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从白手起家到辉煌一世再到落幕的最成功的商人,当时的乔家大院可是兴盛了好长一段时间,由空到有由衰到盛也是一段传奇。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乔致庸几个儿子,现在混得又怎样了呢?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1)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要问乔致庸的经商之道就不得不从家庭说起,耳濡目染的教育更是之后成功的重要条件,他出生在有一个三代经商的家庭出身。

从小就在家庭里面熏陶经商的理念,听经商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讲,财商教育很好,从小就是看着父辈经商总结出来经验,怎么不为之后打下基础呢?

我们在谈谈之后的路,开始的基础打好了就少不了他人的推波助澜,途中贵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乔致庸哥哥去世后就留给他了一个很好的摊子,虽然说是危机重重,但是底子却很好,只是现金流有点吃紧的话,并不影响其它的所以说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说走到哪都遇到好人,孙茂才,马荀,高瑞,一个两个都是忠心耿耿,而且才能出众,有良人相助自身又有那个能力,并且有一个贤内助,家庭和睦,还有一个很有钱的老丈人,关键时候不单能出主意,还能出钱,这样下来他能经营起来就是一定的。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2)

再来说说乔致庸的经商头脑,他知道得罪一个仇人要万万不可的冤家宜解不宜结,而且他轻财重义,而又敢谈利,不会为了义,而忘了财,为了财而忘了利,金钱方面保持头脑清醒

对于乔致庸来说无论是管理,还是管生意,都还是有一些基础的,特别是能启用军师,就像马云用曾鸣一样,确实如虎添翼。

他运气好到爆,无论到哪里都遇到好人,结交的都是信义之人,好人坏人都敢用,确实是用人高手,更何况现代才用的持股制度,退体制度,早早就启用,确实眼光过人。

先天的优势,用人的能力,毒辣的眼光让乔家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金钱的辉煌,对于儒家学派来说乔致庸也有自己运营乔家的一套规则,本就以仁爱为本的儒家,乔致庸更是将它体现在他的财商之道上,遇灾荒而不发横财,仗义赈灾而倾家荡产。

他对自己严苛,却将仁爱洒在人间,几十年如一日的诚信贯彻乔家企业,还出台了属于乔家的规定,不涉黄不赌博,讲诚信等自己严格遵守乔家子孙也严格遵守,这才让乔家产业产生了一个空前盛大的局面。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3)

乔致庸

乔家四世同堂

要说乔家后人就不得不从乔致庸的婚姻开始入手,最为成功的商人他享年89高龄,一生有六个妻子六个妻子又添了6个儿子,六个儿子结婚生子后又有了十一的孙子,乔家形成了大院模式,四世同堂的局面这就是一个大家族。

话又说回来前面不是提到乔氏家训里不让纳妾吗,那他怎么有那么多妻子呢,实际上乔致庸的妻子都是在前妻病逝之后才继续的。在当时那个年代89岁已经是相当长寿的高龄了,当时也有人说可能这与乔家平时行善积德赈灾的原因有关,可见当时乔家产业口碑也很好。

乔致庸将产业做大,那么后代有没有继承下去呢?乔家的长子和次子都不是合适继承的人,长子虽然能力可以,但是性格蛮横,在后面有财权之后财大气粗非常暴戾,与父亲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同,还勾搭上了暗货被送上了朝廷。

次子生性和哥哥一样,能力还不如哥哥也是难当大任,结局是死在了蒙古人手里。

好在剩下的孩子性格都还善良,但是乔景俨善良的天性让他致力于做慈善事业,却没有经商头脑,他是那种典型的取钱赈灾,不考虑效率就拿钱去解决一切问题,将产业放在他手里会被败光的。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4)

大图模式

四子五子性格温和一个有点内敛最后平平一生,一个在学业上十分优秀,就走了教学行业也是与乔家产业无缘了最后因病去世。

那么可以将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吗?也是很难实现了,一般来说家庭里会更照顾小孩子,作为年纪最小的孩子更是受到了很大关注与宠爱,而乔致庸也不例外,但是在乔家宠爱变成了溺爱结果也是令人扼腕叹息。

遗憾的是乔景僖不仅像五哥乔景偁那样体弱多病,从小身体不好大病小病一堆更是在后面还不幸染上了毒瘾。由于乔家没有发现并及时制止他因为常年吸食毒品便早早去世。

最疼爱的幺子的去世无疑给了乔致庸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这一打击也让进入晚年身体不好的乔致庸加重了病情,从此一病不起卧病在床,最终逝世。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5)

乔家的结局

因为儿子都不和乔致庸的心意,那么家业怎么办呢,总不能不传下去吧,他将目光放在了孙子辈上有了儿子们的前车之鉴,乔致庸反复筛选让他看上了长子乔岱的儿子乔映霞,

乔映霞在19岁的时候,就从祖父乔致庸接管过了乔家产业,好在他也没有让祖父失望虽然年纪小但是确实是有了成果他最开始就大面积的进行改革。

因为他学习在西方读书思想是非常西化的这种新式思想就颠覆了一承一带的条框,正是这种革新在他的带领之下,家族发展更加的强大富有。

乔家大院乔致庸遇难后怎么成功的(乔家大院后人现在何处)(6)

不过后来随着清政府开始设立票号业、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就算想法再新式也拯救不了家族产业了乔家大院也开始走向了落败,结果就是解放之前,乔氏家族基本上不再经商了。

乔家的兴盛而衰,也让后人感慨良多 好像就在乔致庸那辈才是最宏大的,他的经商头脑模式和心怀大志都给了大家很好的教育意义,至于现在的乔家基本没有经商的人了,一代商业现在转移进了教育领域,开始注重才能与学识。

当年乔致庸就有弃学从商的遗憾,可是事实也证明对于乔致庸来说他的脑子和能力也是更适合从商的,当时他选择的路是正确的,而他的后人更适合学习也无非,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找到合适自己的路才能更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