谟》;吉日车攻,序于《周诗》。圣主贤君,以增盛美,岂徒为奢淫而已哉!伏见元年已来,遭值厄运,陛下戒惧灾异,躬自菲薄,荒弃禁苑,废B12D乐悬,勤忧潜思,十有余年,以过礼数。重以皇太后体唐尧亲九族笃睦之德,陛下履有虞烝烝之孝,外舍诸家,每有忧疾,圣恩普劳,遣使交错,稀有旷绝。时时宁息,又无以自娱乐,殆非所以逢迎太和,裨助万福也。臣愚以为虽尚颇有蝗虫,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祥应将至。方涉冬节,农事间隙,宜幸广成,览原隰,观宿麦,劝收藏,因讲武校猎,使寮庶百姓,复睹羽旄之美,闻钟鼓之音,欢嬉喜乐,鼓舞疆畔,以迎和气,招致休庆。小臣蝼蚁,不胜区区。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并封上。浅陋鄙薄,不足观省。
……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守。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曰:
今杂种诸羌转相抄盗,宜及其未并,亟遣深入,破其支党,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百里望尘,千里听声,今逃匿避回,漏出其后,则必侵寇三辅,为民大害。臣愿请贤所不可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习学艺,不更武职,猥陈此言,必受诬罔之辜。昔毛遂厮养,为众所蚩,终以一言,克定从要。臣惧贤等专守一城,言攻于西而羌出于东,且其将士必有高克溃叛之变。
朝廷不能用。又陈:「星孛参、毕,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并州是也。西戎北狄,殆将起乎!宜备二方。」寻而陇西羌反,乌桓寇上郡,皆卒如融言。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字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族孙日磾,献帝时位至太傅。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物我异观,亦更相笑也。
《孝经》及译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一章书,是全部孝经的纲领。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译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曾参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这一章书,是说明一国的元首应当尽的孝道,要博爱广敬,感化人群。人无分种族,地无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为五孝之冠,列为第二章。
【译文】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一章书,是讲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所以在上不骄和制节谨度、为诸侯孝道的基本条件,列为第三章。
【译文】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性,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世云:'夙夜匪 懈,以事一人。’”
这一章书,是说明卿大夫为天子或为诸侯的辅佐官员,也就是政策决定的集团,全国行政的枢纽,地位也很高的。但不负守土治民之责,故次于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语上、行动上、服饰上,一切都要合于礼法,示范人群,起领导作用。列为第四章。
【译文】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3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烝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天子。”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一章书,是说明初级公务员的孝道。第一,要尽忠职守。第二,要尊敬长上。列为第五章。
【译文】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一章书,是孔子专对一般平民而说的。平民,为国家社会组织的基本。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列为五孝之末章。
【译文】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吓吓师尹,民具尔瞻。’”
这一章书,是因曾子赞美孝道的广大。所以孔子更进一步给他说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于天地,立为政教,以教化世人。故以名章,列于五孝之次。
【译文】曾参说:“太伟大了!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呀!”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曰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诗经?小雅?节南山》篇中说:'威严而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都仰望着你。’”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这一章书,是说天子、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国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欢心,能得到人民的欢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恶于人,不敢慢于人的实在表现。列为第八章。
【译文】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儿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像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并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为不孝也。”
这一章书,是因曾子听到孔子讲说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实现和平以后,再问圣人之德,有更大于孝的没有?孔子因问而说明圣人以德治天下,没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重,方成圣治。列为第九章。
【译文】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于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于子女,没有痹烩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借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效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诗经.曹风.鸤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这一章书,所讲的是平日的孝行,分别纪出。有五项当行的,有三项不当行的,以勉学者。列为第十章。
【译文】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曰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杞,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5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 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3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3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这一章书,是因前章所讲的纪孝行,今两条途径,走到敬、乐、忧、哀、严、的道路,就是正道而行的孝行。走到骄、乱、争的道路,就是背道而驰的逆行。所以就跟住上章所讲的道理再告诉曾子,说明违反孝行,应受法律制裁,使人知所警惕,而不敢犯法。这里所讲的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就是讲明刑罚的森严可怕,以辅导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列为十一章。
【译文】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3000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这3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一章书,是孔子就首章所讲的要道二字,加以具体说明。使天下后世的为首长者,确知要道的法则可贵,实行以后,有多大的效果。列为十二章。
【译文】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把至德的义意,扼要的提出来,使执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样的实行。上章是说致敬可以悦民,本章是说教民所以致敬。故列于广要道章之后。为十三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泂酌》篇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如此伟大呢!”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别讲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扬名显亲的办法,具体的提出来,以告诉曾子。列为十四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一章书,是讲明为臣子的,不可不谏诤君亲。君亲有了过失,为臣子的,就应当立行谏诤,以免陷君亲于不义。孔子因曾子之问,特别发挥谏诤之重要性。列为十五章。
【译文】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哀不服。’”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中国古代哲学,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人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说有感即有应。以证明孝悌之道无所不通的意思。故列于十六章。
【译文】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中于事君的道理。为人子女的,始于事亲,是孝的小部份,中于事君,就是在于能为国家办事,为全民服务,这是孝的大部份。所以孔子特别把事君,列于十七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诗经?小雅?隰桑》篇中说:“心中充溢着爱敬的情怀,无论多么遥远,这片真诚的爱心永久藏在心中,从不会有忘记的那一天。”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这一章书,是孔子对曾子专讲慎终追远之事。言父母在世之日,孝子尽其爱敬之心,父母可以亲眼看见,直接享受。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见双亲,无法再尽敬爱之情。为孝子的那种心情,当是何等的哀痛。孔子特为世人指出慎终追远的大道,以传授曾子,教化世人,使知有所取法了。
【译文】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3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簠、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看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