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50道病句修改训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50道病句修改训练(练出高分28 语用)

50道病句修改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解析:A、D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一致”和“共识”重复赘余。

答案: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解析: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排除C、D选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一样,可承前省,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也保持一致。

答案: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解析: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适合语境。方兴未艾,是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适合语境,因为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也适合语境。排除A、D两项。最后一空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适合语境。而饱经沧桑是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与语境不合。因此排除C项,选B项。

答案:B

二、名句名篇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描写了古代女子为人妇后的辛劳生活,《氓》中有类似表述的句子是“        。”

(2)李白《蜀道难》中以“        ”两句将夸张与神话融为一体,描写了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    ”,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解析:易错字:蹴、绡、徘徊。

答案:(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修改语病

6.[2019·安徽质检]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其中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邀 请 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攻坚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8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成才中学高三年级部

2018年5月21日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④将“    ”改为“    ”;

⑤将“    ”改为“    ”。

解析:①“犬子”是谦辞,称自己的儿子,此处用在家长会邀请函中不恰当,可改为“您的孩子”。②“生死攸关”指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高考攻坚阶段,虽然时间紧、压力大,但并不是关系到生和死的时候,故可改为“至关重要”。③“指导”的意思是指示教导、指点引导,教导家长不合语境,可改为“帮助”。④“鄙校”是谦辞,谦称自己的学校。这则邀请函是成才中学高三年级部发出的,用“鄙校”不得体,应改为“本年级”。⑤“不得缺席或迟到”语气过于强硬,不符合邀请函的文体要求,应将“不得”改为“请勿”。

答案:①犬子'您的孩子'②生死攸关'至关重要'③指导'帮助'④鄙校 本年级'⑤不得'请勿

7.下面是某市义工队招募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义工是一座城市吸睛的名片。为了不断壮大义工队伍,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我们鼓动广大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加入义工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同时,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要是你真想传递热心、善心和爱心,要是你有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你就必须成为义工!

答案:“吸睛”改为“亮丽”;“鼓动”改为“呼吁”;“要是”改为“如果”;“真想”改为“希望”;“必须”改为“可以”。

四、文言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孔子之宋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节选自《说苑·杂言》)

8.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

译文:……………………………………………………… 

 

解析:“之”,到;“似”,相像;“以”,因此;“舍”,客馆、馆舍。

答案: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

9.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

译文:……………………………………………………… 

 

解析:“修”,修养,修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诗》《书》之不习”,不习《诗》《书》;“过”,过错;“是……也”,判断句式,这是……。

答案: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参考译文】

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子路很生气,举起戟要去和他们搏斗。孔子阻止他说:“多么讲究仁义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习气啊。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仲由来唱歌,我来和你。”于是子路唱起歌来,孔子跟着唱,唱完三遍,士兵便解围了。

五、文言断句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解析:古人写文章讲究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断句。如在本句中,“宥过无大”与“刑故无小”相对,“以佚道使人”与“以生道杀人”相对。

答案:B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 所 作 《天 籁 词》 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答案: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 火 煮 荸 荠 熟 婢 削 之 盈 瓯 余 入 自 外 取 食 之 婢 持 去 不 与 魏 孺 人 笑 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归有光《震川文集》)

答案: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

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人 惟 求 旧 物 惟 求 新 新 也 者 天 下 事 物 之 美 称 也 而 文 章 一 道 较 之 他 物 尤 加 倍 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记》)

答案: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