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孔老夫子,我的脑海中禁不住会浮现出《孔子》电影中的一幅画面:他拄着手杖,面向鲁国的城墙,背后是一抹残阳。

"累累若丧家之狗",鲁国容不下他,时代也容不下他。他主张恢复周礼,却被后人惯以"小资产阶级"的名号,一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无法认同他的一些讲授观点,认为他的思想都是基于维护上层阶级的贵族身份的层面上而展开的。但是,过了几千年,孔子还要背负这些因"圣名"而带来的名声困扰,实属让人难堪。知人论世,联想孔子当年所处的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对于"肉不割不食席不正不坐"的孔子,眼里看到这么无序的状态,自然就不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围绕"恢复周礼"的这场运动,其实质我们应可理解为孔子是想通过"礼"来维持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进而把这重关系扩充到国家秩序里,以起到"礼法"的作用。又或者,我们持以另一种角度审视孔子,在官学盛行的周代,孔子起到的私学影响,贫富不论,因材施教,论及三千弟子,也是了不起的一个方面。所以,基于这点,我们也没必要放大我们的焦距。

孔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孔子一直把自己看得很低)(1)

孔子一直把自己看得很低,但是中国神坛却把他捧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剑走偏锋,各守两处极端。如果我们把他拉回平常人的视角,或许我们才能更加走近他,读懂他。

《论语》是孔子弟子留给我们后人关于孔子言行的语录集,也是我们了解孔子为人的重要文献。钱穆先生说,《论语》即是孔子的亲身体会之一种实际人生,不是一种纯思想,或纯理论,因此,中国人讲学问,恒以"知行"并重。所以,读《论语》就是在读一种人生,我们践以自己的行为方能更加领会孔子的一番哲理。换句话说,这并不是酸腐的案牍之文学,而在这里头,我们更可真实地接触到孔子。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里讨论的是道德和财富的关系。孔子并没有贬低从事低端事务的底层人民,也不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把追求金钱看作是一个蒙昧的世俗思想,他说的是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财富,但是要符合"道",切不可单纯为了利益而作出违背原则的事。而恰好通过这句话,或许我们也可以反驳那些因为自己的误解误判而讹传孔子的人。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着,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里的"民"指的是那些遇到困难而不懂得通过学习来改变的人,古代的"民"并不是人民的意思,而是通"冥",指愚民。所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下愚"即是那些不懂得学习的人,并不是我们眼中所谓的通过等级地位来泾渭分明地判定出上下等级关系中的下层人民。

孔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孔子一直把自己看得很低)(2)

其实,孔子眼中的"贵贱"并不是指世俗意义上的由金钱或阶级地位划分的身份标识,而是由是否符合"道"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都想要的,但如果得到它的方式不符合"道"那么就不要去占有它。贫贱是人都所厌恶的,但如果不符合"道",那么就宁愿不去摆脱它。言简意赅,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恪守?局势的风起云涌,以至于我们昏昏然地沉浸在逐利的快感中,以至于世道逐渐沉沦,我们不愿有这局面却又都在参与其中,除了"被吃",我们何尝又不是"吃人血馒头者"?其实,古人早就明白了,只是我们都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无不在感慨,无不在祭奠我们的"古人之仁"。"硁硁然,如履薄冰"只能但愿还有一部分人仍把它作为自己的箴言,作出于社会于自然都有益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还有点希望和寄托。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背后的一抹残阳依然停留在他背后,"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孔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孔子一直把自己看得很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