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风云变幻,出现了一大批能征善战、武艺卓绝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也被后来的评书家、小说家所不断演绎,被现代的戏曲、电视剧、电影不断塑造,形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那么,“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些人物在历史上却有其人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隋唐演义英雄是否真实存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隋唐演义英雄是否真实存在(隋唐演义里的英雄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隋唐演义英雄是否真实存在

隋唐之际,风云变幻,出现了一大批能征善战、武艺卓绝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也被后来的评书家、小说家所不断演绎,被现代的戏曲、电视剧、电影不断塑造,形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那么,“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些人物在历史上却有其人吗?

在评书门中,《隋唐演义》一般被称作“黄脸儿”,因为本书的“书胆”(最主要线索人物)是秦琼,秦琼是黄脸;也叫“罗单斗”,因为罗成和单雄信的斗争是主要线索故事;也叫“龙虎斗”,因为罗成是白虎星下界,单雄信是青龙星下界,另外补充:秦琼是天蓬下界,你没看错,天蓬元帅!不过是右天蓬,二师兄嘛,他是左天蓬……另外,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天蓬”一词指的是北斗七星……也叫“五道兴唐”,指的是书里面大唐阵营里五个重要的老道;也叫“瓦岗寨”,因为主要人物几乎都是瓦岗出身,也叫“兴唐传”,因为讲的是唐朝建立的故事。(这里引号中都为评书,不涉及小说,比如《兴唐传》和“兴唐传”在细小情节上有出入)

《大隋唐》是套大书,包括《九老兴隋》《兴唐传》(罗单斗、五道兴唐、隋唐……怎么叫随你喜欢~)《双鞭记》《罗通扫北》,后续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真多)这套书非常考验评书演员功力,因为它包括了评书中的三大种类:袍带书、短打书、神怪书……

咳咳,背景介绍够了,下面说说人物原型:

先说四猛十三杰:

第一猛 傻小子“今世孟贲”罗士信:确有其人。原型为隋末唐初名将罗士信。不过小说、评书中的罗士信只是借用了这位大将的名讳……真实的罗士信是不是真的是个傻小子呢?我们来看:历史上的罗士信先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投降了瓦岗军,再后来被另一股义军王世充俘虏,后逃脱,降唐,被封绛州总管、剡国公。这情节是不是很眼熟!?对!就是罗成在小说评书里的大致情节!可以这么说,小说评书罗士信和罗成是同时从历史人物罗士信分化出来的!(罗成为什么就是罗士信,到讲到罗成时再说)

第二猛 “铁枪将”来护儿:确有其人。评书中的来护儿,是济南帅唐壁手下得力大将,后随唐壁反隋。而历史上的来护儿却是一位忠臣:早年跟着杨广平定南陈,后来又征高丽,战功累累,最后为尽忠,和隋炀帝一同被宇文化及所害。顺便提一下,当年他手下有个得力助手,名字叫秦琼……

