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公元16世纪时,世界上号称“日不落”的帝国,可并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

西班牙一度称霸海洋,广据殖民地

当时的西班牙,不折不扣是海洋上的霸主,通过劫掠拉美地区,赚的盆满钵满,后来的“大英帝国”以及“海上马车夫”荷兰,当时还远未崛起。

自从哥伦布远涉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大批殖民者就发了疯似的,全都涌到那里掠夺黄金白银。拉美地区,除了巴西是被葡萄牙独占以外,其余几乎都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

西班牙占领了大片拉美地区,掠夺大批黄金

当时的墨西哥,古巴,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地,全在西班牙占领之下。

西班牙控制了素有“白银之国”称号的墨西哥,并派出少数冒险者组成的小股队伍,就占领了有“黄金帝国”之称的印加帝国。,此后就开始吸血般地大量开采美洲的金银矿,把大量金条和银币运回西班牙。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2)

西班牙从拉美的墨西哥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

西班牙人赚得盆满钵满,成吨成吨地运回真金白银,如此巨大的财富,令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无不垂涎欲滴。

当时的殖民帝国西班牙,通过新开辟的航路,在西半球可谓不可一世,它垄断了世界上航路沿线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亚洲的菲律宾,当时也沦为了西班牙殖民地。

西班牙仅16世纪从拉美抢夺的黄金,就至少100吨不止。既能维护了皇室豪华无度的开支和享乐,又为海上霸权提供了军费开支。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3)

西班牙三个世纪的殖民掠夺,共掠夺250万公斤黄金

为了保障海上交通线,以及海外的利益的安全。西班牙耗费巨资,建立了一支拥有300艘战舰、共2000多门大炮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维护着西班牙的贸易霸权,并自称其为“无敌舰队”。

西班牙的庞大战舰,制造起来非常昂贵,当时的造船成本非常耗大。风帆时代的战舰,既是吞金兽,又是“吞木材兽”。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4)

风帆战船时代,一艘战舰造价相当昂贵

一艘风帆战舰必须全由木材制造,而且必须是成长良好的数十年之久的橡木,并用铁钉铁条加固。一艘数十门火炮的风帆战舰,至少需要采伐将近2000棵橡木树,才够制造。

而且树木必须高大结实,木质良好,长腐朽的不行,种植太过密集的不行,生长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木方能作为选材。

制造一艘风帆战列舰,需要数百位工匠日以继夜的工作,包括工匠、铁匠、制桶工、制帆工等等。包括风帆,楼梯,起锚绞盘等等,一艘大型风帆战舰差不多要两年时间。而无敌舰队的造价,在耗费了西班牙1000万金币以上。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5)

西班牙夺取的拉美金币,用于皇室享乐以及海军开支

英国人的嫉妒和眼红

伊丽莎白一世时的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掠夺,发展迅速,也有着强烈对外扩张的意图。因此对西班牙收获的大量黄金,眼红得要命。

但是英国当时的海上力量还很弱小,海军力量根本无法抗衡西班牙。但还想从西班牙的美洲利益中分一杯羹的英国女王,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对英国的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

当时欧洲各国对海盗的惩罚非常严厉,如被官府捉到的海盗,下场基本上就是绞刑。但从英国女王那里领取了“私掠许可证”的海盗,在英国就成了合法行业——他们等于“奉旨抢劫”。

当然,“私掠许可证”也不能白拿的,抢夺的金银珠宝要按比例上交给女王,而女王有时候也会投资给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帮助他们做大。——说白了,就是英国政府支持海盗在海上去袭击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而英国女王则坐地分赃。

这一招“截胡”非常毒辣,因为西班牙的舰船抢夺了大量美洲老百姓的财富之后,吃水很深,速度较慢,行动不便。因此在面对轻便灵活的英国海盗船只时,如同去了爪牙的猛兽,只能任人宰割。

就这样,西班牙船只抢了黄金回国,在大西洋的中途就被英国船只截获,等于再给英国人搬运。英国海盗把西班牙的水手和船长们全部缴械,关进船舱,拿走所有的财宝,只给他们留下几桶淡水,然后呼啸而去。

在持有“私掠许可证”的海上大盗中,最著名的海盗头子是德雷克。他不仅抢劫船只,而且干脆也去远航美洲寻找财物,并在两次远航美洲中抢到了丰厚的“货物”。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6)

