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对他人敞开心扉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可很多时候,我们都并非不愿意坦诚,而是担心这种坦诚的后果。

真心话都该问些什么(为什么说真心话变得越来越难)(1)

我们都渴望和一些人坦诚自己的真心话,因为适度的敞开心扉可以减轻我们的孤独感,增进信任感,在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让彼此增进好感,是巩固人们的友情或者亲密关系的纽带。另外,它还能够使人们获得群体身份和归属感,特别是关于负面经历的坦诚,例如在妈妈组里,一个人坦诚自己在怀孕时候的痛苦和不适,她可能会更容易被这个群体接纳。

但我们也担心敞开心扉的代价。其中,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就是,它会使人感到脆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最经常感到脆弱的一刻,就是在主动的敞开心扉,却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刻。一些本身缺乏安全感的人,在这一刻最容易被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会想要回撤、逃跑、攻击、操纵、甚至“报复”等。

真心话都该问些什么(为什么说真心话变得越来越难)(2)

为什么越来越难向他人敞开心扉?

1. 出于对时间、边界与形象的维护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在敞开心扉方面做出不同的选择。在青春期时,我们乐于和朋友吐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也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建立起自我意识,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但在成年之后,尤其度过了三十岁后,有限的时间、对边界的尊重、工作对自我形象经营的需要、注重礼貌等等都影响了我们是否会选择对他人敞开心扉。

2. 难以向熟悉的人敞开心扉

相比起来,我们更愿意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暴露给那些陌生人,而不是熟悉的人;更愿意在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中暴露自己。

一方面,对我们而言,向陌生人敞开心扉,就算有负面的后果,这种后果会真正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会比较小。试想一下,当熟悉的人知道你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对你生活的影响。

3.社交网络带来的虚假满足

当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时,无论是否真的被人关注,我们都会有一种“我已经被看见了”的错觉,而这种错觉是令人满足的,仿佛我们那种想要坦诚、想要敞开心扉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了。

真心话都该问些什么(为什么说真心话变得越来越难)(3)

如果你想向他人敞开心扉,但又害怕不好的后果,该怎么做呢?

对他人敞开心扉能提高吸引力,增进关系,但前提是它是适度的。那么,如何能找到那个“刚刚好”的暴露程度呢? 你需要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把握好这两个特性:互惠性和渐进性。

1. 互惠性指的是

沟通应该是相互的,是双方都不断响应的。你在主动的敞开心扉后,的确需要等待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不给予你任何响应,那可能意味着你们之间就无法进一步的敞开心扉了。如果你单方面执意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传递自己的私人信息,对方就很有可能感到不适。一段长期单方面坦诚的关系不太可能健康的持续下去。

2. 渐进性则指的是

通常不要在一开始就进行猛烈的、深刻的说真心话,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完成。我们在遇到吸引自己的人的时候,容易有一种渴望,想把自己的一切都迅速掏出来给对方看——尤其对于那些生活中比较缺乏各种人际关系,相对自我封闭的人来说,这种渴望反而会更强烈——这是因为,敞开心扉是一种能够在瞬间拉近人际距离的武器,而且这份武器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只不过,这种不考虑互惠性和渐进性的沟通方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会使他主动拉远与你之间的距离。

真心话都该问些什么(为什么说真心话变得越来越难)(4)

如果你有兴趣接近某个人,不如约个时间和他一起坐下来,和他进行一段包含三个层次的对话。其中,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一些普通的破冰问题,比如“你的爱好是什么?”第二个层次会更深一些,比如“你想做的工作是什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你可以在分享完自己的答案后再询问对方,或者在对方回答之后给出回应。第三个层次则更深,往往和情绪有关,比如“什么是你童年时期最快乐的记忆?”

如果你能够巧妙地在一次谈话中,让你们双方都进行了互惠、渐进的敞开心扉的沟通,双方的好感、亲密感、以及双方心目中彼此相似度、对这段互动的享受程度都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适度的敞开心扉,能够轻松的在短时间内把陌生人关系或者流于表面的“熟人”关系,变成一段更深度的关系。

你有多久没有对他人敞开心扉了呢?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3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