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浙江绍兴进入伏旱天气,持续高温。2022年“中国海南芳园国际艺术村”杯中国垒球联赛第一阶段,正以每天4场的节奏,在这里举行。
主教练刘雅明带领的国家女子垒球队,以“浙江·绍兴古越龙山鉴湖女侠队”的名义,在高温环境下的18天内完成16场比赛。有着40年垒球执教经历的刘雅明,自称为“老垒球人”。他说,现在的中国垒球迎来很好的发展大环境。
从棒到垒,见证“辉煌岁月”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垒球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后,中国棒垒球运动发展陷入停滞,直到1974年恢复第一届全国棒垒球锦标赛,刘雅明以北京棒球队的一员,参加了这次棒球锦标赛。
1983年,刘雅明从棒球“跨项”到国家女子垒球队当教练员。他先是担任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李敏宽工作。在1991-1994年和1997-2000年期间,他又两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从1982年到2000年,正是国家女子垒球队“冲向世界,称霸亚洲”的18年,屡获佳绩。1983年,中国国家女子垒球队在第二届香港女子垒球邀请赛上力挫新西兰、日本等世界强队获得冠军;1984年在洛杉矶获得女子垒球国际杯赛亚军;1985年在澳大利亚获得南太平洋精英赛亚军;1986年获得垒球世锦赛亚军。
在世界舞台“与狼共舞”的中国女垒,在亚洲比赛几乎所向披靡。1987年、1991年、1995年、1999年,中国女垒获得亚洲女子垒球锦标赛四连冠;1990年、1994年、1998年,摘下亚运会三连冠。
1996年,棒球和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女子垒球队打入决赛,最终获得亚军。这场比赛让刘雅明印象深刻:“我们的普及程度不如美国,但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女垒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得对手的尊重,这是一枚来之不易的银牌,轰动国内外。”刘雅明还记得,当时中国女垒载誉归来,首都机场有一条“银牌闪金光”的大标语,这也充分展现球迷对中国女垒的赞扬和肯定。
艰苦奋斗,传承“女垒精神”
中国女垒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在世界第一梯队占“一席之地”,刘雅明认为,这和艰苦奋斗的“女垒精神”分不开。那个年代,“艰苦奋斗、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这16个字,烙在每个中国国家女子垒球运动员的骨子里,鼓舞着姑娘们在训练场上顽强拼搏,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
当时国家队每年都要去昆明海埂基地冬训,从北京出发要坐约6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在海埂冬训,刘雅明笑称那是一段“披星戴月”的日子,他说:“我们一天4练,早晨6点出操,天空中还是满天星斗。早晨、上午、下午、晚上,一天训练8-9个小时。”
主教练提出防守是基础,教练员每天要打1000棒的教练棒,那时中国女垒的防守水平堪称“铜墙铁壁”。为提高进攻能力,队员每天的击球任务是800棒,打得满手血泡和老茧,没有怨言只有更拼。当时中国女垒就遵循“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不刻苦就没有成绩。清晨的第一抹阳光、黄昏的夕阳,都记录着运动员在沙土上的一次次奔跑、一次次挥棒,也见证了中国女垒的成长。
上海队主教练陶桦于1989年进入国家队,从1996年开始曾3次代表国家出战奥运会,1次作为教练员带队参赛。她说:“海埂集训,我们天没亮就开始晨跑、练基本功,借助路灯的光进行挥棒练习,手上磨出好几个水泡也要坚持下来。现在回想,那段时光很简单、很充实,也很快乐。”
1986-1990年,国家队在河北秦皇岛基地集训,当时的训练场地是由足球场改造过来的,坑洼不平。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结束一天的训练之后,在老教练的组织下,教练组开着一个小拖拉机,带着运动员从海边沙滩一盆一盆挖沙,再把沙运到球场“填坑”。经过持续一周的修补,终于变成标准垒球场。回忆往事,刘雅明眼睛里泛着光:“老教练李敏宽和助理教练、运动员一起锄草修场地,凝成一股绳、聚成一团力,大家的一致目标就是赢。老一辈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承过来的。”
不断钻研,复兴“中国垒球”
刘雅明喜欢钻研,兢兢业业,4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垒球场上。“以前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少,我就特别珍惜出国比赛的机会。中国队没有比赛的时候,我就坐在看台上研究其他国家队的技战术特点,再跟我们队员说,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学过来。”刘雅明说。
2001年之后,刘雅明离开国家队出国交流。从2003年到2021年,上海队、四川队、国家青年队多次邀请刘雅明带队。2004年,刘雅明到上海垒球队不久,就带队获得全国垒球锦标赛冠军。刘雅明说:“在国家队近20年的执教经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为我后来带上海队、四川队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队老队员鲁莹在接受采访时说:“刘指导很爱钻研,很爱动脑筋。例如在防守配合训练中,他要求我们思想和技术都要更精进,要设想对手进攻的种种可能,并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刘指导也特别注重队伍的凝聚力建设,培养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激励我们在赛场上拼搏。”
2021年,原本打算退休的刘雅明临危受命,再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40年间,刘雅明与时俱进,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垒球发展的教学理念。他说:“一方面,刻苦训练是基础,想提高运动员水平,就要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科学,要关注科学训练理念的提升、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减少伤病,延长运动员寿命。”
首届中国垒球联赛,为国内垒球选手提供了难得的竞技舞台。刘雅明说:“备战杭州亚运会,我们整个队伍的思想要统一、目标要一致、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走向领奖台。”40年的执教生涯,刘雅明见证了中国垒球的灿烂辉煌和跌跌撞撞,现在,他正带着中国垒球队再出发!
(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陈国强对此文亦有贡献)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中国垒球协会
文内插图:中国垒球协会
来源:作者:沈悦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