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濒危的民间艺术

寻找失落的非遗匠人

一方皮影 一寸小人

再次点亮了国之瑰宝

……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1)

最近,在桂林公园四教厅大堂内传出阵阵演奏念唱声,一段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2)

别看迈入古稀之年的沈明泉,表演起来却是精神抖擞,配上乐队的演奏,将罗通连战东南西北四门武将的打斗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3)

随后小编跟着这位爷爷走进了他的乐队,没想到这支“皮影男团”平均年龄竟然比他还要年长,故事应该从幕后说起,或许比幕前更有看头。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说起皮影艺术,大家自然不会太陌生。而这支戏团里11名老艺人年龄加起来甚至达到了864岁,由此被民间戏称为“八百天团”。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4)

85岁的老班主徐顺林自豪地告诉小编,他们这个乐队阵容超级豪华。从主演鼓板、笛子、二胡(锣)、三弦、琵琶、铛锣(镲)到指挥,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专职的团员。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5)

这是一支闻名遐迩的民间文艺社团,是目前上海现存的唯一一支能够唱、念、白、做的皮影团队。2013年,徐汇区康健街道的皮影戏被列入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首先要用上海本地话来演绎,普通话是不行的,味道完全不一样,皮影拿在手里随口讲讲,口语化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腔调语势。”

桂林皮影戏第五代传人沈明泉表示,最难找的角色就是前场表演者。说、唱都要会,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表现能力,拿的是一个什么剧本,就是什么腔调,要快速地进入角色。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6)

说起来,这个“桂林班”也算是历经百年风雨,一路跌撞险些夭折。自20世纪初建立以来,经过四代人传承改进和发展,形成了江南海派特色的民间皮影戏剧艺术。

沈明泉把皮影艺术比做电影,“看的人多了,票房就好,如果我的票房不好了,就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想办法提高演出技能或表现形式,戏好了看的人就多了。”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皮影终将是要走进博物馆的。尽管如此,“男团们”依旧不愿放弃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使皮影艺术先后落户杜鹃园小学、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等校园兴趣班。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7)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

“如今新戏曲若无新意,终将会被时代遗忘。”但有一点,沈明泉毫不动摇,“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必须坚守。”如何做好“创新”和“传统”,“八百天团”也在努力做尝试。

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864岁皮影男团现身桂林公园喊话)(9)

此外,大力培育社区剧团的艺术沃土,实行周周演公益看,让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可以得到良好的延续和传承。

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八百天团”于每周日上午基本功排练,下午进行传统皮影戏的连台本戏演出,对社区居民开放,免费让老百姓得以观赏。

如此使得这个几近失传的非遗艺术,再度在世人面前开始展露光芒!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俞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