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减,电影的紧箍咒。
对任何一部电影来说,杀伤力都是致命级的。
雷德利·斯科特的《天国王朝》。
导演剪辑版193分钟,上映版仅144分钟,相差近半部电影的长度。
扎克·施耐德的《守望者》,最初的上映版本为162分钟,但之后流出的终极剪辑版长达215分钟。
但也因为这多出来的时间,才让这部电影配得起超级英雄电影天花板的美誉。
当然,这样大面积删减的情况国内更是屡见不鲜。
杜琪峰、韦家辉的《大只佬》,当年横扫金像奖,拿下最佳电影。
但引进内地后一通乱剪乱改,变得面目全非,恶评如潮。
表情包发源地《帝国的毁灭》更惨烈。
156分钟的片子,在央视放映后被剪成90多分钟,把希勒特绝大部分的生活细节删减。
一枚主角硬生生被剪成酱油。
顾长卫的《孔雀》删掉了1小时的同性、暴力、裸露场面。
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历经2年多的审查、删减。
才得以拿到龙标。
还有太多太多因为审查问题撤档后就此消失的电影。
司空见惯、不胜枚举。
可就有这么一位导演,很刚。
别说一秒钟,一帧都不能少——
《再见 南屏晚钟》
这是一部同妻电影。
继《谁先爱上他的》之后,华语影坛终于又出了一部同类型题材。
导演相梓,新人一枚。
但只是她第一部长片,就夺得了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的评审团奖。
从左至右:女主南吉、导演相梓、摄影师
影片尺度相当大胆,集各种炸点于一身:
男同、同妻、女同、邪教、原生家庭......
也正是因为题材敏感,从拍摄到问世,一路经受了不少波折。
为了在立项时过审,相梓在送审的提纲上耍了个小花招。
只写了「本片讲述了父亲的情人」这么一句话。
估计审查员是下意识认为父亲的情人是一位女性,才批得很顺利。
但立项只是个起点。
到了真正拍摄时候,这类注定赚不了钱的题材,根本没有投资人会愿意出资。
因此,影片大部分经费,都来自相梓的自掏腰包和借外债。
制作成本做了最大的简化。
丈夫担任摄影师(免费),演员也只拿了很少的片酬。
甚至,为了压缩拍摄时间,相梓不得不修改了21次剧本,在18内完成拍摄。
影片目前豆瓣评分6.6。
可以看出,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口碑。
粗糙的布景,单调的室内戏,音效与摄影都距上乘很远。
表演也偶有掉链子的时刻。
但即便如此,鱼叔依然想为大家推荐它。
其一,自然是因为题材的难得。
其二,相梓发挥了非常个人化的风格,这点后面会说到。
其三,面对严苛的审核,相梓的态度令人惊叹。
以《再见 南屏晚钟》剧情的「硬核」程度,若想上映自然得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修整」。
但相梓却显然没有这个打算。
不仅公开在微博表示——
还直接对外喊话:
「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
刚吧?
代价就是她的微博、豆瓣都被炸了号。
她的处女作也果然没有上映的消息。
我们如今看到的,都可以说是「盗版」。
付出这么大心力,集齐这么多炸点,究竟拍了些什么?
