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1)

人类都是哭着来到世上的,可以说,我们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哭。而当我们长大后,每当遇到悲伤和挫折,也常常会忍不住流泪,甚至嚎啕大哭。我们不但伤心难过时会哭,开心时会哭,不知所措时会哭,狂喜时会哭,身体疼痛时也会哭。我们为什么在这么多不同的场合下用哭来表达情绪和情感呢?为什么有的人爱哭,有的人很少哭?

因“哭”而改变的命运

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和欢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英国网球选手安迪·穆雷再清楚不过了。在安迪·穆雷早期的职业生涯中,他在球场上的冷漠高傲和随心所欲的表现给观众和球迷们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任性且被宠坏了的年轻人。甚至在观众心目中,穆雷是一个没有爱国心的人。

到了2012年,在国际著名的网球比赛地温布尔登,穆雷在决赛时败给了六次蝉联冠军的罗杰·费德勒。比赛结束时,他在拿起麦克风感谢他的球迷们时,声音发颤,不时停下来擦去眼角溢出的眼泪。事后他坦承,在温布尔登他情不自禁地哭了。穆雷在这一次情不自禁的泪洒当场之后,赢得了观众的心,最后两度成为BBC年度体坛风云人物。真可谓“哭改变了一切,改变了人生。”

但眼泪也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在1972年美国的总统竞选中,眼泪毁掉了开始时一路领先、大有希望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埃德蒙德·马斯基的总统梦。在他竞选失败后,被媒体指责痛哭流涕。但他辩称当时媒体采访是在下着暴风雪的室外,他脸上的所谓泪水只是融化的雪花而已。但他的辩解无济于事,一向平静和理性的候选人形象就此被击得粉碎。

如何哭也是非常关键的。潸然泪下通常比放声大哭更感人。但奇怪的是,强者的眼泪比弱者的眼泪更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在某种场合下,最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是那些被视为有“哭”的“特权”之人的眼泪。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因哭泣改变命运的例子。眼泪对人生为何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仍然是一个谜。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2)

眼泪到底是怎么来的?

回顾历史,从公元前1500年,人们就开始琢磨眼泪到底从何而来,人又是怎么让它们流出来的。最早的几个世纪中,人们相信眼泪来自心里;温格霍特说,《圣经》旧约里形容眼泪是当心的材质受损时变成水的副产品。之后,在希波克拉底的时代,人们认为是头脑引发了眼泪。17世纪一项流行的理论认为,感情,尤其是爱情,会加热心脏,于是产生了用以降温的水蒸气。心脏的蒸汽上升到大脑,并在眼睛附近凝结,最后作为眼泪溢出眼眶。最终,在1662年,丹麦解剖学家尼尔斯·斯滕森发现泪腺才是产生眼泪的器官。这时的科学家也开始探究这种从眼中流出的液体,在进化的角度究竟对人有何益处。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眼泪视为与尿液一样的排泄物,他认为它们是属于同一种性质的东西。基于这个观点,1940年,美国心理分析家菲力斯·格里纳克提出了一个近乎荒唐的理论,称女性流泪是对男性的妒忌,是通过流泪这种方式隐喻地模仿男性撒尿的行为。进化学者达尔文的解释则要靠谱得多,他的结论是,流泪除了起到润滑眼睛的作用之外,还是宣泄释放悲伤和痛苦情绪的一种方式,但他并没有做具体的解释。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哭泣是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但哭到底意味着什么?弗洛伊德学派提出,哭泣是为了释放被压抑的各种情绪。

另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哭泣排除身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因情绪痛苦和感情痛苦产生的压力荷尔蒙。这一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生物化学家威廉·弗雷发现,悲痛时产生的眼泪比情绪稳定时产生的眼泪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除了在任何眼泪中都存在的酶、脂类、代谢物和电解质,情绪性的眼泪中的白蛋白浓度,比刺激物引致的眼泪的白蛋白浓度高出24%。有一种说法是,更高的蛋白含量让眼泪的粘度变更大,所以眼泪能紧紧依附在皮肤上,从脸上滑落的时候会更慢,也更容易让别人看到。研究发现,眼泪中锰的浓度,比血清中锰的浓度高出30倍;哭这个简单的动作,能有效减低体内的锰,锰是一种影响情绪的矿物。但是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埃迪·文戈霍特指出,眼泪也像其他体液一样,含有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具有排出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功能。“我从来不认为流泪会让身体感觉更舒服一些。”他说。此外,哭泣产生的液体是很少的,通常只有区区几毫升而已。但为什么许多人都说,哭过后会觉得好些呢?格拉卡宁认为,一个可能是,痛苦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人们哭过后通常会觉得情绪好些,即只是恢复到正常而已。

另外有证据表明,哭泣可激活副交感系统,让身体感到放松,或者提高体内的催产素水平,这种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在心理学领域里还有另一个可爱的名称: 抱抱荷尔蒙。格拉卡宁对这几种可能性进行调查研究之后说: “即使所有这些都是真的,我们在哭泣后觉得更好些的理由也可能与眼泪无关。”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3)

为什么选择眼睛来宣泄压力?

