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节莫云旧善,自新休问昔狂既然变节了,就不要再讲自己过去的善行对已经改过自新的人,不要再提及他过去的不良行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人生哲理经典语录惜时篇50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惜时篇50句(人生哲理经典语录80句)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惜时篇50句

改节莫云旧善,自新休问昔狂。

既然变节了,就不要再讲自己过去的善行。对已经改过自新的人,不要再提及他过去的不良行为。

干柴烈火,一拍就合。

比喻异性情投意合,稍一接触,就结合在一起。

甘草自来甜,黄连依旧苦。

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 比喻生活的甜美或艰苦都是命中注定的。这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

甘瓜苦蒂,物不全美。

甘甜的瓜果,它的根部却是苦的。说明世间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

甘泉知于口渴时,良友识于患难日。

口渴时,才知道泉水的甘甜;患难时,才认识到真正的好友。

甘言夺志,糖食坏齿。

甜言蜜语会腐蚀人的意志,就好比糖吃多了,会损坏牙齿一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语出唐·杜甫《春望》。 感慨时光的飞逝,看到花开花落不禁流下眼泪;苦恨离别,看见飞鸟,也让人心惊。极言离愁别恨。

刚欲杀身不顾,柔欲杀身不悟。

过分强烈的欲望,往往使人不顾杀身之祸,而身陷温柔之乡,遭受杀身之祸,往往使人不能醒悟。

钢要经过千锤百炼,人要经过挫折考验。

百炼成钢。人只有经过挫折的考验,才能变得更坚强。

港直不深,人直不富。

深水港湾的海岸线大都是曲折的,故云:“港直不深”。而为人正直往往不会谋财。稍有钱时,又常仗义疏财,故云:“人直不富”。

高不成,低不就。

常用以形容在择业、择偶等方面的不切实际。要求过高,达不到目的;条件低的,又不愿意屈就。因此,总是不能成功。

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

高明的鸟,选择好树作为它的栖息之处。贤良的臣子,选择英明的君主辅佐。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 自己高尚的情趣,被俗人们看不顺眼,那就随他们在一旁拍手取笑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语出《诗经·小雅》。 品德崇高的人,像高山一样,让人敬仰。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追随着他。

高以下为基,民以食为天。

语出晋·潘岳《藉田赋》。 高层必须有下层作为它的基础,没有下就没有上。老百姓最为重大的乃是吃饭问题。

高者不说,说者不高。

真正高明的人不自夸,那些自夸的人并不高明。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语出唐·白居易《涧底松》。 贤:才能高,德行好。 全句意为:居高位者不一定才能高、德行好。而下面的人,也不见得就愚笨。

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是割不断的,朝夕相处的邻居是分不开的。意在教人珍惜亲情,处好邻里关系。

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比喻做事要彻底。尤其是对于罪大恶极的人,不可姑息养奸,以免遗留后患。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三》。 隔着墙壁要防备有人在偷听,行动时须防窗外可能会有人偷看。此句教人要谨言慎行,凡事不可大意。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语出清·郑板桥《对联》。 无关痛痒的话,就是被称赞,又有什么益处?能有深刻的道理,即使是责骂人的话,也是很好的。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尽自己的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去工作;各人得到自己所应得到的一份报酬。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自己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承受,别人是无法替代自己生死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意在教人不要多管闲事。如果理解为尊重他人隐私,不要干预别人的正常私生活,则有积极意义;如果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对坏人坏事不闻不问,则是错误的处世态度。

根深不怕风摇动,身正何愁影子斜。

“身”一作“树”。 全句意为:大树根深,就不怕被风吹动;为人正派、严于律己,就不怕外界的非议。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语出清·李光庭《乡言解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学好、跟坏学坏,跟着巫婆就会装神弄鬼。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比喻劳苦者穷困,不劳而获者反而富足。反映世道不公。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语出唐·杜牧《送隐者一绝》。 一作:公道人间唯白发,王公将相不曾饶。 全句意为:人世间最公平的唯有头上的白发,无论你是怎样的权贵,也避免不了年老白发的自然规律。

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夫妻之间的矛盾是难免的,而发生争吵,多半并非原则问题。因此,双方应互让互谅,不计前嫌。

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做买卖要公平,对待儿童和老人也不能欺骗。

公生明,廉生威。

语出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公正,就会明察不误;廉洁,就会有崇高的威信。

公为万善之本,私是诸恶之源。

能为公众谋利益,乃是为善的根本;而自私自利、损公利私乃是万恶之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必须要有便利的工具。说明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的水平。

