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寺庙旧观
广觉寺俗称巴达格尔召(藏语意为白莲),因庙前峡谷名五当沟(五当蒙古语意为柳树),又称五当召。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赐名为广觉寺。
寺庙坐落在包头市东河区东北54公里处,规模宏大,模仿西藏寺庙建筑。由南北望,重重殿堂,层层楼阁,随坡势而增高,布局谐调,浑然一体。召前两侧各耸立一座白塔,四周白色土楼星罗棋布。各殿顶有风磨铜双羚对卧法轮。章渗(厌胜之物)和庙徽,金光璀璨,掩映在茂密的松柏之间,显得格外壮观。
广觉寺以培养熟悉经、律、纶的高级僧人为主,即担负着宗教学院的使命。内蒙古东、西各盟旗的呼图克图、葛根,多来此召学习经纶。寺庙兴盛时期,常驻喇嘛达1 200余名,寺内各学部有丰富的经典、齐全—设备、严格的规章,造就了很多广识博学的藏传佛教人才。
2.寺庙主要建筑
广觉寺是内蒙古地区最大寺庙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
包头市广觉寺
索科钦殿(大雄宝殿)是该召最大建筑物,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全殿分三层,底楼内矗立80根顶柱,为81间,凡属全召性集会都在这里举行。后堂正中供迈达理佛和文殊、观音二菩萨,两侧和东西墙设有6米余高的经卷架,陈放《甘珠尔》、《丹珠尔》经各两套。二楼供释迦牟尼等众佛铜像及泥塑十八罗汉。三楼主要陈放两座铸造精美的“铜城”。
却伊拉殿是却伊拉扎仓(显宗学部)的经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位于正殿索科钦殿西面,其规模仅次于索科钦殿。殿内供该召最大的如来佛铜像,高达10米,铜像造型敦厚严谨,形象严肃庄重, 额镶一颗珍珠。右有本召五世呼图克图像,左供玛哈噶喇佛铸像。殿内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画的是有关释迦牟尼的历史故事。
道格希德殿是供众金刚护法神的殿,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座殿堂紧靠丁科尔殿。殿内供奉大威德金刚等10尊护法金刚泥塑像。每尊金刚坐骑各种走兽,颈挂人头项链,脚踩妖魔,威武剽悍。
阿会殿是卓德巴扎仓(密宗学部)的经殿,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殿底层供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神情各异,气宇非凡,泥塑山洞,险峻逼真。二楼主要供给本扎仓主供佛”德木楚克”金刚神像等。
喇嘛日木殿是喇嘛日木扎仓(菩提道学部)的经殿。它是召庙群中最晚的建筑物,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殿内正中供铜铸宗喀巴的坐像,此像高9米,左右两侧塑其两大弟子泥塑像及1 000尊一模而成的宗喀巴泥塑像。
另外,还有郝拉银殿和能乃殿,这两个殿现在已不存在了。郝拉银殿是专门为外地喇嘛来寺诵经准备的,殿分上下两层,底层供如来佛、宗喀巴铜像,壁画画有十八罗汉、白度母和绿度母画像。能乃殿为6间大的一层建筑,主供观音菩萨4尺髙的铜像,墙无壁画,殿外筑花拦墙。此殿在整个建筑中别具一格。
该召呼图克图府是寺中建筑之精华。此府由坐西面东的正厅、南北对峙的楼房,与正厅相望的大门楼,组成一处四合院落。正厅底层设有卧室、会客厅,两耳房是服侍人员的住所,上层设供佛室。南北楼除常斯德和尼日巴的住房外,还有厨房、库房等。院内石雕台阶,藏式花门,门罩雕刻精细生动。它的创建年代是第二世呼图克图赴藏修学期间,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索科钦首席喇嘛住持营建的。现在,这里除陈列着历代呼图克图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外,还有其他一些珍贵文物。
