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言爱好者@神样胡桃的数据显示,在6-20岁的人群中能熟练使用方言的比例,重庆有97.5%为全国最高,但网友的看法却产生了两极分化。
图片来源:@神样胡桃
一部分人认为“方言是阻碍国人沟通的绊脚石”,希望普通话能够尽快普及。
“全国都说普通话不好吗?都可以听得懂了”,这是从不同地区人的沟通效率的角度来看。
而另一部分的人认为维护方言、保持发音和声调的多样性可以让语言文字更有生命力。
再高的方言普及率,在时代的发展面前还是“手无缚鸡之力”,有些东西好像不知不觉地就从身边消失了,最直观的就是方言剧。
曾经,重庆还是一个非网红、非新一线、非常普通的小城市。
在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的重庆人记忆里,我们的每个假期除了全国都能看到的《还珠格格》、《流星雨》;更多的快乐都来自于毛子、梅老坎,刘卫东、蔡倩云,即使到了深夜也还有《雾都夜话》陪伴着我们。
这些重庆方言剧你都还记得吗?
《山城棒棒军》
这部剧的剧情大多都发生在重庆的两路口,就是现在网红“皇冠大扶梯”的所在处,讲述了一群棒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生存,也真实地反映了重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部剧的主题曲:
高高的朝天门哟,挂着棒棒的梦哦
长长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
爬坡上坎脚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还有那一声宣布开场的“棒棒!”“来咯~”
可以说,重庆城满满的江湖气息,离不开“棒棒”。特别是在大街小巷上,拿着一根棒棒走江湖,用肩膀扛起一个家的棒棒,就是重庆这座城市最潇洒的一抹身影。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剧,重庆的《山城棒棒军》和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上海的《老娘舅》可以说是中国地方方言剧的三个标杆,现在却只有《外来媳妇本地郎》还在持续更新,看着百科资料上的“正在热播”,真是羡慕呀!
《街坊邻居》
《山城棒棒军》着重于重庆“棒棒儿”的生活,那《街坊邻居》则演绎的是重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讲述了住在重庆嘉陵巷的刘卫东、蔡倩云、白小军等人的故事。
白小军讲的是重庆话带着丰都口音,他的老婆赵美丽操着一口成都话,而张约翰是从上海来的,不时说出几句椒盐普通话,一群人口音各异,但也因此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街坊邻居,街坊邻居
谈天说地,谈天说地不过是家长里短
街坊邻居,街坊邻居
扯皮拉筋,扯皮拉筋不过是鸡毛蒜皮
不能错过的还有每一集的片尾曲,主演们亲自上场,唱出来的歌声却带着口音,无处不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出喜剧,只是不知道《街坊邻居》停播后他们都去了哪里。
《雾都夜话》
重庆是一座在夜里活跃的城市,这一档纯方言的节目也丰富了我们的夜生活。《雾都夜话》创办已有25年,是重庆电视台存活得最久且仍然有生命力的栏目,也是唯一进入了全国收视率前十的重庆栏目。
《山城棒棒军》和《街坊邻居》都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还有很多其他的重庆方言剧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至今还在持续更新的也只有《雾都夜话》了。
我只能默默祈祷:《雾都夜话》,你可千万要留下来呀!
在今年的某说唱节目上,一个叫Wudu的说唱歌手用重庆话唱了一首《雾都夜话》让许多人眼前一亮,“嘞,不是电视剧,嘞是真人真事,是我们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还可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被重庆话说唱惊艳了,2017年, 重庆Gosh的说唱歌手Gai在一档说唱节目上就用重庆话说唱征服了观众。
还记得他唱着“重庆城,红岩魂,丰都江边过鬼门”,配合上强有力的节奏,那些熟悉的画面在眼前闪过,最后Gai获得了冠军。
后来,在《长河》这首歌里,说唱歌手Bridge用重庆话唱“把解放碑的碑都背到我的背,把嘉陵江的水都装到我的胃,把重庆城的雾都吸到我的肺”,真的太“霸道”了!
重庆方言剧虽然逐渐落寞了,但方言却以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回来了。
一时之间,重庆话好像变成了一种“流行”,去年上映的电影《无名之辈》全程使用了方言对白,导演透露设计台词时是从重庆话取样的。
今年为庆祝祖国生日献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饰演汶川男孩的小演员其实是重庆人,在演戏的时候也说的是重庆话。
像毛毛姐、熊猫兄弟这样的自媒体就是靠着方言的特殊魅力成为了网红,重庆正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重庆,重庆话也频繁地出现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中。
这难道不能证明方言的价值吗?
普通话的普及是有必要,但方言也不该被取代,方言剧的减少也许是巴渝文化的一种流失,这样下去,方言剧还能坚持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