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是党的人了,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潘黑子透露着义无反顾投身于红军事业的决心。
时过境迁,即使许道江已长大成人,成为了火箭军后勤部卫生局局长,但唯独对看过多遍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印象深刻,那是与父亲许光一起度过的一段珍贵记忆,然而,父亲生前从未告诉过许道江,电影里潘黑子的原型正是他自己。
父亲许光留给许道江以及其他兄弟姐妹的“宝贵财富”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放弃所得,回家替父行孝“大安(许光以前的大名叫许大安),你祖母病重,我现在又无法抽身回家照顾,只能让你替我回去尽孝了”许世友望向眼前儿子许光。
许世友
1965年,国际局势逐渐紧张,许世友忙着在东南沿海指挥军事演习之时,却收到了乡下母亲病重的消息,顿时愁眉不展。思来想去,只能叫过来时任北海舰队舰艇长的长子许光商讨。
回乡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打拼得来的一切成绩。许光虽然读书的年纪晚,但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先后考入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进行学习深造。毕业后的许光有幸成为新中国首批北海舰队舰艇长。
许光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到舰艇长之位,并非用他高干子弟的身份换来的,甚至别人都不知道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许世友。这正是许世友看重许光的原因,跟他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许光
许世友的大女儿许经夫小时候因为打着父亲的名号想要换取垂涎已久的零食,结果被许世友知道后气得提起枪杆,满大街地找许经夫算账,嘴里骂个不停,吓得她再也不敢了。
看到许世友犯难的模样和殷切的眼神,许光答应了父亲的提议。他知道,父亲若非真的走不开,不会向自己开口。
许世友是名大孝子,当初他奔波于国事,到处打仗。许光身为长子,非但不能亲力亲为地尽孝道,还一度连累祖母落入敌手,受尽折磨。对于祖母,父亲许世友只有无尽的愧疚。
许光祖母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逐渐安稳,许世友就想把老母接过来照顾。可老太太习惯了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后,说什么都要回去。许世友苦劝无果后,派人将母亲送回了信阳市新县的老家,可心中却时常惦记。
临行前,许世友拍了拍许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安啊,你真是我的好儿”。儿子能放得下身份,回去替自己行孝,许世友感动不已。
许光之所以选择回乡,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父亲,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祖母在他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位置。
许世友为了祖国的事业,一走便无法预知归期。
许世友
1931年,许世友跟随着红四方面军离开了家、走出了大别山,开始转战川陕,当是许光才未满3岁。再与父亲相见时,他已是19岁的大小伙子。
父亲缺席的16年里,是祖母和母亲辛苦地拉扯,许光才平安长大。当年他们经历过颠沛流离,经历过风餐露宿,都艰难地挺了过来,当祖母听闻父亲在寻找他们的时候,拉起许光的手,辗转半年终于与许世友相见。祖母的付出,被一手带大的许光全部看在眼里。
所以,当许光得知祖母回到了乡下后,就用父亲寄来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一有时间就回去看望她,陪她聊天、给她做好吃的。如今,祖母病重,他更应该回去照顾。然而,病重的祖母没撑多久,便撒手人寰。
许光
安葬祖母在即,可家境窘迫的许光硬是拿不出半分,只能先从乡里的供销社借了300元,以解燃眉之急。
安顿好所有后,许光便将还钱提上了日程。这时,许世安派人送来了200元钱。拿到钱的许光二话不说就跑到供销社还钱,剩余未还的1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点点还完。
家事料理完后,许世安曾写信给许光,让他重返海军之路,没想到却被他断然拒绝。此后,许光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大山的建设中,一干就是一辈子。
因为苦过,所以竭尽所能在祖母去世一个月后,许光的伯母也相继去世。看到膝下无子的年迈伯父,许光决定担负起照顾之责。
自从回乡照顾祖母以来,许光对大别山区的感触便越来越深。作为老一辈的革命根据地,大别山承载了太多的故事,留下来了好多红军遗属。
许光
年轻人可以轻易地跨越大山,在外打拼,可留下来的孤寡老人该如何自处。山外大批人才正在积极加快脚步建设脚下的土地,那么大山深处又有谁来建设呢?
这里是许光的故乡,是他牵挂的家人的住处,既然他已经回来,何不凭借自身的所学和努力,让大山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也能与外面的世界同步呢?
