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粥绝配”创始人还在读高中,高中沉重的升学压力,让他挺不起胸来,每天坚持学习到晚上10点,他的成绩在班中仍然不突出。

有一天,天上下着雨,他还是坚持到校外跑步,因为只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学习成绩。

他淋着雨跑了两三公里,雨越下越大,他决定临时停下来,避避雨。恰好走进了新华书店,书店中书很多,他漫不经心地随手看。当一本《菜根谭》出现时,他停下了脚步,觉得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他决定看看。

洪应明菜根谭全文(洪应明菜根谭富有的穷人)(1)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书中的句子,打动了他。他决定买下这本书,抽空读读,给学习加油,然后欢喜满足地回校。

买书花了不到一元钱,这一元也是一家人省吃俭用一个月存下来的钱。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太富裕。父亲在外地工作,留下母亲和三个小孩在农村生活并不宽裕。

据“粥绝配”创始人后来回忆,买这本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书中前言有一句,他觉得很意思: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当时,农村孩子上学,一定会从家中带一星期的咸菜到学校。当时,他们经常带的一种咸菜,叫辣疙瘩。后来,他才知道,辣疙瘩和榨菜都是芥菜的一种,辣疙瘩是根用芥菜,而榨菜是茎用芥菜。

辣疙瘩就是一种菜根,所以,当他看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年轻的他觉得,他就是在嚼菜根,他一定会考上大学。

幸运的是,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大学生活就轻松多了,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学习自已喜欢的功课。闲暇时间,他会经常想起那个下雨的下午,想起《菜根谭》。他决定认真研究一下这本书,没想到的是,《菜根谭》是一本宝藏书。洪应明不仅是《菜根谭》的作者,而且还是中国菜根咸菜的祖师爷。他想,为什么不把菜根咸菜推向市场呢?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20年后,他创立了“粥绝配”品牌,并将菜根咸菜,重新命名为“洪应明菜根”,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标涪陵榨菜,创立一个新的咸菜品类:南有涪陵榨菜,北有洪应明菜根。

广告语也简单粗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点与初心不同的是,“洪应明菜根”主打的菜根,不是他读书时经常吃的辣疙瘩,而是选择了生姜。

洪应明菜根谭全文(洪应明菜根谭富有的穷人)(2)

他是这样解释的:做市场不能只靠个人的喜好,还要有综合的评估。生姜是被我们严重低估的菜根,2000年前,《论语》就载:孔子不撤姜食,也就是说孔子每餐都吃生姜,孔子活了73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了。

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也曾播出一个国医大师养生视频,全面介绍了90岁路志正和“醋泡姜”的故事。

这些都说明,生姜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菜根品种。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粥绝配”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小咸菜,他的面世,也打破了榨菜一枝独秀的局面,给市场很大的震动。让人们思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多少新的财富可以创造。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这些文化就躺在书架上,很我落满了灰尘,这些都是待开掘的财富啊。

面对巨大的传统文化,我们真的可能是富有的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