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然而从夏朝到现在也不过是4000年,况且夏朝的古城遗址尚未被发现。直到良渚古城出现,才真正从考古学上证明了中华文明的5000年历史。不过,很多不知道良渚古城是百越民族建设的古城,那么百越民族如今都去了哪里了呢?
一,百越民族从何而来?百越,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名词,泛指南方的越民族。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百越并非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泛称。然而,自从分子人类出现后,基因检测的结果证明百越的确是一个民族或者民族群体。
百越,是东亚人群之一,从基因学的角度来说,其父系单倍群为O1,而华夏族的单倍群来源于O2。当东亚人群在印度、缅甸形成后,一支沿着青藏高原北上,到达青海、甘肃一带,此为古羌人,也就是华夏的前身。而另外一支则沿着海边扩散,形成了侗泰民族,百越就是进入中国大陆的一支。还有一支从台湾岛漂流到太平洋各地,成为了南岛民族。
可见,古羌人是大陆民族,而百越是海洋民族。百越民族的分布范围非常之广,几乎覆盖了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有许多的支系,如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
百越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断发纹身”,“契臂为盟”等。古越人生活在江湖纵横的地区,因而经常和水打交道,喜食"蚌、蛇、鱼、鳖、蛤"腥味之物,因此他们基本是沿着江河湖海迁徙。他们擅长于航海,经常“水行而山处”。可以说,百越民族就是中国的海洋民族。
在新石器时代,百越民族曾经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化,例如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水稻,此为扬越的活动范围;江西的仙人洞发现了最早的陶器,此为干越的活动范围。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发现了河姆渡文化,这是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代表,此为吴越的活动范围。
早在民国时期就发现的良渚文化,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代表。良渚古城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古城,还拥有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城市的出现,就证明了国家的产生,国家产生就是文明出现的标志。因此,良渚古城出现标志着中国早期文明开始出现了。不过,良渚古城在4000年前就衰亡了,具体的原因可能和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频发有关。
二,百越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之中良渚文化之后,百越民族的文明似乎中断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说大禹曾经和涂山氏联姻,涂山氏生活在淮河流域,涂山氏到底是越人还是淮夷,目前已经无法考证。此后,大禹又在会稽山会盟诸侯,会稽也应该在淮河地区,并非现在的会稽。少康时期,将庶子无余分封到会稽镇守,此为越国的始祖,当然不排除有攀附的嫌疑。夏朝灭亡后,桀逃南巢,当在江淮一带。以上的信息说明夏朝和百越民族有一定的姻亲关系。
商朝时期,百越民族已经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1989年,在江西大洋洲乡发现了商代时期的青铜遗址,一共出土了486多件青铜器,其中许多青铜器都是大型精品,根据其墓葬的等级来看,此墓葬当属于国王级别。此次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人们很难相信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还会发现如此青铜遗址。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人们已经不清楚这到底是哪个古国创造的杰作了。
江西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
在湖南,人们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大型青铜遗址——炭河里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四羊方尊、人面方鼎、兽面纹瓿、“癸”卣等国宝级的重型青铜器。
这些青铜遗址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但是颇有南国风味,不是三苗民族就是百越民族的遗址。这些青铜器风格又和殷墟遗址的风格有相似之处,可见已经受到了商朝文化的影响。
西周初期,百越和中原的联系逐渐加强了。一是华夏民族南迁,和越人建立了联系。例如无余后裔迁徙到浙江一带建立了越国,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也迁徙到太湖平原建立了吴国。两国将中原的文明带到了百越之中,同时也主动“断发纹身”,入乡随俗,融入百越之中。吴越两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被称为“鴃舌鸟语”。
越国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扩张,百越之中的杨越、干越等基本纳入到了楚国的版图。前306年,楚怀王攻破越国,越国残余势力退守江南,各自为政,称君称王。于是楚国基本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楚国不断华夏化,楚国内部的百越各族也不断融入了华夏之中。
秦灭楚国之后,又对江南的越国残余势力发动了进攻,设置了会稽郡。秦朝朝建立后,又对百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南征,最终将岭南的闽越、东瓯、南越、西瓯等纳入到了版图之内,设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镇守。秦始皇还向岭南移民几十万,这加速了岭南的民族融合。
汉朝统治的四百年之内,又不断开发岭南,使得岭南的民族逐渐融入汉族。通过DNA检测,两广、福建汉族的O1单倍群比例都非常高,这就是民族融合的铁证。不过,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生活在山区的百越民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直到三国时期,江西、浙江、福建境内的越人还顽强生活,他们被称为“山越”。
此后,随着几次北人南迁潮流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汉人南迁,形成了客家人,两广、福建一带的百越民族似乎从历史上消失了,此后的文献中的越就是越南。那么百越民族真的是消失了吗?
三,百越民族的支系还存在春秋时期,一位越国人到楚国鄂君之地游玩,随口唱出了一首《越人歌》。鄂君听不懂,于是当场有人就翻译为“楚语”,后来其歌词的意译和音译都被记载了下来,没想到《越人歌》的歌词竟然成为了研究越国语言的钥匙。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壮族语言研究学者韦庆稳先生用壮族的语言成功破译了《越人歌》,1991年,郑张尚芳先生又通过泰语再次破译了《越人歌》。此现象证明了古越人说的语言就是侗泰语系,同时也证明了百越民族并未消失。
原来,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经过开发后,其百越民族基本融入了汉族之中。但是珠江流域的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地理位置偏远,这里的百越民族长期存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只是历史上对他们的称呼各有不同。现在的壮族、布依族、侗族、黎族、傣族、水族都是百越民族的支系或者后裔,主要生活在珠江上游的广西、贵州。
其中,水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目前人口只有49万,主要生活在贵州的三都、荔波一带。水族保留有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甚至可以和甲骨文对比阅读。有学者认为水族是夏朝后裔,曾经生活在中原一带,后来南迁到百越之地,后来又西迁到了珠江上游。有的学者认为水族的水书中有夏朝的古卜书——《连山易》。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水书
另外,台湾的高山族,也是百越的支系。高山族,是闽越人移民定居形成,同时也是南岛民族的源头。他们备分为了13个族群,长期生活在台湾岛。在明清时期,大陆居民大量移民台湾岛,高山族大量融入汉族之中,但是有少量的“生番”依然生活在台湾岛中部的深山之中,因而被称为“高山族”。
综上所述:百越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因为支系繁多而被称为“百越”。他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的石器文化、稻作文化以及青铜文明、玉器文明。在夏商周时期,逐渐和中原取得联系,相互影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百越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民族之中。不过,百越民族并未消失,许多支系还停留在现在。如今,这些民族的文化习俗成为了各省开发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