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过后,曾经站上风口的临期折扣品牌“繁荣集市”终究还是“倒下”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日披露的一起裁判文书中,网红临期折扣品牌“繁荣集市”所属的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自曝“业务已停顿,没有现金流,准备申请破产”。此外,天眼查APP显示,蹦蹦喵科技陷入数十起与供应商的货款纠纷。
不止繁荣集市,另一家临期食品折扣集合店“本宫零食创研社”也有着相似的境遇。
有业内人士指出,繁荣集市的“倒下”或许意味着折扣零售赛道正迎来行业大洗牌。
留下的玩家们正在寻求转变,如“去临期化”。8月16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了位于成都市区内的一家“好特卖”,其店铺负责人称,刚开业时,临期商品占比有50%以上,但现在只占到20%-30%,“现在都不怎么卖临期了”。
一家线上临期商品APP的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临期食品利润很低,只能靠薄利多销,但是可以引流到店,吸引大家购买其他高利润的产品,比如美妆、自有品牌等。
第一批“吃螃蟹”的品牌倒下了
网红临期商品店繁荣集市自曝业务停顿
“因被告业务已停顿,没有现金流,被告准备申请破产。”在今年3月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繁荣集市所属的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嘣嘣喵科技”)作为被告方辩称。
↑图片来自天眼查网站
红星资本局从天眼查APP发现,今年以来,蹦蹦喵科技陷入15起买卖合同纠纷,其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供应商的拖欠货款诉讼。此外,繁荣集市品牌创始人范智峯在7月22日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嘣嘣喵科技也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商品滞销,却意外带火了折扣零售赛道。但第一批“吃螃蟹”的繁荣集市,如今已濒临破产,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界面新闻报道,2020年4月,繁荣集市创始人范智峯和彼时专做尾货折扣的顾晓健,在位于上海凌空SOHO的一家京东便利店做了一次折扣尾货商品的清仓,没想到因为商品价格极其便宜,当天就销售了8万元。此后,范智峯发现了临期折扣商品的商机。
2020年9月,繁荣集市成立,总部位于上海。成立2个月,繁荣集市就在上海开出了11家门店。此后入驻了杭州、石家庄等地,短短一年时间就开了20家门店。其一度被称为“中国版堂吉诃德”(日本折扣连锁品牌代表)。
↑图片来自繁荣集市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时折扣零售赛道大热,资本也十分看好。2021年3月底,繁荣集市拿到了一笔数千万元的融资,投资方是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的挑战者资本。拿到融资半年后,繁荣集市宣布开放加盟,计划在2022年发展60余家门店。当时,有市场声音认为,开放加盟有助于繁荣集市迅速做大规模,也能有效回笼资金。
不过,红星资本局从繁荣集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现,2021年9月后,繁荣集市只在石家庄和重庆开了一家新店,在长沙开了两家新店。可以看出,放开加盟的繁荣集市并没有迎来开店高峰。
进入2022年后,繁荣集市开始走“下坡路”。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在大众点评上搜索“繁荣集市”,其在上海的门店仅剩下5家,重庆的门店已经搜索不到。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者在今年3月晒出繁荣集市上海某大学城店的购物小票,已显示变更为另一家折扣商品品牌“好特卖”。在其宣传信息中,这家店2021年12月刚刚焕新升级。
8月17日,红星资本局致电嘣嘣喵科技公开电话,其始终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而2021年12月31日后,其官方微信号再无更新。
实际上,不止繁荣集市,另一家临期食品折扣集合店“本宫零食创研社”,其运营主体北京本宫食品有限公司也面临着相似的境遇。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已成为失信公司,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同时涉及房屋租赁合同、装修装饰、劳动争议等众多纠纷。
临期食品店正在撕掉标签
去临期化、卖美妆和自有品牌
有业内人士指出,繁荣集市的“倒下”或许意味着折扣零售赛道正迎来行业大洗牌。与繁荣集市同时期靠着临期概念成长起来的玩家们,现状如何?