其实未必有大家想象中的狗血,反而相当克制。
电影讲了个一家三口的故事。
女儿黄筱萸,和她貌合神离的父母。
影片开场不久,仍在读小学的黄筱萸在家练习小提琴。
父亲偷偷走进房间,鬼鬼祟祟地往衣柜上藏了个东西。
不一会后,母亲也走了进来,悄悄查丈夫的寻呼机。
夫妻俩你来我往,各怀鬼胎。
女儿却似乎毫不在意,依然自顾自地练琴。
显然,她对身边这番景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短短两个镜头,便已经将一个家庭的互相猜忌与疏离,展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父亲出轨早已经是家里公开的秘密。
而且情人身份特殊,是男性。
身为同妻,母亲的婚姻缺乏爱、少有性,当中滋味苦不堪言。
可她却始终拒绝离婚,并且坚信——
同性恋是一种病,能治得好。
为了挽救家庭,母亲做了许多努力。
她捉过丈夫的奸,还把奸夫及其妻儿请到家里来吃饭。
试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各自醒悟。
她希望女儿做她和丈夫之间的粘合剂。
时常埋怨女儿偏向丈夫,希望她能多为自己着想。
女儿年纪尚小又生性敏感,对于怪异的家庭关系本身压力就很大;
还要成为大人的出气筒,因而变得更加冷漠寡言。
她也曾试图开导自己,声称丈夫成为同性恋不是他的错;
要怪,就只能怪婆婆把他错生成了这样子。
但显然,这些发泄、埋怨和自我安慰都并不会有任何效果。
她既无法达成治愈丈夫的目的,也不肯从婚姻中解脱。
最后只好一头扎进邪教。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自称是人间神佛代言人的骗子身上。
电影中,母亲的形象相当极端。
偏执、迷信、控制欲强、重男轻女、歇斯底里。
但即便如此,故事看起来既不抓马狗血,也不悲伤苦情。
导演用了一种疏离的视角审视主角三人的家庭生活,尽力避免观众入戏太深或自我投射。
有很多段落,相梓采用了大景别、固定机位长镜头的摄影方式。
刻意将观众从故事中拉出,引领他们思考人物。
她还多次引入舞台剧形式,打破叙事节奏,形成一种间离效果。
影片给人的观感相当轻柔。
但又总是在轻轻巧巧间,投下一枚又一枚重磅话题。
其中就包括最无法令人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母亲执迷不悟,在明确丈夫性取向,甚至是等到女儿长大结婚后,也仍然拒绝离婚,拥抱新生活。
化不开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因为母亲自己是女同。
这样的安排看似让电影的戏剧效果过满,但其实又是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设置。
年轻时,母亲与工作上的女同事互生好感。
二人对彼此的情意心知肚明,但谁都不曾捅破窗户纸。
到了适婚年龄,母亲非常顺应社会要求地,找了个男人嫁了。
同事问她,那个男人有什么好,为什么非要结婚?
母亲的答案理所当然又带着点无奈:
「我从来也没喜欢过什么男人,那还真能一辈子不结婚呀,那不是有毛病吗?唾沫星子可淹死人。」
「唾沫星子」,指的自然是流言蜚语,是舆论压力。
更是社会对单身女性的偏见与歧视。
母亲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照单全收且统统内化的女人。
她不爱男人,但认为有义务遵循习俗,嫁人生子。
她知道自己对女人有好感,但不去正视,觉得等嫁了男人就「好」了。
她不幸成为了同妻,也不怪丈夫骗婚,反而怪罪起婆婆、女儿、自己。
是婆婆没把丈夫生好,让他带了同性恋这种「病」;
是女儿没做好贴心小棉袄,无法拉近他们的夫妻关系;
是自己当年没保好胎,不慎流掉了一个男孩,生下女儿又身材走形,才让丈夫生出了花花肠子。
她对上小学的女儿荡妇羞辱。
校长捕风捉影女儿与老师有暧昧,她不问青红皂白的让女儿转班。
理由是「谁让你发育那么早」。
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教育告诉她,两性关系出现问题,必然是女性一方的错。
而她又继续将这种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同样是同妻话题。
《谁先爱上他的》里的刘三莲曾流着泪问医生:
「全部都是假的吗?没有一点爱吗?一点点都没有吗?」
刘三莲是骗婚的受害者,她的痛苦源自于丈夫对自己的欺骗。
对丈夫、第三者释然以后,仍然能和儿子过正常的生活。
而这部片中的母亲却既是骗婚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她的痛苦远比刘三莲更复杂。
明明可以选择结束婚姻,另找伴侣,却非要和丈夫互相折磨,耗到油尽灯枯。
是因为她也被同化成了社会偏见的捍卫者。
她努力压抑自己的性取向,和不爱的人结婚生子,以为能过上所谓「正常人」的生活。
在发现丈夫「不正常」后,她又试图去纠正丈夫。
深信找大师治好丈夫的「病」,婚姻也就能又回到「正常」轨道。
自始至终,都在进行深深的自我欺骗。
母亲始终看不清的是,病了的人不是丈夫,而是自己。
需要修复的不是婚姻,而是被扭曲的自我。
而她的扭曲,也是因为自身长期遭受社会偏见。
在内心经受的反复煎熬与敲打后,自我规训,自我阉割,服从主流规则,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她一辈子都在试图纠正自己并不存在的错误。
来遵循「传统」,符合「正常」。
离婚于她而言,是自我放弃、承认失败,更是抹除掉了过去她所有努力的意义。
等于要她承认,自己漠视了曾经真正爱情,选择了错误的婚姻、错误的家庭。
否定掉了整个错误的人生。
因此,才会愈发固执,终究再无退路。
偏见与歧视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透明穹顶,更会内化到个体,让人画地为牢。
人们在其中自困、自误,伤人、伤己。
折腾到底。
最终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滑稽戏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