如今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哭泣流泪属于一种社会性功能,而非生理性的。格拉卡宁认为:哭是人们发出的需要帮助的信号。

初看起来,眼泪似乎是一种表达无助的信号,但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罗伯特·普罗文提出了他的进化理论。许多动物都会做出揉擦眼角的动作,以此来减少泪腺分泌眼泪带来的刺激不适感。

但普罗文认为,随着人类的进化,眼泪获得了第二个功能。如果眼睛受伤,或者有了其他疾病,其他人就会来安慰或者帮助他们。于是渐渐地,眼泪就成了需要得到照料的一种暗示或提示。

但我们依然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眼睛这个渠道来宣泄压力,而不是通过手心出汗或双唇发白之类的表现呢?但正如常言所说的那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人的眼睛里我们最有可能揣度出对方的想法。格拉卡宁指出: “与身体其他部分相比较,眼睛最能表达我们心里的想法,眼睛是传达某些信号的最佳所在。”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4)

眼泪要传达什么样的信号?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看到照片上一些悲伤流泪的面孔时,会激发起他们的同情心,以及支持和表达善意的情绪,但持续时间只有50毫秒。

眼泪还有助于我们克服厌恶和反感的情绪。德国不来梅雅各布大学的丹尼斯·库斯特让志愿者看一些受伤者的面孔,有的脸上有泪,有的脸上无泪,然后仔细观察志愿者脸上表达厌恶感情的面部肌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有泪的面孔激起的厌恶感显然小于无泪的面孔。库斯特说: “眼泪确实是人们需要支持、同情和帮助的信号,让人不由得想上前去提供帮助,甚至不嫌弃因受伤而变得扭曲的面孔。”

哭之所以会对我们产生如此强烈影响的原因之一,正如许多演员深有体会的那样,哭是一种很难作假的行为,是一种拥有真正强大力量的“忠实”的信号。

《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小研究得到了广泛引用,同时也被媒体大肆宣传,研究中提到女性眼泪中含有能抑制男性性冲动的物质。论文作者之一,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教授诺姆·索贝尔认为,眼泪能控制性冲动,这背后的原因是眼泪能减少侵略性。这一点是之前研究未曾关注的。男性的眼泪也有同样的作用。索贝尔和他的团队正在苦心钻研,试图在眼泪包含的160多种分子中确定起作用的成分。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5)

为什么感动也会让我们哭?

哭的另一个不解之谜是我们从出生之日起,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离不开哭与流泪,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哭的行为以及哭的功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改变。例如,青少年时期更多是出于情感、情绪的原因而哭。许多人还会因精神上受到触动而哭,例如,为别人勇敢无私的牺牲精神感动而哭。令我们困惑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更多地因为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而流泪。但为什么感动也会让我们哭,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有理论认为,所谓的 “高兴的眼泪”实际上根本不是快乐幸福心情的反映。例如,在婚庆喜事和节日盛宴的日子里,人们有时会感慨逝去的时光,常常会产生一种亦悲亦喜的复杂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年幼的孩子不会在快乐场合下喜极而泣的原因,因为他们还不会将这种场合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等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6)

为什么有的人爱哭,有的人很少哭?

最后一个哭泣之谜即,为什么有的人爱哭,有的人很少哭呢?文戈霍特在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神经系统敏感的人和同情心多、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的人哭得更多。如果眼泪对建立人与人的联系那么重要的话,那些不哭的人就失去社交联系了吗?德国卡塞尔大学的教授,临床心理学家科德·贝内克通过和120人展开的私密的、治疗式的采访,来研究不哭的人和其他人有何不同。他发现,不哭的人容易产生回避性的倾向,在一段感情中也并不热络。比起会哭的人,他们还会体验到更多负面的、有侵略意味的情绪,比如暴怒和厌恶。不哭的人是否真的和别人不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为什么你总是在哭(我们为什么会哭)(7)

延伸阅读:

太平洋上的“哭岛”

“哭岛”位于太平洋中,方圆仅几公里,荒无人烟,但无论白天黑夜,都会发出“哭哭啼啼”的声音。声音有时像众人嚎啕,有时像鸟兽悲鸣,凄凄惨惨戚戚,给过往船只蒙上了一股奇怪、恐慌、悲伤的气氛。而这种声音从何而来,太平洋“哭岛”为何会哭,至今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有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怪异声音的发出主要是,由小岛上的特殊地貌导致,然而这种说法疑点重重,有考据称该岛的构造与地形并无异常。太平洋“哭岛”至今仍是科学上的一大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