时间回到2020年,当时大量商品滞销反而带火了临期商品店,1块钱1瓶的元气森林气泡水、2块钱1盒的百醇饼干、7块钱1支的钟薛高……这些临近保质期,但售价十分便宜的商品,成了年轻消费者口中的“薅羊毛圣地”,被称为“零食界的奥特莱斯”“线下拼多多”。
除了繁荣集市,好特卖、嗨特购、小象生活等连锁折扣品牌也迅速崛起,不仅获得多轮融资,开店规模也逐年增加。但在竞争激烈、市场不断饱和的现状下,第一批“吃螃蟹”的繁荣集市“倒下”,留下的玩家们正在寻求转变。
“去临期化”就是变化之一。最近半年,不少消费者发现,好特卖等临期商品店内,临期商品的占比越来越少。消费者夏某告诉红星资本局,现在去好特卖购物,很多商品的日期都很新鲜,上个月生产的都有,甚至要费力寻找才能找到一些临期商品。
8月16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了位于成都市区内的一家好特卖。晚上9时,店内客流仍然很多,顾客基本都是年轻人。这家好特卖开在商场负一层,紧邻永辉超市出口,店铺占地约200平方米,80%的货架上都是食品饮料,也有小部分货架售卖化妆品、日用品等。
↑“好特卖”店铺 图片由红星资本局拍摄
但红星资本局发现,店内大部分商品的保质期都在1年左右,甚至还有刚出厂不到2个月的正期食品。
店铺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店铺是去年7月开业的。刚开业时,临期商品占比有50%以上,但现在只占到20%-30%。“现在都不怎么卖临期了。”该负责人说。
上述好特卖负责人还表示,会控制店内临期商品的保质期时限,有些刚刚过一半,有些还没到一半。“不会挑选离保质期太近的商品,主要怕压货。”她表示。
↑“好特卖”店铺 图片由红星资本局拍摄
除了“去临期化”,另一个显著变化是,食品之外,面膜、化妆品小样和盲盒等商品,正逐渐占领店铺入口最显眼的位置。好特卖店铺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临期食品主要是为店铺引流,美妆和盲盒才是毛利最高的产品。
此外,好特卖和嗨特购也开始推出自有品牌。天眼查APP显示,好特卖所属的上海芯果供应链有限公司申请了“侠趣”商标。而嗨特购所属公司北京优品酷卖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注册“强小鲁”“木头奇奇”“KASUREOO”“逸口乐”“初本笙”“小食万象”等数个食品、日化等商标。如今,这些自有品牌已经出现在好特卖和嗨特购的货架上。
一家线上临期商品APP的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临期食品利润很低,只能靠薄利多销,但是可以引流到店,吸引大家购买其他高利润的产品,比如美妆、自有品牌等,也因此临期产品的占比才会变得越来越少。
业内人士曝竞争加剧、生意难做
投资者们还看好吗?
数位临期商品店负责人都告诉红星资本局,现在临期商品生意越来越难做,行业正进入“洗牌期”。
“现在竞争太大了,整个贵阳一个月大概200万的临期货,同行都在看。”8月17日,在贵阳经营一家临期食品店的王某对红星资本局说。
不同于加盟店,王某是自营店铺,需要自己找货源。王某表示,做这行要拿到货,要么直接对接厂家,要么去收购周边超市或者便利店的临期货源。如果不是第一手货源,利润就会被挤压严重,甚至少30%-40%的利润都有可能,导致货源的竞争愈发激烈。
头部玩家掌握着更多的货源和议价能力。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好特卖已在多个城市开设500家门店,其中不少是加盟店。上述好特卖店铺负责人表示,好特卖目前是从工厂直接拿货,店铺多,所以拿货量大,议价能力较强。
对于线下折扣零售店来说,店铺规模与扩张速度成了制胜的关键。相比开设了500家店的好特卖、200多家店的嗨特购,“倒下”的繁荣集市规模扩张速度相差甚远,截至2021年年底,其仍然没有达到60家店的期望。
临期商品仍面临着一些争议,例如对“临期”时间的把控。今年7月,一则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好特卖所属的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崇明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7000元。此前在3月份,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第七分公司也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款1万元。
↑图片来自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网
此外,随着新消费赛道的降温,2022年以来,折扣零售行业融资消息越来越少。
最近的两起融资是,今年5月,来自成都的零食集合店品牌“邻食魔珐”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6月8日,来自江苏的“小象生活”向外披露,其获得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小象生活的这次融资距离其上次天使轮融资已经过去一年多。
好消息是,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已经快速增长至31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401亿元。可以看出,相比国外市场上的成熟品牌例如美国TJMAX、德国奥乐齐、日本堂吉诃德来说,国内零售折扣品牌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有市场声音认为,折扣零售行业经历快速增长与爆发后,出现“洗牌期”是在所难免的。当狂热褪去,靠着临期概念成长起来的玩家们如何保持长久的优势,才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强亚铣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