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杨先生在渝北区大竹林盘下一家正在转让的洗车店,雄心勃勃准备开始自己的事业。开业之初,生意红火,不料没过几天,却遇到老店客户频频上门,要求退返之前缴纳给旧主的会员费。秉持着顾客至上的理念,杨先生为每位要求索赔的老客户按现金方式退款。短短1个多月,他的新店还没开始盈利,却已替原店主偿还了20多万旧债。

接下老店 “讨债”客户源源不断

“在我接手之前,这里也是一家洗车店。”坐在装潢一新的精洗店里,杨先生告诉上游新闻热线966966 / 上游新闻APP记者。据杨先生回忆上一任老板的说法,洗车店经过多轮洗牌易主,债务债权有些复杂。“旧店的会员太多,但洗车工位有限,原老板无暇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因此转手给我经营。”

杨先生说,转让合同明确了一笔扣除费用,“旧店老板称未消费卡的金额只有十一二万。”但新店开业之后,杨先生才发现自己被“坑”了,前来洗车的旧客户发现店家易主了,纷纷要求返还原先缴纳的会员费。截至目前,新店已经退款20多万元,“老客户仍在源源不断地上门,有的人仅出示与旧店老板的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明,就要求我们退钱。”

△ 洗车店工作人员与老客户协商会员费事宜。

记者尝试拨打杨先生提供的旧店老板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店铺一转让消费者就吃亏?

“之所以全盘照收旧店的债务,是因为我知道消费者是无责的。”杨先生道出了初衷。在汽车美容等大多数服务行业,新老板接手旧店,通常不会愿意承担旧债务。“他们会打着转卡、会员卡升级再充值等各种旗号,要求老客户二次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洗车店经过转让后,新老板会为旧客户提供有限次数的免费洗车,在服务获得旧客户认可后,建议旧客户再充值,成为新会员。但新、旧店的服务标准和产品不同,又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杨先生举例道:“比如,旧店细分了多达十余种不同等级的会员卡,不同等级的会员享受的服务不同。再比如,旧店出售的是优惠卡,会员花3000元就能买到价值5000元的产品服务。新店在后续交接时,该按何种规格补偿旧客户?”在调查中,不少洗车店经营也都表示,这个问题目前找不到标准答案。

店家新旧转让时产生的矛盾纠纷,许多消费者都曾遭遇过。市民刘女士向上游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曾通过手机App购买了价值300元、有效期1年的某美甲店团购券。时隔几个月去消费,被告知老板换人了。”新老板告诉刘女士,店内系统并没有她的团购记录。“经过一番协商,我最后又花了100元才做上美甲。”这次不愉快的消费经历让刘女士再也没有关顾过这家新店。

洗车店涨价如何告诉顾客(洗车店新开张老客户上演)(1)

△ 微博上网友对会员商家随意转让的吐槽。

律师建议: 新商家可诉讼追偿

目前,很多服务行业的会员充值卡以其便利优惠、锁定顾客、加快资金周转等固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经营者主体变更或终止,消费者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例如商家卷款潜逃后无法消费;充值后商品或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因有“不予退费”等霸王条款无法退款等等。

针对杨先生的情况,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黄娇告诉记者,新旧商家承接债权债务发生纠纷,如店铺转让中旧商家做“假账”虚报债权债务,导致新商家实际履行的债务远远超过转让合同约定的情形,建议新商家收集证据,以“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向旧商家主张追偿。

为避免诉讼发生,新商家在签订转让协议时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个体工商户条例》等相关法律,严格审查旧商家的主体资格、工商信息登记及变更情况,查清所涉商铺产权问题,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争议解决途径等。若存在类似预付款问题,应在协议上特别注明具体未消费金额。转让协议可交由专业律师予以审查,以维护商家合法权益,避免法律风险。

作为消费者,应如何防范商家新老交接产生的“陷阱”?黄娇建议消费者在办卡前,可以针对商家的经营年限、店铺租期、信誉、口碑等进行了解和调查,从而判断商家在服务期内歇业或停业可能性。在办卡时,应采取签订书面合同形式,在合同中明确充值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充值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办卡后,若发现商家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与约定条款出现不符情形,应及时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费或者由新商家继续提供服务。”黄娇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 陈骅 文/图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966966。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告诉上游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更多好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