传奇的英国海盗德雷克,擅长海洋冒险

仅在公元1573年春季,他在巴拿马海峡就抢劫了6吨黄金。以及当地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在船队回到普利茅斯时,他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甚至受到了英国女王的热情招待和勋章奖励,被誉为“自由英国的旗手”。

到1586年,德雷克舰队实力扩充,袭击了西班牙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的圣多明各,抢劫财宝,烧毁船只,并打伤了不少西班牙士兵。

第二年的1587年,德雷克甚至袭击了西班牙本土的港口,破坏了港口的三十多艘船只,之后扬长而去。

而德雷克也因为当海盗有功,甚至被册封为英国的爵士。这就摆明了一个规则:如果成为英国官方认可的海盗,可以大摇大摆地劫掠黄金白银。而英国女王坐享其成,也乐得开心。

这样一来,在海洋实力远不如西班牙的情况下,英国通过海盗式地掠夺、偷鸡摸狗地截胡以及贩运奴隶等等肮脏手段,虎口夺食般分到了不少赃物。

这就是一个强盗从另一个大强盗的垄断行业里,强行抢到了红利。

英国海盗对西班牙的劫掠,不仅使西班牙财政损失巨大,每年的钱大量流入了英国人手里,使西班牙王室收入锐减。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也渐渐动摇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无敌舰队出征,西班牙讨伐英国

西班牙王室对英国人发出了种种抗议,但都是石沉大海。英国女王根本不理,甚至还邀请西班牙大使去参加欢迎德雷克的授勋宴会。

如此赤裸裸的羞辱,气得西班牙大使半途退席表示抗议。

西班牙大使在与国王商量后,想出了一条毒计:准备在英格兰招募几个刺客,暗杀伊丽莎白女王,事成之后,就扶持被软禁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上台。

没想到的是,招募的几个当地人中,有一个突然变卦,把他们全卖了。结果,英国当局很快掌握了暗杀的详细计划,将几个主谋全部逮捕,经过审讯后用残酷手段将其全部折磨处死,并把玛丽女王也给斩首。

西班牙大使在得知计划泄露后,仓皇逃跑,这才逃回西班牙汇报给国王。

在外交抗议、阴谋诡计都用尽却无效的情况下,忍无可忍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终于决定动武,派出“无敌舰队”去讨伐英国。

1588年5月,这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160艘大型风帆战船,近3万水手和士兵,在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公爵的率领下,从里斯本起锚出航,浩浩荡荡杀向了英吉利海峡。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7)

无敌舰队的庞大战舰,浩浩荡荡

原本西班牙的打算是,和佛兰德尔地区(也就是荷兰、比利时地区)的西班牙军队联系好,双方一起会师,共同攻击英军。但佛兰德尔的人尚未准备好,因此无敌舰队只能单独进攻。

当庞大的西班牙舰队,驶进普利茅斯港外水域时,英国舰队早就在等着他们了。加莱海战,这场决定英国和西班牙国运的海战就此拉开。

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的英国舰队也拥有100艘战舰。虽然英国战舰的规模没有西班牙战舰大,都是轻便的小船居多,火炮威力虽然不大,但是射程比西班牙远,炮火射速快捷灵活。双方船舰在数量上虽然相差并不悬殊,但战术上却差异明显。

西班牙的战船高大壮观,甲板上设置了中短程大炮,船首和船尾都有炮塔。这样的庞大战舰如同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堡垒,并载有许多的步兵以用于接触战。西班牙的海战战术,就是要让士兵在各船舰上跟敌人短兵相接。

而英国的战舰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些西班牙舰队不具备的优势,很大程度影响了战局走向。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8)

英国战船小而灵活,注重炮火,射程较远

英国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威力大但射程不远的重型加农炮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这就是英国人的战术精髓:避免和西班牙海军近距离肉搏,而是要从远距离上击溃西班牙的战船。

从火炮的配置来看,英国人的远程火炮是西班牙人的两倍,但在中程火炮方面,西班牙的数量则是英国的两倍。这种差异体现了双方不同的战术思想——英国人集中全力远程射击,而西班牙人则注重中程和短程战斗。

海上决战,无敌舰队惨败

7月22日清晨,海风驱散了淡淡的晨雾,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指挥官西多尼亚,发现大批英国舰船已经布好阵势,严阵以待了,而西班牙舰队正处于逆风的不利位置。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9)

