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重要作用(太极拳传承的重要性)(1)

为了使大家学拳少走弯路,不浪费金钱与时间,不耽误青春,不让一幕幕悲剧重演,在这里我忍不住再啰嗦几句。

你不用功还好,如果你再舍得下功夫,那你将万劫不复!

那 么选师父,首先看他有没有清净的师承与传承 ,就像家谱一样。套用《金刚经》上的一句话是:传承者,非传承,是名传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说他是第几代传人,或他祖上是练拳的,是所谓的正宗传人,谱系里有他的名字,他就是真正的传人?不是这样的。当然首先是传承谱系里有他的名字,他是入室弟子,这是第一条件。他如果是学生,那还不算。

“太极拳重在传承,凭着爱好看了几本书就写书?太极拳是实证的东西,没有传承,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书,我是不看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太极拳是身演口授代代传承下来的。不像给你一部车或者什么商品,给了你,你就可以通通拿走的。

还有一种情况,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后来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后,就去找所谓的大师做挂号的徒弟。他其实可能没有跟大师去学过拳,他可能仅仅花了些钱挂了个号。双方都有利益,一方交了钱,给本证书,称为徒弟。另一方大师收了钱又不用怎么教他,也觉得值。老百姓又不知道,这里面水分很多的。

有的虽然有传承名字,但真正跟师父学拳没有多长时间,像工作忙,甚至其它原因还没有学好就离开师父的。几个月时间,你能学出来吗?自己打的拳架还不规范,歪歪扭扭的,以后就背着师父的行头四处教拳,别人也不了解。

如此这般种种现象还有很多,我们要学着去思考,是否有真正名符其实的传承,让大家少上当。

再一个是怎 么样才算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传承?自称传承的人不一定是真正得到传承的,即“传承者,非传承”。虽然有些人谱系上名字并不靠前,反而他练成了,或者未必是自己家族的人,反而外姓徒弟他练成了,这叫“是名传承”。他自己肯下功夫,把这个练出来,也并不是与师父关系好就能得到传承,姓氏相同,未必得到传承,因为太极拳是靠实践去继承的东西。

艺术也需要实践。比如京剧界,梅兰芳的儿子未必他就是正宗,他需要下功夫才能得传承。还有书画界一些大师,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真卿的儿子,柳公权的儿子,他们如果没有下工夫,虽然他姓颜姓柳,他未必能得到颜体的真传。又如齐白石画虾,画白菜,栩栩如生;尤其是画虾公认无人超越,虾像在纸上游一样;他画的白菜阴天水灵灵的,晴天又是一种景象;他的后人也有画虾的,但也没法去超越。口头上也称在传承,他家后人从不认为只有他们家才是正宗的,其他人画的都不正宗。从绘画书法理论上讲,真正的书画家,你想画好,不经过千万次的实践,去熟练这种技法,去临摹,你无法达到一定的境界。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儿子王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才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才和父亲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艺术与武术的道理是相通的。尤其是武术既得理论的传承,又要实践身经百战,理法皆通,才算得真正的传承。

文字可以传,拳谱可以传,但功夫要自己练。武术不是舞台艺术,他是一种搏斗术,必须理法术功胆艺都要具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较量,不是随便耍耍嘴皮子、舞手动脚就可以弄出来的东西。每一代太极拳名家,他不经过千万遍的苦练实践,他的功夫是不能成就的。经过这么多的磨练,他才能成为正宗,成为宗师或者大师,不是挂上家族名字就是正宗的。

当年孙禄堂,他儿子孙存周要求把他们家练功的秘诀给传下来,孙禄堂就给了他一个包袱,说是秘诀。儿子打开了一层又一层,最后才发现只是一个“练”字,秘诀就是“练”。

太极拳的重要作用(太极拳传承的重要性)(2)

所以选师时一定要选一种名符其实的师父,要能立证于身,而不是光看一个名头。首先要注意有否谱系、传承,其次考证传承是否名符其实,也不要看他家族的光环、不要看他社会地位的光环,我们要找名符其实的既有谱系记载又没有断层的真正的传承者。选师不能搞迷信。目前太极拳技术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有失本真,即便是徒弟中最厉害的人,最能继承下来的人,也未必能把老前辈的东西完全继承下来,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把它找回来。

学拳的第一步就是选师。如果你师父选错了,那后面的路就步步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