第三猛 霓虹关总兵,“八马将”新文礼:历史无此人

第四猛 虎牢关总兵,“四宝将”尚师徒:历史无此人

十三杰:西府赵王李元霸:确有此人。注意,早期小说和艺人口中均为“李玄霸”,后因避讳清圣祖玄烨讳,改玄为元。小说中的李元霸是李渊四子,虽然傻,但力大无穷,使一对雷鼓瓮金锤,天下无敌,战功累累,后死于宇文成都的老师鱼俱罗之手。而历史上的李玄霸,是李渊三子,16岁早夭,谥号为“卫怀王”;“横勇无敌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是个悲剧人物,小说评书里隋朝阵营为数不多的好人之一,不过却愚忠得很,杨广被其父宇文化及害死后,他与父亲决裂,且一生为名所累,后死于李元霸之手。不过,历史无此人;“银锤小太保”裴元庆:裴仁基之子,原型为裴行俨。小说中结局是战死,评书中最后隐遁,随开隋九老之一双枪老将定延平而去。历史的裴行俨同样是裴仁基之子,勇悍无敌,父子二人同样阵前投入瓦岗起义军,不过后来又投王世充,后被杀;“紫面金刚”雄阔海:历史无此人。小说中在扬州会十面绝户阵中力托千金闸被压死。吐个槽:古典小说评书里“绝户阵”“千金闸”真多……《说岳全传》里有,评书《明英烈》里还有……科普:明英烈中力托千金闸的是猛人常遇春;南阳太守伍云召:父亲是开隋九老之一忠孝王伍建章。正月十五杨广弑父篡权,伍建章身着孝服于殿上大骂杨广,被敲牙割舌,后全家满门被杀,死状凄惨。在外做官而逃过一劫的伍云召身背国仇家恨反出南阳关,后死于扬州会的绝户阵中。历史无此人;陀螺寨主伍天锡:伍云召堂兄。评书中死于扬州会绝户阵,小说中死于李元霸之手。历史无此人;世袭罔替燕山公 “冷面寒枪”少保罗成:重量级人物!史书没有此名,而有其事迹。在前文已经说过,小说评书中的罗士信和罗成是同时从历史人物罗士信分化出来的。这里只说罗成。刚才说了,历史上的罗士信先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投降了瓦岗军,再后来被另一股义军王世充俘虏,后逃脱,降唐,被封绛州总管、剡国公。我们再来看小说评书中的罗成,北平王罗艺的小儿子,贾家楼四十六友大结拜后被父王派到瓦岗山协助靠山王杨林镇压起义,后来大破一字长蛇阵归顺瓦岗,再后来瓦岗散将,随表哥秦琼、四哥程咬金号称“智、勇、福”三将投奔王世充,五哥单雄信为他们盖下“三贤府”,后因不满王世充的作为,先后出走洛阳投奔唐营(京剧《锁五龙》单雄信骂罗成有段唱:我为你盖下了三贤府,我为你花费许多财!忘恩负义你投唐寨,花言巧语哄谁来!?雄信一死名还在,奴才啊奴才!怕的尔乱箭攒身尸无处葬埋!!),大唐建立后,封越国公。后罗成被李建成李元吉陷害,死于淤泥河被苏烈苏定方万箭攒身……你看!情节多像!如果这些你还不信服,那么还有证据:小说《兴唐传》中,没有了傻小子罗士信这个人物,只有罗成,而这个罗成,他的表字是——士信。好嘛!确实可以;靠山王杨林:历史原型为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卫王杨爽。杨爽16岁为元帅与突厥征战,25岁时在击退突厥回师后病亡,年仅25岁。作为民族英雄,人们在评书小说里为他延长了寿数,活到了70余岁……只是可惜70多岁了还是个整世的童男,老光棍儿一个;潼关大帅 “九省花刀将”魏文通:小说里这是个逗逼人物,历史无此人;“铜锤小太保”秦用:秦琼义子,出场次数也不多……北平府救义父一次、金银铜铁八锤双锏大破铜旗阵一次、罗通扫北被围牧羊城一次……历史无此人;挂锤庄庄主 梁师泰:这完全是个酱油角色,为了大破铜旗阵凑齐金银铜铁八大锤(李元霸使金锤、裴元庆使银锤、秦用使铜锤)而产生的人物,出场没几个镜头就挂了……至于这种路人甲,当然历史无此人。

再说两个重量级“大神”。(二分之一)“脚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一百单八县,威震山东半边天,交友似孟尝,孝母赛专诸,神拳无影小太保”秦琼:看这长长的绰号你就知道这位人物的地位……题主自己也说了,这个是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赘述。不过历史上他不是捕快出身,他最早是刚才我们提到过的来护儿的手下;(二分之一)大老黑 “皂袍大将”尉迟恭:重要人物,评书甚至单为他和他儿子开了一套大倒笔书(倒叙)《双鞭记》。历史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正史“两唐书”、《资治通鉴》皆做“尉迟恭”,明朝年间出土的墓碑也做“尉迟恭”,而于1971年昭陵出土的墓志铭却做“尉迟融”。

杨坚、李渊、李世民、宇文化及、杨素、杨广、李建成、李元吉、王世充这些人,都是历史确有其人的,不赘述。下面再说一些其他人物。

“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确有其人。历史上的单通单雄信的主要事迹的确跟评书差不多:加入瓦岗,被王世充俘虏,成为王世充的女婿(评书里是成为王世充的妹夫),在一次遭遇战中遇到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即将活捉李世民之际被尉迟恭刺于马下,后来王世充兵败,单雄信一同被杀。评书中的单雄信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北五省黑道的总瓢把子,掌管绿林箭、英雄谱,贾家楼四十六友一半人都曾是他的手下和手下的手下。没有单雄信,“书胆”秦琼当锏卖马之后也活不了,更何谈后来的“北平府二堂认姑亲”,可以说,没有单雄信就没有“大隋唐”这后半套书!史实中单雄信和李世民那场遭遇战,也被小说评书演绎成“尉迟恭御果园单鞭救驾”一个小回目。不过评书里加入了单雄信的哥哥单雄忠被李渊失手射杀这条线,强化了戏剧矛盾,也为单雄信后来的誓不降唐埋下了伏笔,使得“锁五龙斩雄信”、“秦叔宝哭雄信”这几个小回目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王玥波版《大隋唐》说到此处台上台下齐落泪)……单雄信是本套书最悲情的人物,没有之一,以至于部分说书人都打抱不平,让单雄信转世投胎成为武媚娘扰乱大唐朝纲,以报当年之仇。(不得不佩服这奇葩的想象力!不过后面关于单雄信投胎的说法还有更瞎眼的……)

