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李煜远离故土金陵,身为俘虏,他被囚禁在汴京。谁还能想到,他曾经是一个皇帝呢?现在,他不仅没有了荣华富贵,而且没有了人身自由,他被囚居,被隔离,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1)

他多么怀念往昔啊,怀念往昔的无忧无虑,怀念往昔的自由自在。然而,今昔对比,却又更添忧愁。往昔的美好,将李煜的现今衬托得更加落魄。

梦里,他仿佛回到了昨天,醒来后,方知是南柯一梦。他失望,他无奈,他悲痛,他只能借文写愁。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2)

李煜的这首词只有寥寥几笔,轻轻唱叹,却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强烈的情感冲击。这是因为,李煜使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用欢乐的往昔,衬托悲惨的今日,使得悲者愈悲。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昨日的深夜,万籁俱寂,更漏沉沉,又熬过了痛苦的一天,李煜终于进入了梦乡。只不过,在梦里,他也无法摆脱现实的悲痛,遗恨二字,刻骨铭心。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3)

昨夜梦魂,充满遗恨。本以为梦中所见,皆乃悲惨之事,不料,却是美好欢乐的往昔。

还似旧时游上苑”,“还似”二字用得极好,一方面,说明这不是真的旧时游上苑,只是相似、相像,因为这是在梦中;另一方面,读来给人一种暧昧朦胧、恍如隔世之感,这不正是词人当时的感受吗?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4)

他曾经是九五之尊,现在是阶下之囚,两种身份地位天差地别,却又都是真实的。面对这样的落差,李煜自然会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车如流水马如龙”,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词人身为皇帝,出游之时的浩荡盛况。这句词化用了《后汉书》中的典故,马皇后这样形容外戚权臣的车马之多,络绎不绝:“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可见,李煜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用典信手拈来。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5)

同时,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比原典故流传更广泛,知名度更高,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花月正春风”,简单五个字,写出了当年出游时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花谢还会开,春风还会来,年年岁岁月相似,可惜的是,人已经不是那个人。

清代皇帝写的奇葩诗(写下一首悲恨之词)(6)

李煜的这首词,以梦写实,以乐衬哀,短短27字,写尽了词人心中的满腔遗恨,不愧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