为了专门接待章嘉呼图克图和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先后在正厅左右建造了与正厅同样的两座府邸。章嘉呼图克图是被清政府委任驻京八大禅师呼图克图的首席,总管内蒙古各地藏传佛教,成为内蒙古藏传佛教的首领。广觉寺专为他建造了这座章嘉府。三座呼图克图府紧紧相连,形成一座豪华的府院。
3.四大扎仓(学部)
广觉寺召主要由4个扎仓组成,即却伊拉扎仓、丁科尔扎仓、卓德巴扎仓、喇嘛日木扎仓。各扎仓设堪布喇嘛、格斯贵、德木齐、翁斯德各一名。他们是该扎仓最高权力者,直接管理扎仓的徒众和一切事务。
却伊拉扎仓是喇嘛们学习显宗学的学部。学期为20年,修学期满成绩优秀者,获得本扎仓最高学位——阿林金巴。
在却伊拉扎仓学习的喇嘛学完第一学级(为期9年)、第二学级(为期3年)后,升最后一学级时,有半数以上的人因不及格而落选,这些名落孙山者大部在本召干其他差使。如果尼尔、哈尼尔等,也有少数返乡从牧或去别的庙宇继续修学的。获得阿林金巴学位和修学期满的喇嘛,还可以学习其他扎仓的经典,也可去西藏、青海和甘肃等地的大寺庙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
却伊拉扎仓是该召最大的一个扎仓。新入寺的徒弟们,大部分愿意在却伊拉扎仓修学,所以常在这个扎仓学习的喇嘛(包括兼学两个扎仓经典者)占寺内徒众三分之一有余。
丁科尔扎仓是学习研究天文、占卜、历法、数学等学科的学部。该寺丁科尔扎仓的喇嘛人数不多,每年增加的徒弟最多也就是10余名或几名,这个扎仓的学习方式和却伊拉扎仓不同的是不分班,不辩论,主要以自学熟读、背诵经典理意为修学方式。
丁科尔扎仓没有固定的修学期限,喇嘛们学习5~7年毕业。毕业考试是根据喇嘛的修学年限和人数多少进行的,几年进行一次“介仁巴”学位考试。该寺丁科尔扎仓是第一世呼图克图首创,在这个扎仓获得学位的喇嘛享有特殊待遇,他们参加全召性的集会时都身穿锦缎,头戴金冠。
卓德巴扎仓是学习密宗、咒经的学部,修学期为10年,期满可授予“阿然巴”学位。
喇嘛日木扎仓是研究成佛之道的学部,修学期为9年,学期满后授“固什”学位。这个学部的喇嘛除学习《喇嘛绰德布》和《喇嘛日木钦布》等经典之外,还兼学翻泽经典的知识。
4.寺内行政机构
广觉寺的最高权力机构称索干代,它以赤巴喇嘛为首,由索科钦格斯贵、索科钦翁斯德、大德木齐和四大扎仓的堪布喇嘛、格斯贵、翁斯德、佛仓的常斯德、大甲坝的尼日巴等18人组成。索干代的权限相当于喇嘛印务处,它有权管理处治寺内喇嘛和所有属民,并直接管理召庙所属的土地、煤矿、森林、牲畜等生产资料。
在索干代任职的人员,其任免期限一般是:赤巴喇嘛、萨尼特喇嘛、丁科尔喇嘛、日木喇嘛、卓德巴喇嘛,每6年轮换一次;大德木奇和索科钦格斯贵每4年轮换一次;其次的3年或2年轮换。在任职期间有显著成绩者可继续任职或提拔。任免赤巴喇嘛必须呈报绥远将军衙门批准,转呈章嘉呼图克图备案。曾在索干代任职的人员,在辞去了职务之后,终身享有优厚的待遇,并有一定的地位。
呼图克图虽不直接担任索干代职务,但他是召庙的最高首领,他可以摆布一切事物。呼图克图如进京朝觐或赴藏修学,长时间外出时,赤巴喇嘛便是寺内最高首领。
索干代下设机构有大甲巴、佛仓、份子仓和四大扎仓的仓以及经堂的分仓等8个大“甲巴”。各甲巴设大小尼日巴等不同职务的人员若干名,他们在大德木齐的领导下,具体分管各仓内部财政事务。尼日巴底下设有专管某项事务的管事,如专管畜群或土地收股等的跑腿人员。他们都根据需要随时增设,分门别类,各有其责。大德木齐下设有4名笔帖式喇嘛,其中有一庚波,专门负责检查账目,其余3名为会计,任务是记录各甲坝的账本结算收支,书写文件。
上述各扎仓、经堂的分仓和佛仓都是有一定独立性的经济单位。如份子仓,专供喇嘛的饮食。大甲巴是专管索科钦和却伊拉学部经会收支的一个经济单位。索科钦是全召性宗教活动场所,再加却伊拉扎仓的分仓,机构更加庞大,故称大甲巴。无论是甲巴或分仓都占有不同数量的土地和牲畜,各自支配其收支和分配,总归索干代领导。
佛仓是寺中的一个大仓,内部又分内仓和大仓。内仓指呼图克图府院,是呼图克图的私仓,如呼图克图给施主诵经所得、他人奉献给呼图克图的财物,都归内仓管理,作为呼图克图的私产。他的一切花费均由此支付。内仓设常斯德1名、尼日巴1名、绥本2名。另外有饮食、茶水、清扫杂役等10余名侍夫。这些侍夫生活费也由内仓负担。
