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吴义春医学博士

健康春旅Tcm_wyc

脚气犯了走不动道(脚气不除寸步)(1)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我国民间称之脚气或湿气脚气,主要病原菌是红色毛癣菌。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认为脚气即脚湿气,亦称“脚弱”、“足癣”,是因为内伤或者外感导致的湿热之邪郁于肌肤,日久则气血凝滞,血败肌腐,风虫滋生而发生的以脚部瘙痒疼痛,糜烂并伴有特殊臭味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行走不能,生活不便,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对照上述分型,可以判断一下您属于哪种类型的脚气?脚气看似无害,事实上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脚气的危害

脚气犯了走不动道(脚气不除寸步)(2)

脚气病又称维生B1(硫胺素)缺乏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分为干性和湿性,干性表现为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感觉和运动障碍,肌力下降,肌肉酸痛以腓肠肌为重,部分病例发生足垂症及趾垂症,行走时呈跨阈步态;湿性表现为软弱、疲劳、心悸、气急。脚气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多种病症。

1、合并症有身体合并有身体其余部位皮肤癣菌感染。由于长期患足癣或者因手搔抓后的自体接种,足癣患者可合并有甲癣、手癣、体股癣等。

2、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局部分泌物增多,并且可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果没有及时适当抗炎治疗,则可能会出现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

3、癣菌疹。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越大。

(1)汗疱疹型。发病急,在手指两侧、手掌或足跖等处发生绿豆大小的厚壁水疱,水疱内充满浆液,可分散、或集簇。

(2)丹毒样型。皮损为丹毒样红斑,一般不硬,边缘鲜明,比较规则,不痛或稍有痛感,无淋巴管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3)丘疹型。为突然发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须疹。多发生于四肢或泛发于全身。

(4)湿疹型。突然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红斑、丘疹、小疱等多形性皮疹的湿疹样损害,分布对称。

上述任意一种并发症均可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务必重视脚气的治疗和预防护理。

脚气的治疗

因为脚气长期对人们造成困扰,许多非医疗机构抓住患者渴望治愈的心,销售各种脚气的治疗药物,如萝卜糖等。但这种药物对脚气的治疗并不能起到理想效果,甚至加重痒痛。许多患者的脚气久治不愈,是因为并未选对疗法。临床上对于脚气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西医的内服外抹和中医的内服外洗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脚气的中医疗法,其在临床上常取得良好疗效。

脚气犯了走不动道(脚气不除寸步)(3)

脚气的中医分型疗法

1.浸渍糜烂型脚气的早期症状为脚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如出现浸渍糜烂型脚气,可用“四黄洗剂”,即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以纱布湿敷20分钟。

2.水疱型脚气症状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可用苦参、蛇床、大黄、黄精、明矾各30克,甘草10克加水煎30分钟,其中明矾需后下。黄精专治脚癣,苦参与蛇床子同用可增强杀菌止痒的功效。

3.增厚型(角化型)脚气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可用黄精、地肤子、明矾(后下)各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地肤子性寒味苦,具有清湿热的功效,配伍黄精、明矾外洗具有杀菌抑菌之效,还可使角化的皮肤软化。

经典外洗方:藿香30克,大黄30克,黄精30克,生百部30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这个方子有很好的祛湿效果,煎汤泡脚,每天泡一次,一次20分钟,泡完后把脚擦干,再抹上抗真菌药膏,坚持治疗半个月以上,往往能收到理想的疗效。需注意,治疗时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随便停药。

脚气犯了走不动道(脚气不除寸步)(4)

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治疗脚气的古老偏方:生姜2两,食盐1两,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入陈醋2两,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部皮肤恢复正常光滑,就需1~2周左右。为了保证根除,最好坚持至4周。对于脚气、脚臭的患者很有疗效,但并非人人适用。

上述脚气疗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分型施治,患者切勿自行治疗,以免药不对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避免脚气复发。

预防护理

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4.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

6.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作者简介:

脚气犯了走不动道(脚气不除寸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