贾家楼四十六友大哥 魏征: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赘述。不过魏征不是老道,也不像小说里一开始就是李世民的人,历史上他最早是太子李建成的人。

贾家楼四十六友三哥 徐茂公: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不过人家不是老道,而且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

贾家楼四十六友四哥 程咬金: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而且本人长得一点儿也不吓人……(可自行百度)程咬金是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学形象,与张飞、李逵、牛皋等文学形象一样,鲁莽、有时候还会很逗逼,但是程咬金又有不同,在鲁莽的表象下出处透着聪明、智慧、甚至有些坏!所以他成了整套书塑造最立体、最成功的人物!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大隋唐》包括《九老兴隋》《兴唐传》(罗单斗、五道兴唐、隋唐……怎么叫随你喜欢~)《双鞭记》《罗通扫北》,后续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从《罗通扫北》开始至《薛刚反唐》里铁丘坟“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程咬金子)”为止,程咬金代替秦琼成了程咬金代替秦琼成了重要线索人物。在小说评书里,程咬金这位大仙隋初出生,一直活到武则天倒台,整整活了148岁!

贾家楼四十六友六哥 王伯当:确有其人。瓦岗起义军领袖之一,也像小说评书中描写的一样,推荐李密称为瓦岗起义军领导人,降唐后以反唐罪名被杀。评书里在断密涧为李密挡箭而死,倒地压死了李密(囧),因为按照老艺人的讲法,王伯当是二十八宿“牛金牛”下界,李密是二十八宿“娄金狗”下界,所以这段书也叫“断密涧牛金牛压死娄金狗”。(封建迷信要不得)

贾家楼四十六友四十五弟 侯君集: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史书中他参与李成乾谋反被杀,但在凌烟阁依然保留他的画像,唐太宗常去吊唁。小说评书中侯君集是神偷。

“风尘三侠”大爷李靖:确有其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历史上人家真不是老道!

开隋九老之一北平王 “大漠银枪”罗艺:确有其人。不过不是什么北平王,隋代督军北平,唐初赐姓李,封燕王。他在历史上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军阀……后来叛乱,逃入突厥,被手下诛杀。

开隋九老之一鱼俱罗:确有其人。不过不是什么宇文成都的老师,也没有杀死李元霸。在隋末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将领,《旧唐书》与上文的四猛之一来护儿在同一列传里。

东辽国元帅 盖(ge三声)苏文:《薛仁贵征东》人物。在评书里的兵器,或者说法器是十二把飞刀,指哪打哪,堪比制导导弹,唯一能克制这个法器的就是薛仁贵手里的上古神物震天弓(后羿的兵器)和乾坤箭(世间只有两把,第一把被哪咤拿去射死了石矶娘娘)。历史原型是渊盖苏文(人家姓渊,《旧唐书》中为避李渊讳,改渊为泉),但人家是明明白白的高句丽人……这是一个奇人,他在国内统治残暴,堪比桀纣,但是一方面他又是高句丽的“民族英雄”,因为他抵挡住了唐朝的进攻,就连日本那不靠谱的“史书”《日本书纪》都记录了他一笔,在日本历史中,这位大哥叫伊梨柯须弥……有趣的是,部分评书艺人在说这段征东的时候,认为盖苏文是单雄信投胎(喂喂!到底是他还是武则天,给个准话!)报仇来的。对于这个说法,大韩民国的各种意淫砖家表示强烈支持,因为在棒子国前几年的某部电视剧中他们的民族英雄渊盖苏文(这时的高句丽可不是你们的历史啊喂)亲手射瞎了罪恶的侵略者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只眼睛……嗯,你们棒子就是这么帮助单雄信报李渊射死他哥哥的这一箭之仇的吗?

这次就先介绍这么多吧。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刨根问底”,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隋唐英雄。想起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通过现在的各种演义,很大程度上,这些历史人物变得生动而且鲜活了,我们这些后来的观者,无疑也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