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剧团全部(一连4场推介演出)(1)

16出经典折子戏一次看个够。7月27日、28日,上海淮剧团携手《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一连推出4场梨园星光推介演出,向观众展现淮剧优秀青年演员的风采。

上海淮剧团全部(一连4场推介演出)(2)

扈家庄

此次演出挑大梁的主要是95后演员,其中大多来自上海淮剧团淮四班。上海淮剧团和上海戏剧学院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合作开班,培养过4批淮剧演员。淮三班演员将在5年内陆续退休,因此淮四班青年演员们不断加强练习,努力接棒。他们在戏校打下扎实基本功,又得益于上海淮剧团学馆制教学,以演代训,快速积累大量舞台经验。

此次各场演出高潮迭起。青年演员不论“手、眼、身、法、步”,还是“唱、念、做、打、舞”,都让人拍手称赞。《扈家庄》是公认的武旦代表戏之一。演员身手干净利落,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阴阳河》中,李桂莲一角有一对“三寸金莲”,演好这个人物要用到“跷功”,需要演员把脚裹起来,装小脚。普通人裹脚后连站都站不稳,演员不但要会站,会走,还要表演。为练好“跷功”,演员每天都会排练至双脚充血,成为紫红色。27日晚专场压轴戏《大登殿》,是《红鬃烈马》最后一出的精华场次。饰演代战公主的演员穿上旗鞋,戴上旗头,一招一式都由名家亲传亲授。为了台上的精彩亮相,她每天穿着旗鞋走路,坚持练习下蹲,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演员们在排练室挥洒辛勤汗水,才有了台上的精彩发挥。

上海淮剧团全部(一连4场推介演出)(3)

阴阳河

青年演员不仅武戏出众,文戏也表现得十分突出。《识真》一剧,本为淮剧古装戏《血冤》中的一折,根据同名扬剧演出本移植。刘翠娥一角的情感纠结荡气回肠,音乐催人泪下,真切刻画悲愤交加的心情。28日晚专场压轴戏《探寒窑》是淮剧经典折子戏,出自《红鬃烈马》,1959年首演长江剧场,该剧由导演吕君樵执导,人物刻画细腻,特别是举手投足之间的细节精雕细刻,唱做俱佳。

成功的演出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苦教导。老师们循循善诱、淳淳教导,在学馆制基础下,不但强调演员们的自主学习性、还保留淮四班整体性,有助于名家亲身示范。许多戏还延请京昆名师仔细教学,把关身段,在传承传统淮剧经典的同时,吸收兄弟剧种的优点,勇于创新。

上海淮剧团全部(一连4场推介演出)(4)

大登殿

梨园星光推介演出展现新一批淮剧青年演员的实力,并通过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扩大淮剧的影响力。新一批演员已做好准备,他们不但能够勤学苦练,传承传统淮剧的精髓,同时这些95后正以全新的思路与方式创新淮剧,发扬淮剧。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识真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