无敌舰队加莱海战的进军及撤退路线

结果,顺风的英国战舰,在开战之初占据主动权,它们有序排列,一面行驶,一面开炮射击,不断灵活走位,并始终占据上风位置。

“无敌舰队”虽然外形壮观,在人数和吨位上占优势、但却行动不灵活,数量优势无法发挥。庞大的战舰体积,正好成为英国战舰炮轰的显著目标。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0)

庞大的无敌舰队战船损失惨重

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对手射程之外,就远远地开炮。炮火既准又快,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这种“放风筝”式的打法,令西班牙人招架不住。

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向英舰开炮还击,却因距离过远,炮弹纷纷落入海里,掀起一股股水柱。英国战舰只是在远处灵活闪避,远远开炮射击,就是不令西班牙舰队靠近自己。

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毫无用处,只能被动挨打。“无敌舰队”的指挥官西多尼亚连连感叹:

“敌人的舰只轻快而灵活,我们对此真有无可奈何之感。”

通过3天的激战,西班牙“无敌舰队”已经被击沉了18艘战船,而英国人只是几艘舰船轻伤,一艘也未沉没。

此时“无敌舰队”也因弹药消耗过大,而逐渐撤退,并于7月26日黄昏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扎,而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

作战不利而又炮弹即将用尽的情况下,西班牙人不果断撤退,仍然想要挽回面子,这一犹豫不决的因为,更加加深了失败。

此时,英国舰队的战舰已增加到126艘,而“无敌舰队”由于战损,可作战的船只减少到了不足130艘。双方船只数量,在纸面上已经很接近,西班牙人的数量优势更加微弱。

更为要命的是,英国人所消耗的弹药,在本土范围可以就近补充,而劳师远征的“无敌舰队”,所消耗的弹药却得不到任何弥补,并且船队所急需的淡水、粮食,以及受伤将士需要的药品也无法得到补充。

7月28日夜间,海面再次刮起强劲的东风,午夜时分,仍然占据上风优势的英国人,也模仿起了“火烧赤壁”的战术——把8艘装满易燃物品,涂满柏油的小船点燃,然后借着风势发起火攻。这八条火龙顺风而下,火势汹涌地直扑停泊中的西班牙舰队。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1)

英国人也效仿赤壁之战?用火船顺风火攻

顿时“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只乱成一团。有的互相相撞沉没,有的船只被烧毁沉没。第二天拂晓之后,英国舰队乘胜逼近炮轰,在西班牙人炮弹不足的情况下,英国战舰放心地接近敌舰开炮,以保证命中率。

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当晚7时才结束,已经无力回击的西班牙人只好彻底认输,仓惶撤离了战场。而英国海军则乘胜扬帆追击,扩大胜利优势。

一个西班牙船员对此记载道:

“我们的船队正在向东北航行,秩序异常混乱,不成队形,而且彼此间距离都不一致。英国人始终占据着我们的上风,并在射程之外向我们进行巧妙的射击,对方各炮能彼此合作,使我方损失惨重。而我们却不易击中对方。”

到了8月初,已经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因为风向原因无法原路返回。因此借着风势向北撤离,打算从北边绕过爱尔兰返回西班牙。

舰队司令也在船上总结失败:

“这讨厌的风向总是对我方不利,而对英国人有利,处于下风的无敌舰队无论进攻还是躲避,都慢了很多。”

可倒霉的事还没结束,海上风向和气候始终对他们不利——更糟糕的海上大风暴来了!在北附近海他们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许多战船都被排山倒海的风浪打翻沉没了,士兵们掉到海里喂了鱼。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2)

海上大风暴,对于远洋作战的海上帆船是巨大威胁

还有不少没被淹死的西班牙士卒和船员,被风浪冲到了爱尔兰西海岸。但在好不容易爬上岸以后,又被当地人捉住并被杀死。

最后,西班牙大贵族西多尼亚。总算带着43艘残破的战船,灰溜溜地返回了西班牙。腓力二世得知“无敌舰队”惨败的消息后,气得说不出话来。

此役,西班牙“无敌舰队”损失了100多艘战舰,2万多水兵葬身海底或被对手杀手。而英国人却未损失一艘战船,阵亡水手也不足百人,加上受伤的人,伤亡数字仅不到200人。战损可谓是微乎其微。

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加莱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国家与老牌的殖民霸主西班牙之间的一场海上大决战。在海战史上,也是是帆船舰队之间,第一次采用火炮远距离对轰,而不再采用传统的舰船近战默认。

