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还是2003年高三下半年的一次例行刷题,刷的是北京某年春季高考的语文卷。作文题目是开放型,主题是水。

当时写的一篇自己很喜欢。十年以后,我已经完全记不清楚当年写的内容,凭借记忆又写了这么一段。

有一天,我会寻到一片水面,一个人的晚上,找一艘乌篷船或者随便什么样的古老的船,躺进去,就那样吧,随风,星空无月,就让我在这水面一直晃荡,也许每当,我们这样被摇晃的时候,我们还能在潜意识的幻觉中,回到最初,最纯真的年代,最无暇的时光。

随便喝点什么酒,喝到微醺头脑发胀。悄悄地一个人躲在这船上,让风带着,随便飘去什么地方。也许应该再下一场小雨,像谁在耳边轻轻的呓语,细雨微风岸,沙沙荷花塘。也许应该是场狂风暴雨,天地俱黑,无边无茫。听不到其它任何声音,只有这雨点的敲打,寂寞狂放。

我会顺着这雨声,回到河畔哪座老房子里,像小时候熟悉的,隔着窗,看外面雨打芭蕉,耳边传来老式录音机播放孟庭苇《无声的雨》的声响。在石墙的外面,有那么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缓缓行走,在这窄窄的雨巷。在江南的时空里,从高俯视的,晾衣杆之间的细绳上停着几只黑色的燕子,旁边杨柳依依,三月莺飞草长。

还在古老的年代里,依然熟悉的雪花飘落,天地俱白,天地俱老。那一刻,在船上漂荡已久,我就要沉沉睡去。还残存的最后一点意识中,那个念头回绕盘旋,下一刻,我们会在何方。

这篇写得其实很矫情......因为我小时候本不在江南长大,也没有这样的水畔。

这大概是我内心对江南的某些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想象呢?大概是因为以前读的几首,关于星空、湖面和小船的几首诗词。

第一个是南宋张孝祥词《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诗人,出生于1132年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之后5年,少有文名,号称神童,曾高中状元,生平一直力主北伐收复中原,1169年不幸英年早逝。这首《浣溪沙》写于1168年作者当时从知潭州(长沙)调往荆南荆北(湖北)两路安抚使时,路过洞庭湖,遂写就此篇。

倒是和王勃写《滕王阁序》有点像,都是路过。

这篇上阙交待渲染背景,下阙历来为人称赞。前2句对仗,写湖中红色水草如织,跃出水面白鱼双尾如玉,色彩对比鲜明。最后一句惊为天人,夜色中船的影子和天上几颗寒星融为一景,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船,哪里是星。

细细品味,张孝祥千年前卧于船中,看此洞庭夜色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张孝祥在写这篇之前2年,还写过一篇《念奴娇过洞庭》,其时他因言官弹劾罢免,途经洞庭湖,所以诗句中有一股牢骚感,同时感慨时光。看来老张和洞庭湖真的很有缘分啊。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也很出名,末句“不知今夕何夕”恐怕没听过的人很少。上阙写洞庭湖景色也是一流之作,不过比比起上文犹有不及。

说到洞庭湖名句,元末诗人唐珙有一篇《题龙阳县青草湖》也很出名。龙阳县即湖南汉寿县,在洞庭湖西侧,大名鼎鼎的汉寿亭侯关羽大家都知道啦。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生平不详,生前有诗名,但流传不多,也只有这首比较好。其实这首前两句很是平常,后两句真的是文章天成,唐珙一辈子写了这句好诗,也足以流传百世了。

“满船清梦压星河”和“夜凉船影浸疏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喝醉了躺在湖中的小船,半梦半醒,小船摇摇晃晃,看着天上的星星入梦,不知道是星星在船影,还是船已入星河,这种情景真妙不可言。

关于星空的七言古诗(关于星空湖面小船的一些幻想及古诗)(1)

说完洞庭湖,再看看关于长江的景色。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遂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在重庆经往夔门途中,写下著名的《旅夜书怀》,距离杜甫逝世还有5年。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第2联,也是类似场景。夜色之中,水天一景,星月、大江和小船俱为一体。

这种旅途的感慨,不只老张和老杜独有。

孟浩然写《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此诗时,孟浩然多年求取仕途不利,所以去东南旅游散心。

王勃写下《滕王阁序》不久,看望父亲归途,渡海溺水,不久去世。

张孝祥和杜甫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也都已快走到生命尽头。

他们写下这些诗句,都是旅途停留,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旅途中看到美景,可以暂时平缓心境,可以慰藉人生,但终究逃不脱奔波劳累,老杜说我就像是一只不知往何处去的沙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