功不独居,过不诿人。

有了功劳,不能自己一个人独自占有;犯了过错,不推诿自己应负的责任,更不能嫁祸于人。

功不滥赏,罪不滥刑。

语出唐·元结《至正》。 滥:过度,无节制。 全句意为:对有功者,不滥加奖赏;对有罪者,不滥用刑。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语出唐·李白《古风》。 愆尤:罪过。 全句意为:建功立业之后,如不自觉引退,难免招来祸患。

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语出《后汉书·申屠刚传》。 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危及君王的人,他的安全也就难保。

功名富贵,难比天高。

要想取得功名、富贵,比登天还难。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语出唐·李白《江上吟》。 功名富贵若能永远保持,那么汉水也会倒流。说明功名富贵如过眼云烟,是不可能永世保持不变的。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很难,而失败却很容易。时机很难遇到,而失去却很容易。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语出战国·孙武《孙子·计篇》。 趁敌人没有防备时,向其发动突然袭击,出于对方的意料之外。这是战术取胜的重要方法之一。

弓是弯的,理是直的。

弓必须弯,才能射出箭;而理必须直,才能服人,歪曲则不是真理。

弓太满会折,月太满则缺。

语出《劝戒全书》。 弓拉得太满会折断,月亮达到最圆以后,就会渐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弓硬弦常断,人强祸必随。

弓太硬,弓弦易断。人太要强,则祸患就会跟随而来。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 如果不是我所应当得到的东西,虽只有一丝一毫,也不应该得到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语出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如果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则置之度外。怎么能因为有祸患就逃避,有福利就争夺呢?

苟信不继,盟无益也。

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 如果不能坚守诚信,就是签订了誓约,也是徒劳无益的。

狗急跳墙,人急悬梁。

悬梁:上吊自杀。 全句意为:无论是动物或是人,当走投无路时,将会走向极端。故不可激化矛盾,更不能逼人太盛。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形容管了不该管的分外之事。

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狂。

只知道在自家门口欺凌别人的地头蛇,正是这样的百步王。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 势单力薄容易受到损害,人多势众则不容易被摧毁。

姑口烦,妇耳顽。

姑:婆婆。妇:媳妇。 全句意为:婆婆整天唠叨,媳妇耳朵听烦了,结果什么意见也听不进。

姑息足以养奸,养痈足以遗患。

痈:毒疮。 全句意为:无原则地宽容,足以助长坏人坏事;长了毒疮不去医治,将留下祸害。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语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自古以来,在历史上留名的人是谁都知道的。然而今天英雄人物的事迹,却胜过了古人。

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

语出唐·崔膺《感兴》。 自古以来,忠烈之士,大多都出自贫寒人家。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代人不曾见到现在的月亮,但今天的月亮却曾经照耀过古人。比起日月的永恒,人生是短暂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语出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少壮时下的工夫直到老年方才取得成果。

鼓不敲不响,钟不撞不鸣。

比喻该说的话,一定要说清楚,才能使人明白无误。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语出战国楚·屈原《离骚》。 汩(gǔ):水流很急的样子。全句意为:时光飞逝,我像是赶不上它,总担心时不我待。

瓜里挑瓜,挑到眼花。

形容选择的对象太多,不知道选哪一个好。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渠:人工开凿的水道。全句意为:瓜果成熟后,蒂就自然脱落;水一到,人工开凿的河道便形成了。用以比喻条件成熟自然就会取得成功,亦说明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瓜田不纳履,李下莫整冠。

汉乐府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走在瓜田里,不要弯腰去提鞋子,以免被人怀疑是偷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去整理帽子,以免被人怀疑是偷李子。瓜田李下,是最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故须特别小心以避嫌疑。

瓜田无取终成谤,市虎相传久是真。

语出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市虎:据《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载“三人从市中来,皆言市中有虎;市非虎处,而人信以为虎,故曰三人成市虎”。 全句意为:在瓜田即使没有偷瓜,也被怀疑偷了瓜。市上本无老虎,但经过几个人传说有虎,竟也被人信以为真。比喻处于嫌疑地位容易遭到诽谤,假话久传,易被人当真。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瓜果是没有绝对圆的,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意在教人勿求全责备。

乖了一世,蠢在一时。

一向聪明乖巧,却一时糊涂做了错事。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一个性情怪异、偏激的人常常自以为是,其结果必然会有许多失误,造成难以弥补的悔恨。自己甘心情愿颓废、懒惰,就难以成家立业。

怪人不知礼,知礼不怪人。

怪:埋怨、责备。 全句意为:埋怨别人,是不懂礼貌的表现;懂得礼貌的人,是不会埋怨别人的。

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

恼恨一个人只要记在心里,见面又有什么关系呢?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语出《惜字全文》。 审察当今,应以史为镜,因为今天是由历史发展而来,不能割断历史观察问题。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语出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 比喻做事不考虑后果,造成后患。意在教人不可姑息养奸。

