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现代国家社会的主体是肩负各种职能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党、政府部门、公司、银行金融机构、学校、医院、文艺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组织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组织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激发正向价值创造)

为组织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构成现代国家社会的主体是肩负各种职能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党、政府部门、公司、银行金融机构、学校、医院、文艺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

上述组织机构能够有效履行其自身职能,且相互之间能紧密协作,是社会得以良好运行的关键。因而,组织机构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生产、管理和营销,必须时刻聚焦自身的社会职能,在物质、文化等领域创造价值。这既是组织及其成员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比如,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授和创造智识;公司的基本职能是生产和创造物质或文化财富;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能是治病救人和促进健康;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降低交易和融资成本,促进生产力发展;等等。

反之,如果组织价值创造不足,就会导致难以履行其基本社会职能。此时,组织及其成员会陷入生存危机。但,如果是大型公司组织或公共组织机构出现价值创造不足,则情况就严重了,将大规模地拖累社会生产活动链条,引发一连串的严重后果,成为社会的巨大包袱,甚至是毒瘤。

既然价值创造是现代组织机构维持其社会职能的基础所在,那么激发员工的价值创造热情则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头等大事,唯有如此,组织才有出路。

组织又如何才能激发员工的价值创造热情呢?有两个前提:

第一,非常重要的是,首先,管理者高层必须要对组织职能有明确认知,这需要清醒的头脑和无私的精神。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组织基本职能定位发生错乱,或以一己私利为出发,那么一切就无从谈起了。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组织的价值判断背离其基本职能,那结果就是负向的价值创造,浪费资源,同时会大大抑制正向的价值创造。

第二,高层管理者向中下层管理者,以及广大员工,清晰表达和认定组织的基本职能,并针对这些职能制定现实的实施路径,做到上下同预,方能共同前行。如果管理层能力不足,不能制定合适的实施计划和资源配置,则难以达到目标。

对大多数组织来说,做到以上两点就有很大难度。即使做到了,组织还需要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价值创造热情,包括:物质奖励、晋升和成长机会等。

物质奖励,主要是货币,是民营组织常用的激励方法,往往也很有效。当然,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其形式多样;需根据具体环境,运用得当,方能发挥较大的激励作用。

公共组织由于限制较多,物质奖励的幅度有限,故晋升和成长机会是其激发价值创造的主要方法。遗憾的是,效果常常不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全球各国公共机构效率普遍不高的原因。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激励方法,如信仰、信念、爱好等,这主要出现于公益的非盈利组织。

不管如何,组织应该正确判断和坚持其基本职能,围绕基本职能为核心,采用合理方法激励员工们的正向价值创造,这是组织得以长期维持和成功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