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空荡荡(天津西站告别太空)(1)

天津西站的候车大厅显得有些空旷。

火车站,通常是一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然而在天津,却有这么一座车站,多年不见人气儿,即使在春运高峰也能享受进站不排队、大厅随便坐的VIP待遇,它就是天津西站,也被火车迷们戏称为“太空西站”——巨大空间利用率太低。不过就在今年,天津西站终于迎来新变化,停站车次大增,地铁配套完善,“太空西站”终于要告别“太空”了。

“太空西站”这名字现代感十足,但其实天津西站在中国的火车站里算得上是爷爷辈儿的,1910年,随着京沪线的前身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便有了天津西站。百年之后,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接棒老京沪线,原址重建的新天津西站也取代了平移保护的老站房。 天津西站新站房,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超过了天津站,成为天津体量最大的火车站。然而在到发列车量和旅客发送量方面,天津西站却被天津站远远甩在后面,到发车次不及天津站的一半,从1站台一眼就能望到13站台,候车厅的座位本来就不多还坐不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太空”。

同样地处市区,两座车站一个“爆棚”一个“太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接发车次分配不均、配套交通设施差距明显、车站周边环境氛围迥异、旅客乘车习惯都制约了天津西站的有效利用。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推进,天津西站也在慢慢转型,特别是2018年到2019年,内外因素都为“太空西站”汇聚人气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8年4月26日,天津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天津西站成为两条地铁线路的交汇点,不用换乘就可以直达天津六个城区四个郊区中的9个。

2019年1月5日,铁路调整运行图,26对京津城际列车从天津站转场天津西站,43列津秦方向列车改为天津西站独立停靠,上海、东北方向也加开了天津西站始发的动卧和高铁车次。

2019年1月22日,天津西站南侧地块规划公布,定位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即将建设站前商业服务配套。

今年春运,天津西站迎来了车次大幅增加后的“首秀”,发送旅客140万人次,比2018年春运增加57.8万人次,增幅达到70%,春运期间日均旅客发送量预计可达3.5万人次左右,超过2018年春运最高峰的单日3.3万人次。

新的一年,随着配套设施的继续完善和铁路车次的进一步优化,天津西站将能更好地承担起枢纽功能,彻底告别“太空”。(记者 邓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