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资讯——聚焦大视光热点,追踪行业动态。

严重屈光参差如何配镜(儿童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1)

吴夕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儿童混合性散光的配镜原则

1、年幼儿童顺视散光可适当欠矫,逆视和斜轴散光应足矫。

2、混合性散光患者在屈光矫正前,当最小弥散环位于视网膜上时视力最佳。根据患儿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等效球镜值判断其实际调节状况,直接开具眼镜配方。

应该按照最小弥散环与视网膜的关系来判断混合散光离焦性质:

=用等效球镜值表达为负就是近视性质,正就是远视性质。

举例一:

-3.00DS 4.00DC×90/ 1.00DS-4.00DC×180

首先判断等效球镜值-1.00,即不戴镜时最小弥散环位于视网膜前(睫状肌麻痹下)

配镜处方:不能增加负球镜/不能减少正球镜,不改变等效球镜性质,不减去生理性远视,柱镜可略减。

举例二:

-1.00DS 4.00DC×90/ 3.00DS-4.00DC×180

等效球镜值 1.00,意味着不戴眼镜时最小弥散环位于视网膜后。

配镜处方:增加负球镜/减少正球镜,可减少生理性远视1.00DS

*王利华2021年《规范儿童进行验光与配镜》

举例三:

5岁儿童,眼位正位。

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

-1.00DS 4.00DC×90/ 3.00DS-4.00DC×180=0.3

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同龄正常视力标准,无法以1.0作为终点判断。即便让他三周后复验,度数增加调整,视力不提高。

怎么给配镜处方?

等效球镜= 1.00,最小弥散环在视网膜后 1.00D,最多保留生理性远视1.00D

正常5岁儿童生理性远视 1.5D

如果减少正球镜多了,等效球镜为负值。导致患儿处于近视过矫状态,额外使用调节,从而增加了近视增长的风险。

直接给处方: 2.00DS-4.00 ×180 减 1.00Ds 保留1.00D调节

*梅颖2016年《混合散光配镜原则与正负柱镜形式的选择》

屈光不正的诊断(近视)

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

严重屈光参差如何配镜(儿童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2)

儿童和少年时期近视的特点

1、低龄化趋势(学龄前)

2、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度数进展较快

3、近视类型复杂化

青少年近视以轴性近视为主要类型

眼轴长度和近视度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深。低度近视,眼轴长度、屈光度,无明显相关性;中高度近视,眼轴长度、屈光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

学龄前儿童眼轴增长1mm≠屈光度增长3.00D,年龄越小这种相关性越低。

近视分类

轻度近视:-0.50~-3.00D

中度近视:-3.25~-6.00D

重度近视:-6.00D以上(或眼轴26.50mm以上)

2015WHO将-5.00D及以上近视定义为高度近视。

1、单纯性近视

2、病理性近视。近视屈光度多于-6.00D,眼轴明显延长,伴有眼底病变且多进行性加重。

近视婴幼儿建议配镜(仅参考)

≤3岁儿童

双眼近视

0~1岁

1~2岁

2~3岁

D

≥-5.00

≥-4.00

≥-3.00

近视屈光参差

D

≥-2.50

≥-2.50

≥-2.00

儿童近视的早期干预

1、0~6岁儿童

预防为主,主动保护远视储备。多做户外活动,减少看近强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近视预测价值

(1)眼轴长度,男性24.08mm,女性23.69mm。不论年龄,作为预警指标。

(2)年龄6~8岁儿童视近视发生最危险的阶段。

(3)对于儿童近视预防,我们要做好观察动态指标,特别是眼轴变化。

上海眼病防治所研究分析6~11岁儿童眼轴发育百分图曲线

近视低危人群

(1)远视储备充足(等效球镜分布在 0.5- 2.0D之间)

(2)近视漂移不显著(等效球镜每年近视化进展小于 0.5D)

近视高危人群

(1)远视储备较低(小于 0.50D)

(2)近视漂移显著(大于 0.5D或在随访过程中已发生近视)

严重屈光参差如何配镜(儿童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3)

近视配镜原则(建议足矫)

1、学龄儿童近视0.75~1.00D需矫正。对于视力下降或较敏感且有症状的儿童,任何度数的近视屈光不正均需矫正。

2、早期视力下降,散瞳结果近视<0.75Ds。使用0.01%阿托品眼药水来观察儿童的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的增长,加强户外活动。

非进展性近视:≤0.50Ds/年,使用框架眼镜。

进展性近视:≥0.75Ds/年

1、角膜塑形镜。眼轴减缓量为0.15mm/年,近视控制效力,中等,35%~60%。

2、多焦点软镜。规则性散光≤1.50D,屈光参差。

3、低浓度阿托品眼液。对于近视控制效力为中等~强等,可达到60%~80%。常规浓度0.01%~0.02%为宜。

4、光学矫正联合药物应用。

近视控制:周边离焦理论

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刺激近视进展,诱导周边近视离焦可控制近视。

严重屈光参差如何配镜(儿童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4)

严重屈光参差如何配镜(儿童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5)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不等,球镜差别≥2.50D,柱镜差别≥1.50。

远视性的屈光参差也会造成弱视。右眼 3.75 0.50×95=0.9,左眼 6.50Ds 1.25Dc ×85=0.5。

近视性屈光参差也会造成弱视。

儿童的框架眼镜可能是弱视治疗的首选,若针对大年龄儿童,度数相差很多的,采取RGP和多焦点软镜来控制,让其减少相差,提高视力。

屈光不正伴有水平斜视的处方原则

外斜视者

1、远视眼,需要低矫,减去1.75Ds。注意:调节性集合功能下降,外斜视度数上升。

2、近视眼足矫配镜。刺激调节性集合,借以降低外斜视的度数。

小结

1、儿童屈光不正是常见的眼病,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正常视觉发育。

2、配镜原则

婴幼儿:远视、散光、近视、屈光参差

有无斜视:内斜视、外斜视

条件

双眼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D)

0~1岁

1~2岁

2~3岁

近视

≥-5.00

≥-4.00

≥-3.00

远视(无斜视)

≥ 6.00

≥ 5.00

≥ 4.50

远视合并内斜视

≥ 2.50

≥ 2.00

≥ 1.50

散光

≥3.00

≥2.50

≥2.00

以上为课程内容节选,特别鸣谢吴夕教授接受童资讯的专访!

此文章为童资讯独家采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有关眼科资讯,请持续关注童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