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顺。

当官的清廉,百姓自然安乐。法律公正,苍天也会顺应人心。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清官身边的办事人员不会有什么油水,故而“瘦”。庙里的菩萨灵验,四方来烧香施舍的人多,庙里的执事人员收入也多,故而“肥”。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语出战国·墨翟《墨子》。 世上的事物依照矛盾规律,总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因此,当官的不可能永远富贵,而老百姓也不会永远贫贱。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看别人下棋,不插嘴多话,是君子。喝多了酒,胡言乱语,乃是小人。

棺材劈开当柴卖,过了荒年有熟年。

棺材多用较好的木材制成,劈开它当柴卖,岂不可惜?但为了渡过眼前的难关,只好作出暂时的牺牲;有时候如果不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也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从一根竹管的孔中去看豹子,只能大略看见豹子身上的一点斑纹。形容片面看事物难以看到它的全貌。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待人。

光阴像射出之箭一样飞速流逝,人很快就变老了,日、月在空中像织布的飞梭一样穿过,时间是不等待人的。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语出元·高明《琵琶记》。 时间像飞箭一样过得很快,仿佛在催人变老;光阴如飞梭一样在追赶着少年。

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大量积累钱财,还不如教育好子女。想要避免灾祸,不如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逢狭处难回避。

此句教人要广泛地对他人给予、付出,少结冤仇。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恩人与仇人,总会相见的。

广知世事休开口,纵会人前只点头。

看透了世态炎凉,就什么话也不说。逢人只点头称是。

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

鬼神可以敬重,但不可以用卑贱的态度去讨好;与冤家结下的仇恨,要设法化解,而不要将冤仇愈结愈深。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 富贵而又骄狂,将为自己留下祸害。

贵极贱之兆,贱极贵之征。

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高贵到极点,是转化到低贱的预兆。低贱到极点,是转化到高贵的征兆。

贵易交,富易妻。

语出《后汉书·宋弘传》。 原意为:人在富贵之后,往往会不再认旧友。发了财的人,常常抛弃糟糠之妻,而另觅新欢。后来也有人将“易”作“容易”解。意即:有财势的人容易结交朋友;富贵人家容易娶妻。

贵自辛勤得,富从俭约来。

语出清·陆润痒《百字铭》。 地位高,是依靠辛勤工作得到的。财富多,是从勤俭节约中得来的。

国多勇士根基固,家有英雄世代荣。

国家有众多的英勇将士,根基就能稳固。家族中出了英雄人物,世世代代都将引以为荣。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国家动乱的时候,就会想到良将。家中贫困时,就会想念贤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语出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国家的兴亡,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有责任的。

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国家将要灭亡,哪有心情组织家庭?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在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那些德才兼备的人特别受到珍视。生长在富裕人家的小孩,容易产生骄气。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而老百姓以粮食为最重要之物,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

语出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老百姓以谷物为生命。

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

国家讲诚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将帅带兵勇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国家有贤明的好官,社会就能安宁;家中没有不孝的子女,爹娘就不会受气。

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仕:旧称做官。全句意为: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不出。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

语出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国家有困难的处境,而人的意志不能衰退。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语出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

国之不存,何以家为。

如果国都不存在了,怎么能有家呢?国家,先有国,后有家。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语出明·张家玉《军中夜感》。 裹尸马革:即马革裹尸。据《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后以“马革裹尸”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汗竹:指史册。 全句意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来就是英雄分内的事,即使牺牲了也要在历史上英名留芳。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语出《论语·卫灵公》。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那就真正是过错了。教人要知错就改。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语出《左传·宣公二年》。 知道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过河莫拆桥,上楼休撤梯。

过河拆桥,上楼撤梯,乃自私自利小人所为。君子不忘滴水之恩,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总是不忘回报。

过俭者吝,过谦者卑。

俭朴是美德,但过分节俭就显得吝啬;谦让是美德,但过分谦让,就显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

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讲话不注意分寸,言过其实,伤人害己,失信于人,故尤须慎言。

过头话少说,便宜事少做。

人在偏激的情况下,容易说过头话。过头话,一来难以实现,二来容易得罪人,故应少说。占便宜的事少做,因为它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必遭别人嫉恨。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语出东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过重的装载会使船沉没,贪欲过胜会丧失性命。

过则无惮改,独则毋自欺。

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心。

过则相规,言而有信。

发现了别人的过错,要以诚规劝。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守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