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句阳县县令外出办事,走到东关厢时不料遇到一支送葬的队伍。阵仗甚是宏大,看样子应该是某个大户人家死了人。县令虽然是一县之主,但是死者为大,所以他命令车夫为送葬的队伍让一下路。县令在马车里向外瞭望,心中为死者默哀一番。

怎知当队伍经过时,一阵风刮来,送行的队伍里一位妇人的丧服被风轻轻吹动。县令却看到,那妇人白色的丧服里穿着红色的衣服,因而顿生疑惑。为了一探究竟,于是县令就派一名差役去打探,看看是哪家办丧事。结果一打听得知,原来是县里一位监生突然去世了,而那位妇人正是他的妻子。

不久前县令见过这位监生,年纪是大了点,但看上去身体很硬朗。因而,县令就更疑惑了,思虑了一下立即让随行差役将送葬队伍拦了下来。县令要开棺验尸,看看监生到底是怎么死的。怎奈县令的要求立马遭到了监生族人的反对,监生出身于世家大族,家族中成员多有官职。但是县令一向严谨,更加不惧怕强权。

古代奇案故事4个月前(故事古代奇案故事)(1)

县令对监生的族人说:诸公,监生与你们并非路人关系,难道你们就不想知道他的真正死因?众人一听喧哗道:前不久得病暴亡,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县令高声说道:诸公莫喧哗,待我检验便知,若是其中有冤,岂不是让他死不瞑目。若真是因病暴亡,我甘愿脱去官服。

尽管监生的族人都不想让县令打开棺材,但听了县令此言,还是不得不停棺让其检验。不过县令并没有立即检验,而是命人将棺材抬到了上元寺中,此后便称病不出了。监生的族人纷纷去县衙请求县令赶紧检验,他们好尽快下葬。但县令却置之不理,监生的族人一怒,于是就告到了知府那里。

知府碍于监生家族的权势,只好斥责了县令一顿,然后催促让他赶紧把尸体还给人家。而县令则请求知府给他十天时间,十天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知府看县令义正辞严,于是就应允了他。

县令的父亲非常善于刑事侦破,其实县令称病不出这几天,是让自己的父亲暗中查访去了。县令的父亲装扮成了一个算卦先生,可是查访了七八天却没有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真是江郎也有才尽时。然而正当县令的父亲决定放弃时,突然在东门外遇到了一位姓高的人。

古代奇案故事4个月前(故事古代奇案故事)(2)

这位高某原来是监生家的佃户,那日正在田地里看守庄稼。高某见县令的父亲在城外徘徊了好几日,还以为他是盗贼呢。所谓不打不相交,县令的父亲跟高某解释了一下,两人就这样逐渐畅聊了起来。说着说着,高某就说到了监生暴亡这件事。

原来监生真是被人所害,并非暴病而亡。监生的妻子年轻貌美,跟监生的表弟勾搭成奸。起初两人只是背地里来往,怎知后来监生的表弟死了妻子,于是就跟监生的妻子商议,将监生害死然后娶她进门。至于监生的死因,则是被用钢针插入耳朵致死。监生死后,血迹被清理干净,故而很难发现致命伤。

其实监生的族人对真相也略知一二,正因为监生的妻子答应,嫁给监生的表弟后,将监生的万贯家产都分给他们。因而监生的族人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杀害监生,监生的表弟特地派了一位得力的仆人杜某去协助监生的妻子。而被派去的仆人则是高某的族兄,两人饮酒时杜某说漏嘴,高某才得以知道实情。

古代奇案故事4个月前(故事古代奇案故事)(3)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探知真相后,县令的父亲便马不停蹄将真相告知了儿子。后来县令带人去验尸,果然在耳朵里取出一根很细的钢针。就这样,这桩谋杀案告破,后来监生的表弟及其妻子都被正法。监生身后的巨额财产,后来也都捐给了寺庙。

所谓法不责众,监生的族人虽然有包庇之罪,但因为放弃了监生的遗产因而豁免。只是监生一辈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反倒因为娶了个漂亮妻子,最后落了个横死的下场,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然而昭昭天理,善恶到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也算是抚慰了人心。

县令虽然不如他父亲那么有经验有办法,然而其敏锐的洞察力也是难能可贵的。若非县令第一时间发现猫腻,想必监生真就成了地下冤魂。此案真相大白后,县令因此升了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