大仓是管理呼图克图土地、畜群、阿勒巴特等事务的机构,仍属内仓常斯德直接领导,另设大小2名尼日巴、仓内劳役40余人,服务大仓事务。
美岱召
美岱召 原来是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离宫。明万历三年(1575 年),明朝政府赐名为“福化城”。城中寺庙是与城一同修建的。三世达赖喇嘛到内蒙古时曾在此居住过。后来三世达赖喇嘛在内蒙古圆寂,四世达赖喇嘛在土默特部转世。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四世达赖喇嘛迎请到西藏坐床后,西藏格鲁派首领们派迈达理呼图克图作为达赖喇嘛的代表到内蒙古掌教。因迈达理呼图克图在美岱召(迈达理庙)坐床,并为迈达理(弥勒)佛像住持开光仪式,所以人们称此庙为迈达理庙(即美岱召)。
美岱召的总体平面布局为一不规则的正方形。建筑群四周为石垒砌成的4米高城墙,正面为城门,城门上有3层歇山式的城楼。院内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两侧附有建筑。进入城门,正面为大殿(大雄宝殿),由一个3层汉式重槍歇山顶建筑组合而成,东西南三面围有藏式白墙,墙上有用图案装饰的八思巴文的六字箴言。
迈达理佛像
大殿前部为大经堂,外观有二重檐式,但内部不分层。大殿后部为正殿,殿内同样不分层,20余米高的通天柱一贯到顶。原来,这里供佛和存放经卷。殿内四壁绘满壁画,从腰线部分一直到天花板,场面宏大、构图丰满,令人仰视,方能尽观。北壁正中绘有释迦牟尼巨幅坐像,左右为阿难、迦叶二弟子。背景绘有释迦牟尼佛传故事画。下方为四大天王及伏虎罗汉、布袋和尚。东壁为宗喀巴成道故事画。下方是玛哈噶喇(即大黑天)、德木楚克(胜乐金刚)以及拉哈母(吉祥天女)等护法神画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西壁下方有一组蒙古族施主群像,北侧有一位头戴皮沿帽,身着对襟皮袍的老妇人,颜色丰满,体态雍容,端坐在木几上,两旁有二喇嘛侍立。据推测,她可能是三娘子老年形象。她右边的一位体态端庄、丰髯面孔的蒙古贵族,似为三代顺义王扯力克(也有人说是阿拉坦汗像)。北端为四位演奏乐器的少女围着一位身着大红比甲,头戴红缨席帽的贵族夫人,与之相对的是一位蓄须的红衣喇嘛。据推测,这可能是表现五兰妣吉迎清迈达理呼图克图的场面。这些壁画,工艺精巧,造型准确生动,线条奔放,是寺庙壁画中的精品。
大殿北面有一座三层歇山式楼阁——三世佛殿,供奉燃灯佛、释迦牟尼、迈达理佛泥塑像。因屋顶铺绿琉璃瓦,故称琉璃瓦殿。
大殿西侧有一座白色二层方形藏式小楼,此为乃琼庙。
在琉璃瓦殿两侧有一座八角攒尖的亭子,俗称老君庙,但不是道教寺观,其内部壁画仍是藏传佛教的内容。
大殿东侧有一座二层歇山式小楼,称太后庙。传说是供奉阿拉坦汗的妻子钟金哈屯(三娘子)骨灰的灵堂。原来有一座复钵式镶有珠宝的檀香木塔,“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
在城院东北角有一座二层硬山式小楼,左右为厢房,称公爷府。据称这里是阿拉坦汗的后裔居住的地方。
梅力更召
梅力更召(广法寺),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西30公里处,是原乌拉特西公旗的旗庙。
梅力更召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金刚殿、经堂、迈达理佛楼、葛根府邸以及个仓、2个甲巴、200余间喇嘛房舍。最盛时期,喇嘛有500余人。
梅力更召是一座完全用蒙古文蒙古语诵经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召庙,是内蒙古地区召庙中独特的一家。
包头市梅力更召索科钦大殿
