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当遇到小米手机线上发售时就拼命的抢;10月1日开始在天猫预定的锤子手机,短短数天内产品预约用户数达62682人,虽然后来被证实造假;激发国民购买欲,华为Mate7死磕2999,据说功能完爆iphone6;显然,手机行业正处于热血混战阶段但是请记住,未来5年手机将成为夕阳行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手机未来前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手机未来前景(手机将成为夕阳行业)

手机未来前景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当遇到小米手机线上发售时就拼命的抢;10月1日开始在天猫预定的锤子手机,短短数天内产品预约用户数达62682人,虽然后来被证实造假;激发国民购买欲,华为Mate7死磕2999,据说功能完爆iphone6;显然,手机行业正处于热血混战阶段。但是请记住,未来5年手机将成为夕阳行业。

手机行业的冬天似乎比预期来得早了一些。

实际上,用户需求才是驱动手机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新增乏力、换机趋缓等拉动手机市场上涨的因素逐步减弱,意味着手机市场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未来5年手机将成为夕阳行业。

新增乏力

手机发展到今天,无论从销售增速还是从新机销售占比来看,我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新增用户增长乏力,行业增长动力逐渐转变为二次换机市场。

实际上,手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无到有,二是功能机转智能机。第一阶段催化出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制造商,而第二阶段造就了苹果和三星等智能手机公司。

我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3G、智能时代,2009-2010年是3G元年也是智能机启动期,2011年智能机销量快速攀升,2012-2013年则是运营商投资拉动高速增长期。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手机发展的顶峰已经开始松动,功能机转智能机的红利开始逐渐减少,二次换机市场慢慢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

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上季度下滑5%,为近三年来首次下滑。来自其他研究机构的数据也显示,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赛诺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若取2年(2012.09-2014.09)的月度销量增长趋势看,2013年9月相比2012年9月同比增长37%,月度销量的同比增量达935万,月度市场销量接近3100万是近2年的巅峰水平(仅2014年3月3200万与其接近),自此之后市场增速一直下降,到2014年7月同比增长仅2%,8月开始同比负增长下降9%,9月同比下降13%。环比角度,市场月度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下滑,这是近年来的首次。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于志成日前也表示,目前国内4G手机出货量达到了8820万部,已经超过了2G、3G手机出货量的总和。不过,国内智能手机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开始回落,此前国内智能手机每年的出货量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但到了2014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开始出现增速下降的现象,国内用户的智能终端占用率已经达到了85.3%,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呈现饱和的趋势。

同时,从新机销售占比角度看,在2013年8月开始,国内3G手机销售月度占比超过90%;9月份开始,月度智能手机销售占比已经达到90%。在一二线城市,智能手机用户需求已经日趋饱和,主要靠换机来保持手机市场的增长,而在三线以下城市及乡镇市场,智能手机用户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三、四线城市智能机的普及,首次使用智能机用户的空间日益缩小,新增市场同比负增长将是常态。

其实,从智能手机巨头今年的业绩也能看出,手机行业的发展遭遇瓶颈。据悉,第三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环比下滑43%,并且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同时,虽然苹果三季报营收和利润都有所增长,但毛利率为39.4%,低于去年同期的39.6%。事实上,三星的遭遇并非个例,其背景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遭遇了天花板。

另外,作为手机创新的风向标,苹果近期发布的系列新品其实在硬件上并没有多少突破,这也带给安卓厂商更多的迷茫和困惑,甚至失去了方向。而在没有获得突破性技术之前,手机想要继续保持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换机趋缓

随着新增用户趋于饱和、行业增速的下降,换机成为手机市场发展最大的驱动因素,而换机频度则成为国内手机市场规模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但从整个趋势来看,换机周期也在逐渐趋缓。

从我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来看,2014年中国手机用户为12.56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约5亿左右,智能机普及率达到40%左右。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普及率一般在50%-6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0%以下。目前来看,中国已经基本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顶峰,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功能机用户减少将会放缓,智能机进入二次换机市场。

另外,从历史经验看,手机4季度销量相比3季度市场规模会有回升,并且4季度的LTE网络继续改善有望拉动用户换机(9月LTE手机销量突破千万大关),但同比回升速度有限。业内预计,全年手机市场销量将大大低于预期,与去年相比保持微增长态势。

不过,当前国内处于手机换机的拐点位置,产品技术与创新升级进入平台期,手机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市场选择产品价位的上移,以及运营商资源投入下滑,合约机占比下滑等因素抑制了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换机动力明显不足,换机周期将逐渐拉长。这意味着未来换机量将会维持在平台期规模或出现负增长。

此外,如果从2009年算起,3G占比2009年为3%,2010年23%,2011年46%,2012年则跃变到73%,2013年则为89%,2014年3G 4G手机销售占比已经超过90%。业内认为,某种程度上, 2012、2013年是运营商投资拉动透支了行业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关键硬件至少从配置参数上已经接近极限,产品同质化泛滥,过去几年的提配降价发展模式已经真切的到了平台期。手机产业的技术已经高度成熟,在手机领域硬件的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少,手机的芯片从8核到16核,32位到64位,尺寸从3.5英寸到6、7英寸,看似是一个新的事物,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所以硬件厂商未来几年会有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手机拼设计、拼工艺、拼软件,未来更多的是拼模式。

夕阳将至

当然,未来手机行业也并非会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未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上涨驱动力。

一方面,未来政策环境比2014年相对更加稳定,这有利于产业链组织生产。同时,随着LTE网络覆盖的持续改善,LTE体验将进一步提升,在竞争驱动下4G资费和终端价格也将进一步下调,用户消费4G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有望增强对4G用户的吸引力和粘性。

而从某种程度来看,手机行业已经真正变成传统的行业,成为传统的制造业。市场人士认为,2014年是动荡而又特殊的一年,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2015年手机市场很可能出现一个在零增长上下浮动的一个结果。

其实,具体数字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机行业长达十多年的高增长周期即将结束。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对硬件的刚需正在减弱,对软件和内容的重视程度却在增加。一批互联网公司携软件杀入硬件市场。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先后推出形态多样的硬件,如眼镜、平板电脑、手机和头戴式显示器甚至室内恒温器等。而以经营用户为核心的小米,在中国市场的胜利也被看作是软件时代到来的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