在公元1573年的勒班多海战中,欧洲的联合舰队决战奥斯曼土耳其海军舰队。在这场地中海的浴血交战中,西班牙舰队也参战了。

勒班多海战中,不仅仅是舰炮的较量,双方舰船也是接舷搏斗,士兵们跳上对方舰船甲板互相拼杀。甚至借着风力,舰船直接撞上对方,能把对方撞沉撞翻。

甚至奥斯曼土耳其舰队的司令,就是在接舷搏斗中,被西班牙士兵杀死的,从而一举动摇了土耳其舰队士气。

联合舰队挂着舰队司令的首级,令土耳其海军心惊担颤,才大败了奥斯曼土耳其舰队,取得了勒班多海战的胜利。由此也成功抑制了奥斯曼帝国猖獗地对外扩张。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3)

勒班多海战,地中海风缓浪平,便于船只贴近战斗

1588年距离1573年也就十五年,西班牙有了这一辉煌海战胜利的经验,就惯性思维般地延续了这一作战方式。重视火炮威力但不重视火炮射程,仍然传统地依靠“接舷搏斗 火炮威力”来打海战,而忽视了远程火炮。

反观英国海军,英军在实战中检验了其帆船海战战术的先进性。舰船的机动灵活和,以及火炮射程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

这样自己的舰船总是在对方的射程之外,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无所顾忌地炮轰对手。从此,海上战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战术思维和格局。

无敌舰队惨败的教训

西班牙人失败的因素很多,风向、战术、地理因素都不占优势。要点如下:

1、风向原因。风帆时代,海战很大依赖风向,而西班牙与英国交战时,完全处于下风处,无法靠近对手,风向令无敌舰队时刻挨打。

2、战术落后。西班牙舰队的作战思维,依旧停留在地中海交战时的近距离海船搏斗,贴近交火,士兵登船格斗。完全不重视远程炮火射击。船只庞大笨重,炮火射程太近,每船士兵人数众多但在远程射击时毫无用处,只会增加伤亡。

并且炮弹携带较少,弹药耗尽之后战船更加无战斗力。

3、异地远征。西班牙劳师远征,英国人则是以逸待劳,消耗的弹药可以就近补充,受伤士兵也可以得到救治。而西班牙船队异地作战,各种战损无法得到补充,船沉之后幸存的士兵,不是被俘虏就是当地民众杀死。“客地作战”的不利因素加剧了无敌舰队的失败。

4、战略目的不明。无敌舰队征讨英国,究竟是为了打击什么?这点只怕西班牙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如果只是打击英国海盗船队,当作战不利时,应灵活应对,主动撤离风向不利的海域,寻机再战。

如果海盗船队太过机灵,不易捕捉其主力作战,不妨大胆变换思维,利用舰队数量和人数优势,强行登陆靠岸,之后士兵登陆劫掠,发挥自己人多的优势,三万多少士兵船员,足够进行一次登陆袭击战,既可以补充自己的后勤,也能同时打击英国本土的力量。

同时反客为主,可以倒逼德雷克的舰队前来寻找自己作战,由此破除对方灵活射程远的优势。即使作战不利,也可以就此撤退,总比损兵折将、舰队被暴风雨摧跨要好的多。

可惜指挥无方的西班牙贵族,没有敏锐看出自己和对方的短板和我优势,以己之短攻敌人之长,一味死磕,失败也是必然。

海战的后续影响

英国在海上一战定乾坤,轻松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逐渐取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取代了西班牙的地位。

而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殖民霸主的地位不复存在,衰败下去。

这场海战深刻改变了海洋作战的军事思维。之后的西班牙人接受了教训,将船上改装了大量远程火炮,令英国海盗战船的打劫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

英国人也发现西班牙舰队变得很难对付了,这就是火力对等之后,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点。甚至在1591年的海战中,西班牙舰队战胜了一支是20多艘战船的英国小舰队,算是赢得了一场复仇之战。

1588年的加莱海战战败后,西班牙人并不甘心,腓力二世和其后人又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舰队远征,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而西班牙的国力开支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在第五次远征结束之后,西班牙彻底停止了这耗资巨大的军事行动。直到公元1639年西班牙海军被荷兰海军击败,这标志着西班牙的霸权时代就此彻底结束了。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谁造的(拥有160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如何覆灭的)(14)

无敌舰队的惨败带来了重大变革,远程炮火得到重视

而英国在这场海战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大力发展了自身的海军力量。从此在商业、探险以及开拓殖民地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伊丽莎白时代的特征。

英国从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英国荷三次海上决战”打败荷兰,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海洋霸权,开创了不列颠的“日不落”帝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