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繁杂的事物,背后总有些令人叫奇的简单之处。如果把江苏沭阳和宿迁的关系,对比下浙江义乌和金华的关系,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这表面上八竿子打不着两处四城,背后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大有不同。

宿迁和沭阳的发展方向(江苏的沭阳和宿迁)(1)

1.经济对比:三分天下有其一

有人说沭阳不配和义乌比,就像宿迁不配和金华比那样。那么,我们先来直观地分析下四者的经济发展数据:沭阳是宿迁各区县中的经济老大,2019年经济总量是950亿;义乌是金华各区县的经济老大,2019年经济总量是1421亿,两者差了差不多500个亿。如此一比,沭阳和义乌还真没法比。

但比对一下两者分别所在的地级市中,金华2019年经济总量在4560个亿,对比下宿迁的3100个亿,金华是宿迁的1.5倍;巧合的是,义乌的经济总量也是沭阳的1.5倍左右。而且,沭阳经济总量在宿迁全市中的占比略小于1/3,而义乌经济总量在金华全市中的占比略过了1/3。两者都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所以这么一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大号版,一个相对小号版。

但这样的对比,只能说是情况类似,不能说今天的沭阳就能成长为明天的义乌。从城市的经济地位来说,义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完全不能用1421个亿的生产总值来反映,更适合用“世界第一大市场”或者“义新欧”之类的词语来表述。相比之下,沭阳也是苏北难得的一个小商品类集散中心,尤其在花木领域,如今电商做的也是风生水起。要是沭阳能够带动周边兄弟一县一品或一镇一品,就像发生在浙江的那样,那么,两者会越来越相似。

宿迁和沭阳的发展方向(江苏的沭阳和宿迁)(2)

2.人口对比:出去的,留下的,都是为了求生活

再看下人口,沭阳户籍人口200多万人口,江苏人口第一大县,但常住人口却只有150多万,看来还有几十万人都下苏南了;对比之下,义乌户籍人口不到90万,常住人口却有230多万。如果按常住人口来算,义乌的优势就缩小了许多。有趣的是,宿迁的户籍人口要多于金华的常住人口数,但要是减去南下的宿迁子弟计算常住人口,反而比金华少得多。这说明金华和义乌属于人口集聚型城市,而宿迁和沭阳属于人口分散型城市。当然,因为基数大,这些人口流失尚不至于伤筋动骨。

要是再深入讨论一下,今天那些奔向苏南北上广的沭阳人和宿迁人,就和当年闯荡世界的义乌人金华人一样,都是因为“没办法”!义乌人拿“鸡毛换糖”的故事,大家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无非和过去相比,义乌人求生活的形式比过去要高级得多,但不见得不比当年艰辛。而在另一侧,沭阳人跑世界,也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形势变了,本质没有变化。义乌是世界的,世界也是沭阳的。

宿迁和沭阳的发展方向(江苏的沭阳和宿迁)(3)

3.城市对比:有为才能有位

如果从地理来看,最具地理经济优势的绝对是金华。这金华坐落在浙江中心,占据了金衢盆地一块好地,这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更为关键的是,浙江的水系汇集于金华,走兰江可通钱塘北上徽州南入杭州西望衢州,瓯江婺江椒江水系如蛛网般通向浙江每个角落。加上铁路高速汇聚浙中,金华的地理优势被不断放大。甚至有人说,要是杭州不当老大了,金华最有条件当省会。

相比之下,虽然住在金华家里,但义乌占据的位置可真不算太好,不然也没有那么多吃不饱饭的人去搞小商品了。但今天的义乌多少有些不把金华放在眼里,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争得了一片天。都说有为才有有位。浙江省五轮次的“省直管县”推进,义乌都是拔得头筹。每次省里发文件,都是十一个地级市,加上个义乌。众人都说,未来金华义乌肯定会合并发展,问题是,谁合谁呢?谁叫金华市区那么弱呢?

宿迁和沭阳的发展方向(江苏的沭阳和宿迁)(4)

而在苏北那边,虽然宿迁市区的经济总量还是要高过金华市区的(金华也不用太自信),但宿迁那边的位置可就没金华这么优越了。宿迁本来就是一座年轻的地级市,民间开玩笑说,宿迁宿迁,一宿一迁。虽然处于苏北大平原,但当年宿迁一带饱受洪水困扰,想发展得好也是难的,不然,西楚霸王为什么跑到徐州去建都。如今的宿迁在江苏也是偏安一隅。比起徐州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淮安打造苏北中心城市、连云港扼守欧亚桥头堡,宿迁还真没啥还交流的,默默做好十三弟。

相比之下,沭阳在家里也多少有些牛气冲天,不怎么把宿迁放在眼里。沭阳人还是习惯用看宿迁县的眼光来看待宿迁市,就像义乌人用地级市的眼光来看金华那样。再加上沭阳是江苏全省唯三的“省管县”城市,有点想法也正常。但是,和义乌金华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不同,沭阳和宿迁的协同发展还是磕磕碰碰,加上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沭阳甚至还萌发了离家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