1969年,时任新县人武部军事科长的许光为了能令新县与外界的电话联通,亲自打头上阵。他毫无怨言地背上建设所需的设备,与民兵们硬生生地在没有山路的山上开出了一条条道路。耗时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建设完成159个微波站,实现了互联。
开会中的许光
经常穿梭在乡间的许光在河铺村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本该是最忙碌的播种季节,可地里却无人干活。这一奇怪的现象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他碰到人便询问情况。
原来,村里一直受没有通电的困扰,所以只得另寻他路,跑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做些打米磨面的事务。
回到县里的许光一直在埋头思考解决的办法。过了一段时间后,河铺村村民再次见到了许光的身影,只不过这次他是来干活的。
几吨重的电线杆,许光眉头也不眨地就跟民兵们一根根地往山上抬。抬完以后又忙着架通35千伏的高压线路。有了华中电网的电力输送,新县的乡下灯火通明,不再为无法劳作愁眉苦脸。
许光(左一)
有一天,全县突然多出了几千个有线喇叭,通过喇叭,大山里的百姓听到了阔别许久的亲切声音——毛主席的发言。后来百姓们才知道,这都是许光领着民兵辛苦多少个日夜安好并接通的。
新县自从有了许光这位体贴百姓、为人民着想的好官后,日子里的幸福感增添了许多。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许光为乡里的付出,人们是好意的请他吃饭、留他休息,但是都被他婉拒。许光曾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许原则:不许喝酒、不许抽烟、不许吃肉。
许光在转业后成为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即使官职在变,唯一不变地就是将百姓放在首位的心。
1987年,新县里发生了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而整个县却在这场天灾面前安然无恙,背后默默地付出者正是许光。
许光
在接到县里防汛指挥部的暴雨警报后,许光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去箭厂河、郭家河等地视察并处理险情。在抢时间的过程中,许光突发意外。
当许光乘坐的车辆走到江淮岭时,肆虐的洪水顿时冲向路面,整个车瞬间翻进一旁的排水沟里,巨大的冲击之下,许光被撞得昏了过去。
许光被送到医院后,触目惊心的伤情令人不敢直视,头部五处伤口就缝了将近20针,牙齿也被掉了几颗,整整昏迷了三个日夜,好在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危为安。
众人都在为许光的病情着急,没想到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抗洪的相关情况,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命才刚捡回来。
许光
躺在医院的许光无时无刻不再担心灾情的最新情况,等到病情稍微好转,就立刻赶去前线。
那段时间,整个县的水库都遍布了他的脚印,凡是不合适的地方都被他一一处理。
新县的面貌在许光的带领下,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而看到好转的许光也兴奋地跟父亲许世友分享。
虽然许世友与许光相隔较远,但并不妨碍二人联络感情,书信是他们最为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许光和父亲许世友
“新县能通电话了、新县的乡下也有点了……”每当许世友看到许光的来信,看到久别的家乡正在变化,都会高兴不已。虽说是父子,但二人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许光为新县付出了很多,造福百姓的同时,还在竭尽所能地帮助困苦之人。同样,在子女眼里,“忙碌”的父亲总是在“顾大家”。
倔脾气里的骨气1978年,高中毕业的长子许道昆想应征入伍,恰好当时新县招收当兵力的部队是爷爷的老部队。结果,许光因年纪差一岁,不符合征兵的要求,断然打消了他的念头。
好不容易入伍的许道昆在几年后面临着复员的抉择。不想复原的许道昆写信给许光,想让父亲给他想办法,许光自然明白儿子的意思,但他早就摘掉了“高干帽子”,于是回复道:服完兵役就退伍吧,全然不顾情面。
没办法,许道昆只能退伍返乡,从基层工作做起。
许光的四个孩子
小女儿许道海从信阳师院毕业后,非常憧憬未来,她想在获得更广阔的舞台,所以想在外打拼,结果却被许光泼了一盆冷水。回复许道海的信中写道:新县正缺教育人才,你快回来吧。
许光对家人的态度简直跟父亲许世友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般,就算是平日里备受疼爱的大女儿许道江也无法打破。
1984年,已是高中生的许道江倍感压力,她很害怕与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失之交臂。有一天她发现竟然可以通过将户口转到其他省份考取大学,就回家哀求父亲许光,想办法把户口转到北京。
许光怎么会同意此事,他向来跟家里的孩子说:“不要贪图占便宜,那样会容易犯错的啊”。可是许道江硬是拗着,甚至用绝食来抗议。没办法的许光为了让女儿死心,就给父亲许世友写了封信,答案也可想而知。
信中回复道:让她自己在本地考,不要想地转户口,争取凭实力考上。
许道江
许道江看着父亲和最疼爱自己的爷爷都不帮她,这才死了心。之后也从没再开过口。
可见,家人想要打着许光或许世友的名义行事,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许光不仅对孩子严苛,对待自己同样如此,甚至连他的孩子都看不下去。
许光一辈子都在接济他人,他的心中百姓最大。
在许光任职于县人武部时,单位曾经给他分配了一套家属房。原本能换到大一点的地方住,家人都很开心,可是当许光了解到单位里有一户干事家孩子多、生活也比较困难时,毅然决然地主动让出房子。
许光的住处
随着工作的调动,许光再次得到分房的机会。这次,分给他的是一个较为宽敞的院子。结果只住了几天,就将房子腾出来给新县的人大常委会盖家属院,连地皮费都分文不收,只提出盖好后分给他一间的简单要求。
2010年,81岁的许光拎着一双破旧不堪的布鞋走到修鞋的小摊上,告诉师傅给这双鞋钉一层橡胶底。师傅拿到鞋后颇感意外,因为它早应该“下岗”了,可许光却坚持不扔,说道:“修修还能穿”。
在陌生人看来,许光就像是家境贫困的小老头,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泛白,多处缝补的痕迹十分明显。
让大家造成错觉确实也没错,许光的确生活得十分简朴。他家中的陈设相当简陋,没有一件崭新的家具,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家具。家具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痕迹,有种饱经沧桑的年代感。
许光唯一钟爱的电视机也是别人眼中的古董电视,许道江想给父亲换个好点的电视,却被一顿说教。因为在许光眼里,省下的钱可以帮助更多有苦难的人。
2012年,许光因患肺癌住院治疗。即便身体情况告急,但他为了避免“超标待遇”,对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不准用进口药,也不做过度治疗,更不能给子女添麻烦。只要是他定的规矩,谁也拗不过。
因担心费用问题,在住院20多天后,许光就回到了家中。
2013年1月6日,许光因突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就在他去世的前几日,曾特地将许道仑叫到房间,将一张20万的存折交给了他,让他支持县里的公益事业。
结语:
在许光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精神的延续、感受到了言传身教之下优良作风的传承,也感受到了特殊的父爱。
父爱有很多种,正是许光“严苛”的教导,让他的孩子们收获了宝贵的品格,这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