该召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当时从西藏来了 3个喇嘛到乌拉特部传教。他们的行动得到王公、贵族、牧主及广大牧民的资助。在王爷的大力支持下兴建寺庙,经过10余年的时间,建成五座大殿。其中最大的殿是迈达理大殿,殿中供奉着泥塑迈达理佛像,殿外墙壁上砌有砖雕佛像。迈达理殿前面是索科钦殿。大殿正门挂有清康熙皇帝所赐的广法寺牌匾。锡尔林庙内供奉各世葛根的骨灰。梅力更召主体庙宇建成后,由青海藏族中请来一位帝恕瓦喇嘛。这是梅力更召的第一世葛根。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该召葛根呈请清朝理藩院,将梅力更召备案注册,享受俸禄。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赐予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的“梵昌寺”牌匾,悬挂在葛根府正门。
梅力更召设有7个“仓”,即葛根仓、巴格希仓、喜达喇嘛仓、拉木亥仓、吉兴仓、额木其仓、席勒喇嘛仓,另有2个甲巴,即玛尼甲巴、大甲巴。
梅力更召是旗庙,本旗境内有27座召庙,都属本召管辖。
百灵庙
百灵庙 该庙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所在地巴图哈拉嘎镇。现在通称“百灵庙”,是蒙古语“贝勒庙”的谐音。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率大军亲征噶尔丹,曾经驻跸于巴图哈拉嘎的地方,故现在此地又称“康熙营盘”。康熙皇帝看到此地地势险要,是军事要地,便降圣旨在此处建庙。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札萨克贝勒那内根据康熙圣旨筹建。贝勒庙所在地有9个隘口,俗称9龙口,蒙古语称为“巴图哈拉嘎”(意为固守之地)。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成索科钦大殿,清政府赐名“广福寺”,满蒙汉藏四体寺额悬挂于大殿前门之上。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那内之子詹达固密袭达尔罕贝勒衔,并继续兴建寺庙,其后几代札萨克陆续扩建此庙。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却伊拉扎仓殿。清乾隆六年(1741年),建成卓德巴扎仓殿,清同治三年(1864年)建成满巴扎仓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成丁科尔扎仓殿。
贝勒庙是一座壮观华丽的汉藏结合建筑风格的寺庙。主要建筑有索科钦大殿、却伊拉扎仓殿、卓德巴扎仓殿、丁科尔扎仓殿、满巴扎仓殿等5座宫殿式楼阁大殿和甘珠尔庙、迈达理庙、道格希德殿、葛根宫等10座经堂、庙殿,以及8座庙仓(佛仓)、两座双塔、13座寺塔、300余间喇嘛房舍,组成了寺庙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8 000余平方米。各处殿堂雕梁画栋,廊柱林立,金碧辉煌。寺庙殿堂内供奉各类佛像,造型各异,精细美观。有的慈眉善眼,慈祥可敬;有的启唇微笑,栩栩如生;有的青面獠牙,望而生畏。寺内壁画构图细腻,是画中精品。据记载,贝勒庙最盛时喇嘛达1 200余人。大小法会,终日不断;远近香客,络绎不绝。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大法会期间,聚集的喇嘛僧众、香客信徒和远近商贾达到1万~2万人。
民国21年(1932年)3月,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应乌兰察布盟盟长云王邀请,来到贝勒庙驻锡。7月,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聚集僧俗信徒达37 000余人。以后,班禅在贝勒庙驻锡达3年之久,直到民国23年(1934年)末离开贝勒庙返藏。
贝勒庙建庙以来成为内蒙古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漠南通往漠北,通往新疆、俄罗斯、蒙古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隘,兵家必争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