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听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这成了网络流行词。该词最早来源于电影《决胜21点》,随后因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而火遍网络。当玩家在游戏里获得第一名的时候,就会有一段台词出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1)

要想吃鸡,第一条件肯定是首先要有鸡。家鸡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传统说法认为,家鸡约4000年前起源于印度。考古专家对在河北省古遗址内发现的鸡骨研究鉴定后,将世界家鸡驯养史提前到8000年前。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2)

然而,对于秦汉时期的平民来说,吃鸡依然是一件辛苦的事。秦汉五口之家一年总收入为11200钱,扣取口粮、衣着、赋税、医药等各种支出后,剩下1025钱。而汉代一只鸡为36钱,对于秦汉五口之家来说,他们一年的余钱只能购买28只鸡。而汉代书佐每月只有360钱收入,整个月的工资拿去吃鸡,也只能10只。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3)

对于秦汉普通人来说,吃鸡是一件难得的事,只能在重大节日才能吃鸡。即使考虑自己养鸡或拿粮食换鸡,吃鸡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而汉代时的肉(猪牛羊狗)价为6到10钱或1.5到2斗粮一斤肉。所以汉代人经常吃肉不是问题,但经常吃鸡那就只有土豪了才行了。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4)

在此后,随着生产力和养鸡技术的发展,鸡越来越成为农家必养的家禽,家中有鸡说明农家粮食丰足。唐朝的孟浩然,“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宋朝的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都用诗歌赞美了农家的丰足,以及表明以鸡肉待客是中国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吃鸡是标准的中国农庄式待客之道。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5)

而在宋朝,吃鸡已经是普遍而轻松的事。宋朝平民日收入约100文,而在宋朝维持一个人生命的最低生活费用为20文到30文。宋朝一只鸡70文,而在南宋初,一只司晨打鸣的公鸡为300文钱。宋朝人吃鸡是比汉朝人要容易得多。宋朝平民的日收入足够买一只鸡,三天的收入足够买到一只司晨打鸣的公鸡。所以与汉朝人相比,宋朝人吃鸡更加容易,平民天天吃鸡不是梦。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6)

在明朝吃鸡,也可以成为日常。明朝一只鸡的价格为0.03两到0.07两,其中0.05两的鸡被标记为“大鸡”。万历年间北京的一个普通劳动者,从事的非技术性工作为0.04两,某些劳动强度较高的工种可达0.05两,而具有专门技术的工匠,日薪约为0.07两。明朝万历年间的北京人的日收入能做到购买一只鸡,但是明朝人不可能一天购买一只鸡而不购买其他食物。因此对于明朝人来说,天天吃鸡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不过天天吃鸭倒是没有问题。综合来看,在古代吃鸡并没有很多人猜测的那么难,或许天天吃鸡不太现实,但是每周吃鸡也是很普遍的。对比现代,最便宜的鸡十几块,最贵的鸡二三百。普通民众想吃有机鸡一日工资未必买的到,但每日吃一只普通鸡还是没问题的。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7)

城里人天天喊着“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烧鸡、油焖鸡、清蒸鸡、烤鸡都火了,农民天天盼着自家的鸡快快长大!

吃鸡里的古人玩家语录(大吉大利晚上吃鸡)(8)

,